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运动重难点突破从考试形式上看,多以选择题出现,也可能在综合题中以填空形式出现。
一般以当前社会中的热点事件为切入点,贴近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进行考查,重在结合生活中的实践,如热水器的安装、楼高与楼距问题等。
从考核内容上看,涉及地球自转、公转的基本规律及其地理意义,难度偏大,是拉开不同档次考生的关键所在。
正午太阳高度角、昼夜长短等问题一直是较难的考点。
从考查能力上看,注重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计算能力等。
重难点突破1、地方时与区时1、辨析:(1)地方时和区时:因经度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即经度不同,地方时也不同)。
经度相差1度,时间相差4分钟。
各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刻,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越15°,相差1个时区,时间相差1小时。
同一个时区内,即使经度不同,但区时还是相同的。
(2)时间的“早”“晚”:地理上的地方时的“早”与“晚”的判别标准是:先到为“早”,后到为“晚”。
东边比西边早且东时区比西时区早;今天比昨天早;同一天内,时间越大越早。
(3)北京时间和北京所在的地方时:北京(116°E)所在的地方时:116°E的地方时。
北京时间:北京所在时区的区时,即东经120°所在的地方时。
我国跨越5个时区,为了方便,统一采用北京时间,即不管我国某个城市的地方时是多少,统一采用北京时间。
2、区时、时区计算的方法方法1、用已知经度推算时区:时区序号=已知经度÷15 °,若余数<7.5°, 则整数为时区序数;余数>7.5°, 则整数+1 为时区序数方法2:求两地时区差。
“同区相减,异区相加”。
方法3、已知某地区时,求另一地区时用“东加西减”:即所求点在已知点东边用加法(西边用减法)。
加减相差的时差。
如,北京时间是20:00,求纽约的时间:例题1:(2008年重庆卷)一列时速为189km的火车,北京时间3月8日20:00从北京直发洛杉矶(两城市图上铁路线长约12.6cm。
不考虑途中停车时间),到达终点站时当地区时为3月:A.11日16:00B.12日8:00C.12日16:00D.13日8:00例2: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于2008年8月8日晚8时在北京举行时,美国哈佛大学(42°N,71°W)的中国留学生收看现场直播的时刻(区时)为()A.2008年8月8日晚8时B.2008年8月8日7时C.2008年8月7日19时D.2008年8月7日7时重难点突破2、日界线1、人文日界线(固定不变):为了避免日期的紊乱,1884年在华盛顿国际经度会议上,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向东经过日界线,日期减1天;向西经过日界线,日期加1天。
人文日界线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
2、自然日界线(动态):地球上地方时为0时或者24时所在的经线。
自然日界线是当地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
如,0:00是今天的开始,是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
例题1:一艘太平洋上的船从1月20日12时起,经过5分钟越过180度经线,此刻时间不可能是:A、1月19日12时5分B、1月20日12时5分C、1月21日12时5分D、1月21日11时55分例题2:(2006年广东卷)图4中外圆表示纬线圈,N为北极点。
读图图,若AB弧表示2006年3月1日的范围,其余为另一日期。
设B点为零时,则100°E的区时为:A.2月28日13时40分B.2月29日13时40分C.3月2日14时00分D.2月28日14时00分重难点突破3、昼夜更替(晨昏线)1、首先来认识一些基本概念: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
根据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为晨线;从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为昏线。
2、晨昏线特点:(1)晨昏圈所在平面永远都与太阳光线垂直,并且通过地心。
(2)晨线上各点为日出,昏线上的各点为日落。
在晨昏线上的各地,太阳高度角为0°。
(3)晨昏圈与经线圈一年中只有春秋二分重合,大部分时间相交,交角最大时为6月22日或12月22日(角度为23°26’)应用1:时间的计算隐含的地方时:12时—昼半球中央经线;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也是12时。
24点(或0点)—夜半球中央经线;6时—赤道与晨线相交点(如图),也是晨线的中点;18时—昏线与赤道相交点,也是昏线的中点;例题:下图是全球某日某时刻的昏线(线上的数据为经度)。
据此回答第4~5题。
4. 此时北京时间为:A. 14:40B. 9:20C. 21:20D. 15:205. 若c 点为69°N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山牧民利用云杉林以下的牧场放牧 B. 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 C. 南极大陆终日斜阳 D. 黄淮海平原土壤盐分全年最低 例题:(2007年全国一卷)图示区域在北半球。
弧线a 为纬线,Q 、P 两点的经度差为90°;弧线b 为晨昏线,M 点为b 线的纬度最高点。
回答6~8题。
6.若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P 点所在经线的 地方时是:A .5时B .15时C .9时D .19时7.若此时为7月份,图中M 点的纬度数可能为: A .55°N B .65°N C .75°N D .85°N8.若Q 地的经度为0°,此时正是北京日出。
