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健康教育处方一、白内障1.多喝水,每天至少喝一升半水;2.多吃绿色蔬菜和生菜,胡萝卜和番茄;3.多吃水果,特别要吃柑橘类水果、葡萄、柠檬、香蕉、鱼和杏子;4.要定期地吃些含钙食物(牛奶、奶酪、酸奶酪);5.避免喝酒,抽烟,吃动物脂肪和糖。
二、病毒性肝炎(一)甲型病毒性肝炎1. 饮食宜清淡,热量要足够,蛋白质应达到每天每公斤体重l~1.5g,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C,如新鲜蔬菜、豆浆及其他豆制品、水果等。
不强调高糖和低脂饮食,恢复期逐渐增加营养丰富和易消化的食物。
2. 避免饮酒、过度劳累。
3. 适当辅以中药治疗。
避免服用对肝有损害的药物。
4. 做好集体卫生工作,如食具消毒、水源、饮食、粪便管理等。
搞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
(二)乙型、丙型、丁型和庚型病毒性肝炎1. 不吸烟,不饮酒,不过度疲劳。
2. 以清淡饮食为主,进食后舒服为宜;以植物蛋白为主,适当配优质动物蛋白;多食富含维生素食物,如新鲜蔬菜、瓜果,少吃海中蟹、虾及无鳞鱼类;不宜进食过多糖分,以免导致肝性糖尿病。
3. 生活有规律,心情愉快,恢复期逐渐增加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爬山等。
4. 漱洗、刮面用具要专用,做到饭前便后洗手。
5. 乙肝三对阴性者,应进行疫苗接种。
(三)戊型病毒性肝炎1.以清淡饮食为主,舒服为宜,多食富有营养、含有维生素类易消化食物,不宜过饱。
不能饮酒。
2. 注意食品消毒,加强个人卫生,加强粪便管理,饭前便后洗手,最好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三、流行性感冒1.在流行期间,公共场所应加强通风、喷洒漂白粉液,并保持居室通风、空气新鲜。
2.家庭中密切接触人员应予疫苗预防,主要用流感的毒活疫苗,采用鼻腔喷雾法,也可用药物预防。
3.要注意冷暧适宜,适当活动,遵照医嘱按时服药。
4.少去人口密集的地方(如电影院等)。
四、高血压1.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
避免过度的脑力和体力负荷,消除紧张情绪。
2.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助于高血压恢复正常,但对中、重度高血压患者应避免活动量较大的体育活动。
3.不吸烟,饮食宜清淡,进食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食品。
4.控制体重。
五、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1、急性发作期应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避免精神紧张及情绪不宁。
2、停止进食对胃有刺激的食物如:油煎、辛辣、浓茶、咖啡等。
3、禁用损伤胃粘膜的药物,尤其是阿斯匹林、消炎痛、保泰松等。
4、戒烟,戒酒。
因为烟酒可延迟胃炎和溃疡的愈合。
5、进餐应有规律,牛乳和豆乳不宜进食过多,因为此类食物较易引起胀气。
六、消化性溃疡病1.生活有规律,要劳逸结合、注意冷暖。
2.进食时要细嚼慢咽,急性期要少量多餐,有规律进食,餐间避免吃零食。
3.避免焦虑、紧张、熬夜、失眠,必要时可适当服用镇静药物。
七、糖尿病1.吃饭时间应尽量固定,并且要和用降血糖药物的时间配合好:胰岛素一般在吃饭前15-30分钟注射;磺脲类口服降糖药(如达美康、美吡达等)及中药一般在吃饭前半小时服;双胍类口服降糖药一般在吃饭后或吃饭中间服;如果已吃过饭而忘了吃药、打胰岛素针,千万不要在饭后再补吃或注射,以免发生低血糖。
2.多饮水喝水,饭前喝一杯水后就可有饱胀感,同时也能起到减少进食量的作用。
八、肺炎1. 休息:高热期绝对卧床休息,退热后可逐渐在床上、床下、户外活动。
2. 每日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通风时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3. 饮食: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补充机体消耗防止继发感染。
4. 足量饮水,每天2000—3000ml. 。
5. 咳嗽咳痰时,尽量将痰液咳出,咳痰后漱口。
