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2020年中考历史题型与解题方法专题四读图说史题过关和解题方法

部编版2020年中考历史题型与解题方法专题四读图说史题过关和解题方法

部编版2020年中考历史题型与解题方法专题四读图说史题过关和解题方法专题四读图说史题过关和解题方法试题通过历史图片、人物图像、表格数据、漫画、地图等材料的阅读和理解并联系所学知识,进行知识转化或细化来认识历史问题。

考查角度多样:①通过历史图片考查与其相关的历史史实、背景、影响等;②通过地图中的地点、疆域、方位、事件等考查相关历史史实:③通过数据变化图,找出规律,得出结论;④通过漫画理解其表现出的寓意,揭示历史现象及其本质、特点、规律。

题目常以一个知识主题为中心进行设问,一问与知识主题相关,直问直答,常考查历史事件的时间、背景、人物、成果、意义等,平时注意对知识点的梳理和总结,即可答对;另一问设置要对几个图片区别对待,常出现“分别”“共同”“说明”“反映”“指出”“联系”“变化”等词语,或者对知识主题加以深入分析。

此类题型既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又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归纳和概括能力、辨别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型分四步进行一、审题:审问题,找准限定词,知道题目考查的角度,带着问题,分析图片。

二读图:读图片、图注,找准图片、图注中所含的显性或隐性信息,抓住每一个有效信息点。

三分析:将有效信息和所学知识相结合,进行史实转化或细化,明确考查的知识主题。

四解答:按照题目要求作答,注意做到表述完整,有条理,使用学科术语或专有名词,叙述完整。

形式一单纯知识记忆型这种图画往往直接来自课本,所涉及的内容也是来自书本,单纯的考对书本的熟悉程度。

这样的问题只要知识点记忆清楚,就很容易做出答案。

1.观看材料中的图片,简要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1)与材料一两幅图片相关的事件分别是什么?造成什么后果?(2)材料二中反映的历史事件各有什么历史意义?【答案】(1)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1941年12月7日本突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2)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场的根本转折点,也是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中途岛海战是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

【解答】本题以题干四幅图片为依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点。

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1)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材料一两幅图片相关的事件分别是德国突袭苏联、日本突袭珍珠港。

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1941年12月7日本突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斯大林格勒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场的根本转折点,也是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中途岛海战是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

2. 识读如图所示四幅图片,正确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图二、图三、图四的发明者分别是谁?(2)图一、二和图三、四所示的交通工具所使用的动力来自于哪两种机器?(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交通的革命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答案】(1)史蒂芬孙、富尔顿、卡尔?本茨、莱特兄弟。

(2)改良蒸汽机;汽油内燃机。

(3)影响: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任意一点即可,言之成理即可)【解析】(1)据图一可知,这是火车机车,1825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据图二可知,这是汽船,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汽船;据图三可知,这是汽车,1885年卡尔?本茨试制汽车成功;据图四可知,这是飞机,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并试飞成功。

(2)据所学知识可知,火车和汽船所使用的动力来自于改良蒸汽机;汽车和飞机所使用的动力来自于汽油内燃机。

(3)据所学知识可知,交通的革命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形式二教材知识延伸型这种命题的图片一部分来源于教材,也有一部分图片来源于其他资料,但和教材上的图片有神似之处,所以让学生感到并不陌生。

但所涉及的试题内容却都是对课本知识的间接考查。

1.融入情境,识图释图,回答问题:(1)。

图A被称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之一,文艺复兴的先驱。

请写出他的代表作?图B是文艺复兴“美术三杰”之一,请你写出其闻名于世的代表作?图C被冠以“西方戏剧之祖”,代表作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请写出作者名字?(2)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沿着图D中的哪一航线可以一览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风光?请你写出图中信息序号即可。

“1492年,他获得西班牙国王的资助,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了古巴、海地等地,见到了欧洲人此前不知道的新大陆……”该材料描述的事件是图D中哪一信息序号所代表的航线?请为图E命名。

