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疾病科健康教育处方大全健康教育处方一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所致的全身性传染病,主要累及肝脏。
目前已明确有6种病毒性肝炎,分别为甲、乙、丙、丁、戊和庚(即A,B,C,D,E,G)型,其中甲型与戊型肝炎主要经消化道传播,乙、丙、丁和庚型肝炎主要经血液或血制品传播。
部分乙、丙、丁和庚型肝炎可转化为慢性肝炎、肝硬化。
少数患者可并发肝癌。
因此,要及时诊断和治疗病毒性肝炎。
诊断主要靠抽血进行检查。
甲型病毒性肝炎1. 患者必须与家人隔离,隔离期为30天,对密切接触者,应进行医学观察45天。
2. 急性期卧床休息,出院后继续休息1~3个月,以后逐渐恢复工作。
工作时以不疲劳为原则,定期复查l~2年。
3. 饮食宜清淡,热量要足够,蛋白质应达到每天每公斤体重l~1.5g,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C,如新鲜蔬菜、豆浆及其他豆制品、水果等。
不强调高糖和低脂饮食,恢复期逐渐增加营养丰富和易消化的食物。
4. 避免饮酒、过度劳累。
5. 适当辅以中药治疗。
避免服用对肝有损害的药物。
6. 做好集体卫生工作,如食具消毒、水源、饮食、粪便管理等。
搞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
乙型、丙型、丁型和庚型病毒性肝炎1. 及早诊断,早治疗,注意休息(体力与脑力)。
2. 重型肝炎需住院以保证绝对卧床休息,中、轻型肝炎适当休息,可在门诊治疗,至肝功能正常、临床症状消失后,仍需要休息3~6个月。
3. 不吸烟,不饮酒,不过度疲劳。
4. 以清淡饮食为主,进食后舒服为宜;以植物蛋白为主,适当配优质动物蛋白;多食富含维生素食物,如新鲜蔬菜、瓜果,少吃海中蟹、虾及无鳞鱼类;不宜进食过多糖分,以免导致肝性糖尿病。
5. 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以中、西药物治疗,药物不宜过多,避免服用对肝有损害的药物。
6. 生活有规律,心情愉快,恢复期逐渐增加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爬山等。
7. 定期复查血常规、肝功能、甲胎蛋白、病毒有关指标等,以及肝脏B 超检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及早治疗。
需终生随访。
8. 漱洗、刮面用具要专用,做到饭前便后洗手。
9. 乙型肝炎可酌情隔离至HBeAg阴转,丙型肝炎隔离至HCV-RNA阴转。
10. 凡HBsAg阳性母亲生下的婴儿都应在分娩后立即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同时联合使用高滴度抗-HBVIgG(HBIG)注射,并避免母乳喂养。
11. 血清病毒指标阳性者,不能献血,避免从事饮食业、食品加工、自来水管理及托幼工作。
12. 乙肝三对阴性者,应进行疫苗接种。
戊型病毒性肝炎1. 一旦发病应隔离,隔离期为发病后2周左右。
2. 急性期来势凶险,须绝对住院卧床休息,恢复期适当增加活动,以不疲劳为原则。
3. 以清淡饮食为主,舒服为宜,多食富有营养、含有维生素类易消化食物,不宜过饱。
4. 不能饮酒。
5. 注意食品消毒,加强个人卫生,加强粪便管理,饭前便后洗手,最好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6. 在专科门诊给予适当的中西药物护肝及对症治疗,重者需住院治疗,出院后门诊观察复查肝功能1~2年。
7. 孕妇得病后易早产、流产,需特别重视,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健康教育处方二狂犬病 (1)、被病兽咬伤(特别常见的是犬、猫等)应尽快用20%肥皂水或0.1%新洁尔灭(季胺类消毒液)反复冲洗至少半小时,并挤出污血。
冲洗后用70%酒精擦洗及浓碘酒反复涂试,伤口一般不予缝合。
(2)、咬伤后立即到当地防疫站治疗。
(3)、伤口应及时彻底清洗,必要时给予注射破伤风预防针及抗生素类药物,以预防破伤风及细菌感染。
(4)、一旦发病,在愈合的伤口及其神经支配区有痒、痛、麻及蚁走等异常感觉时,应立即到医院隔离治疗。