九、高热病1.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2.多饮水,每日入液量应大于2500ml。
尤其用激素消炎药等药物降温时大量饮水。
3. 室内通气换气,保持空气清新。
4. 用酒精、冰袋物理降温(血小板减少的病人禁用酒精擦浴)十、风湿性关节炎1.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 淋雨、出汗后要更换衣服,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关节受湿、受凉及超负荷运动。
2.饮食应补充足够的水份与热能,注重丰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钙、铁等营养素的摄取。
十一、肝硬化与脉门高压症1. 注意个人及饮食卫生,选择易消化、富营养的饮食。
2.戒烟,禁忌饮酒及含酒精饮料,注意劳逸结合。
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3.定期复查血常规、肝功能、甲胎蛋白、病毒有关指标等,以及肝脏B超检查。
十二、骨质疏松1. 保证饮食中含有足够的钙质,多吃奶类、豆类及其制品。
2. 限制饮酒量并戒烟,限饮咖啡、浓茶。
3. 适当增加户外活动,经常晒太阳。
4. 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常做有氧运动,如慢跑、骑自行车等。
每周3~4次,每次15~30分钟。
5. 防止各种意外伤害,尤其要防止跌倒。
十三、肩周炎1.在发作期应避免提抬重物,减少肩部活动,疼痛缓解。
2.可行热敷或按摩,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
3.平时应注意气候变化,注意肩部保暖。
十四、结核病1.戒烟酒,不随地吐痰,肺结核患者最好将痰吐在纸上烧掉,以减少传染。
2.坚持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服用抗结核药。
3.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适当锻炼身体,提高抗病能力。
4.遇有发热,咯血等病情变化要及时就医。
十五、支气管哮喘1.免接触花粉、动物皮毛、油烟、油漆等,必要时到医院检查过敏源和脱敏治疗。
2.缓解期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情绪乐观,避免过度紧张与疲劳。
3.保持室内卫生,勤洗晒被褥,不用毛地毯等皮毛制品,不喂养动物。
十六、肌肉劳损和疲劳1.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运动是循序渐进,防止过度疲劳。
2.适度热敷、按摩,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疼痛等症状消失。
3. 48小时内可局部冷敷,忌按摩。
4.肿胀消退后及早康复锻炼。
十七、胆石症1.适当控制肥肉和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不吃油煎炸食物,但不是完全忌脂肪食物。
2.如有右上腹隐痛发作,可以素食,并使用解痉药物以及消炎利胆药。
3.胆囊息肉大部为胆固醇息肉或炎性息肉,亦有成为胆结石核心的可能。
应随访。
十八、冠心病1.少吃动物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高的如:蛋黄、鱼子、动物内脏等食物,多吃鱼和豆制品,多吃蔬菜、水果。
2.肥胖者应节制饭量,控制体重。
限制食盐的摄入,每天食盐量应低于5克。
3. 不吸烟、节制饮酒。
可做轻微的体育活动如:打拳、广播操、散步等。
年长者注意避免剧烈活动。
4. 生活规律,避免过度紧张和情绪波动。
保持大便通畅,睡眠充足。
十九、高脂血症坚持参加体育锻炼,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十、脂肪肝1.脂肪肝是一种可逆性的病理过程,去除脂肪肝的病因后可使脂肪肝消失。
2.调整饮食是脂肪肝治疗的重要环节,饮食亦高蛋白,适量脂肪和适量糖类。
3.戒烈性酒是酒精性脂肪肝唯一治疗方法。
4.运动锻炼以减肥,降甘油三脂药物可以应用。
二十一、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1.注意气温变化,防治感冒。
吸烟者要戒烟。
