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8分)
1、下列物体中,属于非生物的是()
A.苔藓和地衣
B.沙砾和石粉
C.细菌和病毒
D.菠菜和土豆
2、下列各项属于生物的是()
A.汽车
B.海带
C.热气球
D.潜水艇
3、“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A.适应性
B.遗传性
C.应激性
D.繁殖功能
4、向日葵总是向着太阳,这说明生物具有()
A.生长现象
B.应激性
C.繁殖
D.呼吸
5、下列哪项是生物科学研究的方法()
A.分析法
B.综合法
C.调查法
D.归纳法
6、“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
A.适应性
B.生命现象 C .生长和繁殖现象 D.遗产和变异
7、在调查某一地区生物种类后,要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
A.研究
B.归类
C.观察
D. 分析
8、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A.“春来江水绿如蓝”B.“雨露滋润禾苗壮”
C.“草盛豆苗稀”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9、下列各项中,不是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是()
A.蝶在白天活动
B.根向地生长
C.落叶乔木秋天落叶
D.生物产生变异
10、下列自然现象中,与生物无直接关系的是()
A.花开花落
B.蜻蜓点水
C.食物腐败
D.涨潮落潮
11、下列现象中,属于与温度变化相适应的现象是()
A. 蛾类夜间活动
B. 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C. 候鸟的迁徙
D. 山顶的旗形树
12、不论参天大树,还是小蚂蚁,基本的结构单位是一样的,这个基本单位是()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13、下列各项中属于动物和植物共有的特征是()
A.光合作用
B.捕食
C.排除体内的废物
D.向光性
14、一种生物生活在岩石上,能不断的分泌一种物质使岩石分解成如同泥土的结构。
有些生活在海洋里的鱼类一到淡水中就会死亡;有些生活在淡水中的鱼类一到海水中也会死亡。
上述现象说明()
A.生物能适应环境并能影响环境
B.生物的生存与环境没有太大的关系
C.生物能影响环境,环境不能影响生物
D.一切生物都需要水
15、下列生物归类方法正确的是()
A.青蛙、小麦、海带是陆生生物
B.狗、鸡、鸭是家禽
C.松树、蘑菇、玫瑰是植物
D.玉米、高梁是作物
16、菜农在大田种韭菜收获的是绿色的韭菜,而在密闭的暗室中种韭菜收获的却是黄色的
韭黄,影响这一差异的生态因素是( )
A.温度 B. 阳光 C. 土壤D.空气
17、“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说明( )
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对环境产生影响C.环境影响生物D.环境适应生物
18、下列生物之间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
A.养鸡场中的人与鸡B.麦田中的小麦与杂草
C.草原上的儿狼与鹿D.花园中的蝴蝶与蛾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一母生九子,九子都像娘”属于变异现象。
()
2、生物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
3、植物不进行呼吸,动物进行呼吸。
()
5、西红柿是由细胞构成的。
()
6、生物的各种特征是由环境决定的。
()
7、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的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以维持生存。
()
8、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但不需要记录。
()
9、不论什么调查都要逐个进行,不能抽取样本。
()
10、生物按生活环境分,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两大类。
()
三、基础知识填空(每空1分,共37分)
1、生物学是研究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科学。
2、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__________,观察时要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并及时把观察结果_______下来;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在观察的基础上,还有同别人交流__________,进行讨论。
3、在科学探究中,调查首先要明确__________和_________。
制定合理的__________。
若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__________。
调查过程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_________和_________,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4、你与机器人不同,是由于你具有如下特征:你的生活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取___________,你能进行_________,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对外界刺激作出__ ____________,能_________和_________,你的身体由________构成。
5、植物从外界吸收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通过_________制造出自身需要的_________、_________等有机物。
6、人体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将废物排出体外。
7.请将下列左右两项有关联的内容填在横线上。
A.动物捕食 a.应激性
B.鲸喷出水柱 b.营养
C.向日葵朝向太阳 c.繁殖
D.植物开花结果 d.生长
E.人体排汗 e .排出废物
F.小麦幼苗由小长大 f.遗传
G.子代与亲代相似g.呼吸
四、理解与应用(25分)
1、这些是小明在校园调查时记录的生物名称:狗尾草、鲸鱼、红蜘蛛、松树、榆树、蚯蚓、
小鸟、马齿苋、一串红、丁香、睡莲、山桃、苍耳、蚰蜓、蚂蚁、鲫鱼、鼠妇、万寿菊,请你按两种分类方法进行分类。
(5分)
2、小明捡起一块小石子扔到平静的湖面上,他观察到湖面上立即泛起小浪花,一圈圈的波
纹向四周散开。
小明纳闷的想“水受小石子的刺激,产生了反应,而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是生物的特征,难道水也是生物?”小明感到有些疑惑了,那么,你能为小明解惑吗?(3分)
3、星期天,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决定到公园中进行一次生物种类调查。
(1)你认为他们应带哪些材料用具?(2分)
(2)请你为他们制定这次调查的方法步骤:(6分)
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⑤_ 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他们设计的调查表应包括哪些内容?(2分)
5、这是一位同学写的一份关于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报告,由于被水浸渍,一些地方字迹已经看不清楚(题目中画横线出),请你将它补充完整,并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
(7分)
实验内容: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问题:
假设: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设计方案:1).材料用具:20只鼠妇,湿润的土壤,纸盒一个,纸板、玻璃板各一块。
2).实验装置:在纸盒里放上一层湿润的土壤,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一侧盖上纸板。
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和两种环境。
3).方法步骤:
①将鼠妇放入纸盒中,两侧的中央放入数量______ 的鼠妇,静置2分钟(min)。
②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黑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实施计划:按照上述实验方案做实验。
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认真记录
4).实验记录: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鼠妇数目
5).结论。
请问:
(1)这个实验的变量是什么?
(2)实验结束后,你怎么处理鼠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