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版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全册 共51页)

新版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全册 共51页)

新版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全册共51页)目录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1.2时间和位移1.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1.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2.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2.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2.5 自由落体运动2.6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第三章相互作用3.1 重力3.2 弹力3.3 摩擦力3.4 力的合成3.5 力的分解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知道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

2. 理解参考系的选取在物理中的作用,会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参考系。

3. 会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置的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1.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让学生将生活实际与物理概念相联系,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自主讨论,在讨论与交流中,自主升华为物理概念。

2.通过参考系的学习,知道从不同角度研究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从熟悉的常见现象和已有经验出发,体验不同参考系中运动的相对性,揭示参考系在确定物体运动时客观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促使学生形成勤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热爱自然,关心科技,正确方法,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质点概念的理解,如何选取参考系。

【教学难点】什么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雄鹰在空中翱翔,足球在绿茵场上飞滚,连静静的山川也在“坐地日行八万里”……。

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

运动是宇宙间永恒的主题,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李白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来描绘气势磅礴的瀑布。

画家也用美丽的画笔描绘出动感十足的情景。

那么作为我们未来的科学家,我们怎样描绘物体的机械运动呢二、新课教学1. 物体和质点研究物体的运动,第一步是要确定物体的位置。

物体都具有大小和形状,在运动中物体的各点的位置变化一般说来是不同的,所以要详细描述物体的位置及其变化,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例如:(1)投掷手榴弹时怎么样测量投掷距离?(2)把教室的课桌向后推出0.5m,怎么样测量距离?(3)你从校门口向校园内走100m,你现在哪儿?在学生议论过程中,引导学生想到我们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常常不考虑物体各部分的差异,把物体简化成为没有大小、形状的点,或者说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物体。

引入质点是为了使物体的位置有一个确切的概念,使物体的复杂运动转化成点的运动。

(1)质点的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

即没有形状、大小、体积而具有质量的一个点,质点具有物体的全部质量。

(2)质点是人们为了使实际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化模型。

引入理想化模型,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尽可能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是物理学上经常用到的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科学抽象。

物理学对实际问题的简化,必须从实际出发,撇开不考虑的只能是与当前考察无关的因素,和对当前考察影响很小的次要因素。

(3)关于质点简化的条件性一个物体能否抽象成质点,并不是取决于物体的形状和体积大小,这要看具体情况而定。

①平动的物体一般可以看作质点做平动的物体,由于物体上各点的运动情况相同,可以用一个点代表整个物体的运动,在这种情况下,物体的大小、形状就无关紧要了,可以把整个物体当质点。

例如: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车身上各部分的运动情况相同,当我们把汽车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它的运动的时候,就可以把汽车当作质点。

当然,假如我们需要研究汽车轮胎的运动,由于轮胎上各部分运动情况不相同,那就不能把它看作质点了。

要注意的是:同一物体在不同情况下有时可看质点,有时不可以看作质点,一列火车从北京开到上海,研究火车的运行的时间,可将火车看成质点,而火车过桥时,计算火车过桥的时间,不可以将火车看成质点。

②有转动但转动为次要因素例如:研究地球公转时,可把地球看作质点;研究地球自转时,不能把地球看质点。

③物体的形状、大小可忽略再如:乒乓球旋转对球的运动的较大的影响,运动员在发球、击球时都要考虑,就不能把乒乓球简单看作质点。

2. 参考系参考系是研究机械运动的标准,要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必须选取参考系。

(1)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就必须选择另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来作为标准的另外的物体就叫做参考系。

一个物体一旦被选为参考系,就认为它是静止的。

在选定参考系后要假定自己站在参考系中去观察物体的运动。

(请同学们思考课本图1.1-4。

并思考观察结果为什么不同。

)(2)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的运动,观察的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

(3) 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择同一参照系,比较才有意义。

(4)在运动学中,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但在实际选择参考系时应以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则。

在没有特别说明时,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例如,描述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通常选地面或相对于地面而静止不动的其他物体作为参考系。

3. 坐标系位置就是质点在某时刻所在的空间的一点。

物体做机械运动时,其位置发生变化,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坐标系是在参考系的基础上抽象出来的概念,是抽象化的参考系。

(1)坐标系即参考系的具体化,是在参考系上建立的,坐标系相对参考系是静止的。

具体有:① 一维坐标:描述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即物体做一维运动时,可以以这条直线为x 轴,在直线上规定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建立直线坐标系。