这个季节: A .洛杉矶地区森林火险等级最高 B .长江下游枫叶正红C .长城沿线桃红柳绿D .南极地区科考繁忙应用2:判断日期、季节例题7:(2008年全国文综卷)图中a 是经线,Q 点为晨昏线与该经线的交点。
完成2~3题 2.若Q 地的地方时为5时30分,则Q 地所处位置和月份可能是 A .北半球、10月 B .南半球、5月 C .北半球、5月 D .南半球、8月3.当Q 地位于北半球低纬时,可能的月份及时刻是 A .12月、17时 30分 B .9月、17时 C .6月、4时30分 D .4月、5时应用3:判断昼夜长短、日出日落例题8:(2002年广东卷)一架在北半球飞行的飞机,飞越晨昏线上空时,当地为8日19时。
则在图中所示的4个地区中,它飞越的是:应用4:判断太阳直射点 太阳直射点坐标:纬度=90°-刚出现极昼的纬度值 经度=昼半球中央经线的度数例题9:图中DE 为昏线,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23°26′N ,110°W 。
应用5:确定极昼极夜范围A BC D例10:北京时间2005年7月4日13点57分,由美国发起,中、俄、德、法、加等多国科学家参与的“深度撞击号”航天器,经过半年太空遨游,成功地对太阳系中“坦普尔一号”彗星实施了撞击。
下列光照图中,与“深度撞击号”撞击彗星的时刻最接近的是:重难点突破4:太阳直射点及其回归运动太阳直射点的运动方向:1、太阳直射点固定的运动方向:向西2、在某段时间内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昼夜长短的解题方法:1. 利用一个地区昼弧所跨的经度范围来计算: 昼长=白昼弧度数/15°2. 已知的日出和日落的地方时求昼夜长短:昼长=2×(12-日出时间)或昼长=2×(日落时间-12) 3.求日出、日落时刻:日出时间=正午12时―昼长/2 ;日落时间=正午12时+ 昼长/24. 如果两地区纬度相同,那它们的昼长就相等;而分别位于南北半球但纬度数相同的两地,一地的昼长等于另一地的夜长。
5.隐含条件——赤道地区的昼长永远是12时,永远是6:00日出,18:00日落。
极昼区、极夜区的昼长分别是24时和0时。
例题12:(2003年全国卷)一艘由太平洋驶向大西洋的船经过P 地(图中左上角)时,一名中国船员拍摄到海上落日景观,洗印出的照片上显示拍照时间为 9 时 0 分 0 秒(北京时间)。
据此判断下列各题。
夏至南回归线(1)该船员拍摄照片时,P地的地方时为A、22时B、14时C、20时D、16时(2)拍摄照片的当天,漠河的夜长约为A、16小时B、14小时C、10小时D、12小时(4)此时世界各地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美国中部小麦黄熟B、中国江淮流域干热C、地中海北岸连日阴雨D、拉普拉塔河正值枯水期例题13:右表为我国甲、乙两城市某日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统计表,则甲地位于乙地的:A.东北方B.西北方C.东南方D.西南方例题14:(2008年全国卷)右图示意不同纬度四地白昼长度变化。
完成7—9题7.若该图表示上半年a、b两月(a月早于b月),则①、②、③、④四地纬度依次是A.66.5°N 66°N 40°N 40°SB. 66.5°S 66°S 40°S 40°NC.66.5°N 66°N 0°40°SD. 66.5°S 66°S 0°40°N8.根据图中各地的白昼长度变化可知A.a月内①――④各地的夜长均长于昼长B.b月内①――④各地的昼长均长于夜长C.③地较②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幅大D.③地与④地之间的某一纬度上昼夜长短变化为零9.①地在a月与b月的平均昼长变化Pa与Pb的关系应符合A.0<Pa/Pb<1B.Pa/Pb=0重难点突破6:正午太阳高度1、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推导H =90°-∠B=90°-∠AOD=90°-(∠COD-∠COA) =90°-纬度差(纬度差: 所求点和直射点之间的纬度差。
同半球相减,异半球相加) 例题:问当北半球夏至日时,求北京(40°N )、海口(20°N )、悉尼(33°S )的正午太阳高度。
命题方向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自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距离越近 (纬度差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例题15:(2008年上海卷)“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 中的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
一年中甲、乙、 丙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是__。
A .甲地最大 B .乙地最大C .丙地最大D .三地相同例题16:( 2007年宁夏卷)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世界上四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方向绘成简图(如图)。
回答5~6题。
5.可能反映学校所在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及方向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6.当②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时: A .地球公转速度较慢B .其他三地正午太阳所在方向不同C .该学校所在地天气炎热D .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将北返命题方向2:太阳高度与物体影子长短特点:1、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角越大,物体的影子越短;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远,太阳高度角越小,物体的影子越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