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三传热系数K和给热系数α的测定解答

实验三传热系数K和给热系数α的测定解答

实验三传热系数K和给热系数a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间壁式传热元件和给热系数测定的实验组织方法;
2. 学会给热系数测定的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3. 了解影响给热系数的因素和强化传热的途径。

二、实验原理
在工业生产中,间壁式换热器是经常使用的换热设备。

热流体借助于传热壁面,将热量传递给冷热体,以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

影响换热器传热速率的参数有传热面积、平均温度差和传热系数三要素。

为了合理选用或设计换热器,应对其性能有充分的了解。

除了查阅文献外,换热器性能实测是重要的途径之一。

传热系数是度量换热器性能的重要指标。

为了提高能量的利用率,提高换热器的传热系数以强化传热过程,在生产实践中是经常遇到的问题。

在热流体对固体壁面的对流给热,固体壁面的热传导和固体对冷流体的对流给热三个传
热过程中,所涉及的热量衡算为:
Q =KA(T -t)
Q = :h A h 仃-
t wi)
Q = : c A c(t w2 一t)
■'"Am
(t wi 72)
T - t w1 :h A h t w1 ~ tw2 _ tw2 - t
L
A m : c A c
T -t
KA
K 二
K A、A
:h A h A m : c A c
在所考虑的这个传热过程忠, 所涉及的参数共有13个,采用因次分析方法:n =13-4=9个无因次数群。

该方法的基本处理过程是将研究的对象分解成两个或多个子过程。

即:
K f (:1」2)
分别对a 1 a2进行研究:
>1 = f (d1, U1, :1,丄1, C p1, ■ 1)
无因次处理得:
c III
丄)> Nu 二 a 0 Re b Pr c
1) 传热系数K 的实验测定
热量衡算式和传热速率方程式 热量衡算式:
Q - q c :
' c c
pc (t
2 - t
1 )
传热速率式:
Q = KA 心
其中:
(T | 九)-仃2 7)
三、实验组织方法
qc----空气流量计1个;
ti 、 t2 -----冷流体进、出口温度计
2个;
In
T 1 “2
T 2 —ti
两式联立,得:
I,
q c PcCpc (t 2 - ti)
K =
AAt m
2) 给热系数a 的实验测定 热量
衡算式和传热速率方程式 热量衡算式:
Q = q c " c C pc (t 2 _ t i )
传热速率式:
其中:
mc
(t w 上 ~t 2)- (t w 下■ t i )
ln^ h t w 下
_t i
两式联立,得:
q c'c C pc (t 2 -t i )
A %
T-----水蒸汽温度计1个;
tw上、tw下上壁温、下壁温温度计2个;
P ---装1个压力表;
配上套管换热器、蒸汽发生炉、疏水器、阀门管路、凉水塔系统组成如下实验装置。

1)实验流程
2)实验步骤
1. 先开蒸汽发生炉,待上壁温开始升温后,开空气输送开关,调节转子流量计为22;
2. 打开不凝性气体放气阀,“开-关”重复2次;
3. 整个实验操作控制蒸汽压力恒定在0.04Mpa以下某一刻度,改变唯一操作变量即空气转
子流量计阀门开度,达到改变流速的目的;
4. 实验布点采用小流量和打流量分别布点集中原则,因为是直线原因;
5•待冷流体出口温度显示值保持5min以上不变时方可同时采集实验数据;
6.实验结束时,先关蒸汽进口调节阀,保持空气继续流动10min,以足够冷却壁温,保护热电偶接触正常。

四、数据处理
1)原始数据记录
装置号: d 夕卜=19mm ; S = 1.5 mm ; L= 1.3m
序号
蒸汽压力 Mpa
蒸汽温度 C
空气流量 m 3/h
空气进口 C
空气出口 C
下端壁温
C
上端壁温
C
1
2
3
4
5
6
2)数据计算过程
1 +t 2
1.定性温度t m 1
2
,查《化工原理》附录干空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内插法求空气平
2
均P , Cp ,入,卩;
2) 换热器流通面积:
2
A 流通=n d 内径 /4 A 换热=n d 内径I 3) 空气流量、流速 流速:u=q/A
4)
传热量
Q =qc 'c C pc (t 2 7)
5)
总传热系数的计算
K 二 qc cCpc(t2 7), A 为换热面积;
Mt m
其中:
■■ t
(T 1
- t 2 ) - (T
2 - t 1)
In"
T 2 _t 1
6) 给热系数a 的计算
7) 准数值
%曲2 W , A 为换热面积;
A %
其中:
':t
mc
(t w
上一 t ?
) - (t w 下一 t 1)
t W
下 _ t 1
利用实验数据求出准数值,再进行曲线拟合(注意:取全部小组的数据点,不是一两个同学的数据点!)的基础上求出Nu二a°Re b Pr c中的常数a。

、b(c=0.4 )。

五、思考题
1.何为因次分析法?
2 .影响对流传热系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 如何强化空气方的传热系数?
4. 该实验过程传热的阻力主要在那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