如下图所示,若某一物体运动到A 点,此时它的位置坐标X A =3m ,若它运动到B 点,则此时它的坐标X B =-2m (“-”表示沿X 轴负方向)。

X /m A B O 0 3 -2②二维坐标:平面直角坐标,描述物体在一平面内运动,即二维运动时,需采用两个坐标确定它的位置。

③三维坐标:立体坐标系,描述物体在空间的运动。

(2) GPS定位仪——确定地球物体的具体方位,提供准确时间。

要注意以下几点:a坐标系相对参考系是静止的。

b坐标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标度单位。

c用坐标表示质点的位置。

d用坐标的变化描述质点的位置改变。

三、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等概念,它们是运动学乃至整个力学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

要描述物体的运动,首先要对实际物体建立一个物理模型,最简单的是质点模型。

由于运动的相对性,描述质点的运动时必须明确所选择的参考系。

为了准确地、定量地描述质点的运动,还要建立坐标系。

四、课后作业问题与练习第2题。

1.2时间和位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位移、路程、时刻和时间间隔。

2.知道矢量和标量,知道位移是矢量。

知道位移和路程的不同。

3.知道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置及位移,并能利用直线坐标系的坐标和坐标变化来表示。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具体问题引出时间、时刻、位移、路程等概念,要使学生学会将抽象问题形象化化的处理方法。

2. 会用坐标表示时刻与时间、位置和位移及相关方向。

3.会用矢量表示和计算质点的位移,用标量表示路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时间位移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生活与物理的关系,同时学会用科学的思维看待事实。

2.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位移和路程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难点】位移和路程在计算方法上的不同。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问一个走读生,上学的时候是什么时间离开家的?在路上用了多长时间?怎么走的?什么时间到校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提出,要想清楚地描述物体运动情况,仅仅用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学习更多的物理量。

二、新课内容(一)时刻和时间间隔时刻和时间间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在开始学生的回答中,学生离家和到校所对应的是时刻概念,在路上所用的时间就是时间间隔,它等于两个时刻之差。

我们说上午8时上课、8时45分下课,这里的“8时”“8时45分”是这节课开始和结束的时刻,而这两个时刻之间的45分,则是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

上午前两节课开始和结束的时刻及两节课和课间休息所持续的时间间隔1.如果建立一个表示时间的一维直线坐标系,则在这个坐标系中,时刻用点表示,时间间隔是两个时刻之差,用线段表示。

例:见下图所示2.要注意严格区分时间间隔(时间)和时刻。

例如:“第6s 末”、“第7s 初”、“6s 末”等指的都是时刻而不是时间。

其中“第6s 末”、“第7s 初”指的是同一时刻,在时间轴上都是指t=6s 这一点;“6s 末”在时间轴上指t=6s 这一点。

“第4s 内”、“前2s 内”都是指时间间隔。

其中“第4s 内”就是“第4s 初”(或“第3s 末”)到“第4s 末”这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时间长度为1s,在时间轴上指t=3 s 到t=4 s 两点间的时间间隔。

“前2s 内”就是“o 时刻”到“2s 末”这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时间长度为2s ,在时间轴上指t=0 s 到t=2 s 两点间的时间间隔。

3.在实验室中常用秒表和打点计时器或频闪照相的方法来测量时间,其中打点计时 器和频闪照相的方法可以测量很短的时间间隔。

(二)路程和位移 1.路程: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当物体从某位置A 运动到另一位置B 时,可以沿不同的轨迹运动,如右图所示,走过不同的路程。

路程不能描述质点的位置变化,与运动路径有关。

路程只有大小,没2 ← 0 13456 78 t/s ← 前2s 第4s 第6s 末、第7s 初2 → → y ① ② ③ AB有方向。

“某一时间内路程等于零”表示这段时间物体静止。

2.位移:位移用来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它是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如图1—2—2中的有向线段AB。

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位移的大小与路径无关,仅由初、末位置决定。

“某一时间内位移等于零”表示这段时间物体的初末位置相同,而不表示这段时间内物体静止。

3.在任何情况下,位移的大小都不可能大于路程。

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4.位移的单位是“米(m)”,有时也用“千米(km)”或“厘米(cm)”。

(三)矢量和标量1.矢量:在物理学上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矢量。

位移就是矢量。

2.标量:在物理学上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标量。

例如:时间、质量、温度、路程等都是标量。

3.矢量相加和标量相加遵从不同的法则。

两个标量相加遵从算术加法的法则。

而矢量相加遵从平行四边形法则。

如: 从A点向北走了40m到C,再从C向东走了30m到D,则有向线段AC、CD和AD 分别表明第一次、第二次的位移和两次行走的合位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