(3)文艺复兴与新航路的开辟,对于欧洲而言。

各有哪些重大意义?(各答一个关键点即可)【答案】(1)《神曲》;《蒙娜丽莎》或《最后的晚餐》;莎士比亚。

(2)②;①;“三角贸易”。

(3)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解析】(1)由图A及“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可知,这是对诗人但丁的描述。

意大利诗人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长诗《神曲》,提倡人性,率先对天主教会进行批判;由图是文艺复兴“美术三杰”之一及所学可知,这是对达?芬奇的描述。

达?芬奇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时代巨人。

其代表作有传世名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由图C及图C被冠以“西方戏剧之祖”,代表作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可知,这是对莎士比亚的描述。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一位杰出的文学巨匠,代表作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

(2)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沿着图D中的②航线可以一览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风光。

1519﹣﹣1522年,麦哲伦的船队一路领略了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的风光,完成的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1492年,他获得西班牙国王的资助,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了古巴、海地等地,见到了欧洲人此前不知道的新大陆……”该材料描述的事件是图D 中①所代表的航线。

1492年,哥伦布受西班牙王室的资助,率领由三艘不大的船组成的船队,从西班牙起程,开始横渡大西洋,经过两个多月的航行,历经千辛万苦,哥伦布舰队到达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图E是“三角贸易”图,由图中的出程、中程、归程及所学可以看出。

(3)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1)识图一、二、三后,你依次能联想到哪些重大历史事件?(2)与图一同一时期的儒家代表是谁?(3)图二事件的核心思潮是什么?(4)根据图四指出秦朝的政治制度是什么?(5)这一制度达到顶峰的标志是什么?(6)据图五,说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了什么政治体制?【答案】(1)百家争鸣、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2)孔子。

(3)人文主义。

(4)中央集权。

(5)设立军机处。

(6)君主立宪制。

【解析】本题以五则图片为依托,综合考查百家争鸣、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新航路开辟、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加强,题目设计既注重基础性,又注重概括性和开放性,对学生答题能力要求较高。

(1)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识图一、二、三后,依次能联想到百家争鸣、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图一孙武是百家争鸣时期的军事家;图二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图三伏尔泰是启蒙运动的开拓者。

(2)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图一同一时期的儒家代表是孔子;春秋晚期鲁国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3)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二事件是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潮是人文主义。

(4)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据图四指出秦朝的政治制度是中央集权。

(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制度达到顶峰的标志是设立军机处。

为加强君主专制,雍正帝设立军机处,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到乾隆帝时撤销,军国大事由皇帝决断,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然后传达给中央和地方部门去执行。

这样地方军政首脑实际上直接听命与皇帝。

标志着我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我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6)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据图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规定不经议会的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权利法案》的颁布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表明以法律权利取代了专制王权。

以限制国王权力,确定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建立起来。

君主立宪制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有利于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形式三史政热点结合型以历史图片为载体,切入当前的热点问题。

它不但考查学生对当前社会所发生的重大问题的关注程度,也隐性的体现出历史学科“以史鉴今”的功能。

这样的问题具有很强的可研究性和开放性。

1.提取图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1)图一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开始爆发的国家?经济危机打击下,德国日本和美国分别采取什么方法接脱危机?(2)图二是美国以工代赈的典型事例,有何作用?(3)罗斯福执政期间,美国为解决民生问题颁布的重要文件是什么?(4)读图三,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发展是在什么时期?如何评价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5)习近平的民生观“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优。

”你有何感受?【答案】(1)美国;德国、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或实施新政)。

(2)解决了就业问题,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或提高了就业率)。

(符合题意合理即可)(3)《社会保障法》。

(4)20世纪六七十年代;社会保障制度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5)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党的领导人始终把民生问题放在心头等。

符合题意,合理即可。

【解析】(1)据图片和所学知,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美国。

在经济危机打击下,德国、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或实施新政)。

(2)图二是美国以工代赈的典型工程田纳西水力工程,它解决了就业问题,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或提高了就业率)。

(3)罗斯福执政期间,美国为解决民生问题颁布的重要文件是《社会保障法》,对一些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予以保障。

(4)据图三和所这知,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发展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