(5)、要以犬的管理为主,捕杀野犬,管理好家犬(包括对家犬的免疫管理),对进口动物做好检疫工作,对病死动物应予焚毁或深埋处理。
(6)、惊吓、劳累或悲痛可能为发病的诱因,因此生活要有规律,注意保暖,心情愉快,不要过度劳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
健康教育处方三流行性感冒(1)、疑似病人进行适当的隔离与治疗。
(2)在流行期间,公共场所应加强通风、喷洒漂白粉液,并保持居室通风、空气新鲜。
(3)、家庭中密切接触人员应予疫苗预防,主要用流感的毒活疫苗,采用鼻腔喷雾法,也可用药物预防。
(4)、要注意冷暧适宜,适当活动,遵照医嘱按时服药。
(5)、少去人口密集的地方(如电影院等)。
健康教育处方四慢性胃炎 (1)、生活要有规律,情绪要稳定,睡眠要充足。
(2)、饮食有节制,避免暴饮暴食。
(3)、避免吃对胃有刺激的食物、药物。
(4)、防治口腔、咽喉部慢性炎症病灶。
(5)、忌烟、酒,在急性发作期更应应严忌。
健康教育处方五消化性溃疡病 (1)、生活有规律,要劳逸结合、注意冷暖。
(2)、进食时要细嚼慢咽,急性期要少量多餐,有规律进食,餐间避免吃零食。
(3)、急性活动期间戒烟、酒,避免进食咖啡、浓茶及含酒精的饮料,避免进食过油、煎炸、酸辣及含过多粗纤维类等刺激性食物。
牛奶一次进食不宜超过300毫升。
(4)、避免焦虑、紧张、熬夜、失眠,必要时可适当服用镇静药物。
(5)、按医嘱坚持服药,遇症状改变或发现黑便应去医院就诊。
健康教育处方六肺炎1. 休息:高热期绝对卧床休息,退热后可逐渐在床上、床下、户外活动。
2. 每日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通风时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3. 饮食: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补充机体消耗防止继发感染。
4. 足量饮水,每天2000—3000ml. 。
5. 咳嗽咳痰时,尽量将痰液咳出,咳痰后漱口。
健康教育处方七高热病1、绝对卧床休息。
2、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3、多饮水,每日入液量应大于2500ml。
尤其用激素消炎药等药物降温时大量饮水。
4、室内通气换气,保持空气清新。
5、用酒精、冰袋物理降温时有以下部位禁用冰袋:(1)枕后(2)耳廓(3)阴囊(4)心前区(5)腹部(6)足心。
血小板减少的病人禁用酒精擦浴。
6、注意口腔卫生,每日应用1/5000洗必泰漱口液含漱。
7、高热退去后,及时更换衣物,避免着凉。
健康教育处方八咳嗽、咳痰咳嗽咳痰是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病人长因各种原因导致咳嗽无力或不会咳嗽咳痰,使痰液淤积或堵塞在气道内,造成呼吸不畅,机体缺氧,甚至窒息死亡。
咳嗽咳痰保健方法:1. 深呼吸和有效咳嗽:病人坐位,双脚着地,身体稍前倾,双手环抱一个枕头,进行数次深而缓慢的腹式呼吸,深吸气未屏气,然后缩唇(撅嘴),缓慢呼气,在伸吸一口气后屏气3—5秒,身体前倾,从胸腔进行2—3次短促有力咳嗽,张口咳出痰液,咳嗽时收缩腹肌,或有自己的手按压上腹部,帮助咳嗽。
2. 胸部扣击发:扣才击时避开乳房、心脏和骨突部位,病人侧卧位,扣击者使掌侧呈杯状,以手腕力量,从肺底至下而上、由外向内、迅速而有节律的扣击胸壁,每次扣击5—15分钟。
3. 体位引流方法:1) 根据病变部位采取适当体位,原则上是使病变部位处于高位,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借重力使痰液顺体位引流至气管而排出。
2) 痰液较稠时,引流前应先雾化吸入。
间歇作深呼吸后用力将痰咳出,同时轻拍患侧背部有利于痰液引出。
3) 引流应在饭前进行,每日2—4次,每次15—30分钟。
引流后应清洁口腔,减少感染机会。
4) 以下情况不宜作体位引流:呼吸功能不全、有明显呼吸困难的发绀者,近1—2周内曾有大咳血史,严重心血管疾病或年老体弱而不能耐受者。
4. 湿化和雾化:湿化气道、稀释痰液,适于痰液粘稠和排痰困难者。
注意事项:1) 防止窒息:干结的分泌物湿化后膨胀易阻塞支气管,应翻身、拍背,及时排痰,尤其是体弱、无力咳嗽这。
2) 避免湿化过度:过度湿化可引起黏膜水肿、气道阻力增加,甚至诱发支气管痉挛;也可导致体内水储留、心脏负荷。
湿化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10—20分钟为宜。
3) 控制湿化温度:温度过高引起呼吸道灼伤;温度过低可诱发哮喘、寒战反映。
一般温度在35—37度之间。
5.机械吸痰。
辅助措施:1) 加强营养补充。
2) 每天饮水1500ml以上促进痰液的稀释和排出。
健康教育处方九高血压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又是引起冠心病、脑卒中和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
防治高血压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1 保持平衡的心理和乐观的情绪,减轻精神压力,避免过度的喜怒哀乐和激动。
2 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合理安排工作,劳逸结合,充足睡眠。
3 合理膳食,提倡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食盐不超过5克为宜,多吃蔬菜、水果及杂粮。
保持大便通畅定期检查血脂,肥胖者需控制体重。
4 戒烟限酒,少浓茶、咖啡。
5 适当运动,如步行、慢跑、太极拳等,循序渐进,适度坚持。
6 衣裤、领带不宜过紧,弯腰不要过度,不宜突然改变体位。
7 高血压需长期治疗,应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服用降压药,避免突然停药或减药,效果欠佳或出现副作用需在医生指导下换药。
健康教育处方十结核病保健措施:1、本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通过呼吸道,也可经过消化道等传播。
2、戒烟酒,不随地吐痰,肺结核患者最好将痰吐在纸上烧掉,以减少传染。
3、坚持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服用抗结核药,这不但可治愈疾病也是防止传播的重要环节。
4、如有抗结核药毒副反应,要及时就医,勿自行停药或换药。
5、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适当锻炼身体,提高抗病能力。
6、儿童密切接触排菌肺结核患者时,可预防服异烟肼6—12月。
7、遇有发热,咯血等病情变化要及时就医。
8、骨关节结核,患病部位适当制动,固定,以防发生病理性骨折、脱位。
健康教育处方十一糖尿病保健措施:1、保持乐观情绪,认真对待疾病,学会尿糖测定,了解病情变化。
2、控制饮食,限制糖类摄入量,多吃新鲜蔬菜,少食盐油,不宜食果酱、蜜饯、糕点等富含糖食品。
3、戒烟酒,注意劳逸结合,适当锻炼,避免激烈运动。
4、运动时携带适量食物,有低血糖反应(如头昏、出冷汗、饥饿感)时服用。
5、定期复查血糖、尿糖,按医生意见调整治疗方案。
6、出现发热、视物不清、心悸、昏迷、恶心、呕吐、胸闷、肢体麻木等立即就医。
7、勤洗澡、多换衣、保持皮肤清洁、防感染、穿软底鞋、防局部受压引起糖尿病足。
健康教育处方十二支气管哮喘保健措施:1、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气道变应性炎症,常因接触某些过敏原发作。
2、免接触花粉、动物皮毛、油烟、油漆等,必要时到医院检查过敏源和脱敏治疗。
3、缓解期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情绪乐观,避免过度紧张与疲劳。
4、保持室内卫生,勤洗晒被褥,不用毛地毯等皮毛制品,不喂养动物。
5、好发季节前2周至1月,可吸入激素或色甘酸钠,或口服酮替酚,以防止或减轻发作。
6、坚持写哮喘日记,一旦有发作先兆,及时用药。
7、轻度发作可吸入激素,或口服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如舒喘灵、博利康尼、氨茶碱等。
8、经上述用药后病情未缓解或加重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