2.居室及办公室要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清洁。
4.适当参加户外活动,可多做呼吸体操。
5.生活有规律,避免过度紧张和劳累。
6.有过敏源的病人,应避免接触过敏诱发原因,如花粉,尘螨及鱼、虾、海鲜等。
7.加强营养,特别是多吃高蛋白饮食,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其他措施。
二十二、甲状腺肿大和甲状腺瘤1.确诊为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者,则禁忌含碘食物和药物,如:昆布、海藻等。
2.甲状腺腺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
虽说是良性但仍应择期手术切除,以防误诊或日后恶变。
二十三、肝肾囊肿1.过大的肝肾囊肿。
对脏器其本身或周围的器官可形成压迫症状或有炎症,应及时手术,炎症时要用抗菌药物治疗。
2.不形成压迫的肝、肾囊肿可以不予治疗。
3.较大的肝、肾囊肿,则应注意避免局部外伤。
二十四、前列腺肥大1.一有尿意,即排尿,不要因各种原因而憋尿,以避免造成膀胱过度膨胀而导致急性尿潴留。
2.前列腺肥大如果没有排尿梗阻状,一般不需要治疗,药物并无防止前列腺肥大的作用。
3.养成便后或每日睡前热水坐浴习惯,经常做肛门收缩训练,有利于改善和缓解症状。
二十五、下肢静脉曲张1.注意劳逸结合,经常从事站立工作的人,最好能常穿弹力袜套保护。
2.下肢静脉曲张可出现静脉炎症、溃疡及出血等并发症。
休息时应将患肢抬高,溃疡和出血应按医嘱积极治疗。
不要自己敷药,以免细菌感染。
3.注意个人卫生,保持下肢清洁。
4.溃疡多年不愈的,如医师认为有必要作切片化验的,病员应积极支持、配合。
二十六、贫血1.不偏食,注意经常进食含铁及叶酸丰富的食物,如绿色蔬菜、蛋、肉、鱼、水果。
2.及时补充铁剂。
二十七、直肠肛门疾病1.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天定时排便。
2.饮食中应富含纤维素食物,不吃辛辣刺激食品,不饮烈酒。
3.保持大便通畅,排便时不用力过猛,不要养成排便时看书、看报的习惯。
4.注意肛门清洁、干燥,便后用温水清洗。
二十八、泌尿系结石患者每天饮水应超过两千毫升(相当于医院输液用的盐水瓶量)。
避免饮用高硬度水。
多吃低钙饮食,少吃乳制品、菠菜、可可、红茶、果仁、动物内脏、蘑菇及鱼肉等。
少吃糖,因为吃糖后尿中钙离子浓度、草酸及尿的酸度均增加。
二十九、前列腺增生1.饮食宜清淡、忌烟酒及辛辣食品,因为烟酒及辛辣食品均可对前列腺造成不良刺激。
2. 进食易消化、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如蔬菜和水果,或服一些缓泻药物,预防便秘,避免用力排便引起继发性出血。
三十、慢性鼻炎1.加强劳动保护,避免或减少接触有害气体、粉尘。
2.患急性鼻炎时,应注意休息,积极治疗。
平时注意加强体质锻炼。
三十一、开角型青光眼情绪安定,生活规律化。
保持大便通畅,看电影、电视时间不宜过久;控制饮水量,一次不超过500毫升;不要过度饥饱;衣领要宽松;充分睡眠,睡眠时枕头要垫高一些;戒烟,禁浓茶、咖啡,忌吃辛辣食物。
三十二、湿疹1. 尽量避免外界刺激物和局部刺激。
不搔抓,不用力揩擦,不用热水、肥皂烫洗。
2. 不饮酒,不喝浓茶、咖啡。
不吃酸、辣菜肴或其它刺激性食物。
3. 湿诊发作期,忌食黄鱼、海虾,海鲜等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4. 湿疹患儿应注意避免与种痘者和单纯疱疹患者接触,以免发生水痘样疹并发症。
三十三、病毒性心肌炎1.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恢复期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不可过于劳累。
2.多进食含维生素C类水果(如桔子、番茄等)及富于氨基酸的食物(如瘦肉、鸡蛋、鱼、大豆等)。
3.注意气候变化,防止受凉、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
三十四、美尼乐氏病1.在发作期间应卧床休息。
2.注意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疲劳,避免情绪波动。
3.饮食宜清淡。
4.如发现有耳部疾病应积极治疗。
三十五、带状疱疹1. 注意休息,认真服药、擦药。
2.如发现有眼部、面部或肢体活动不利等,要及时再次就诊。
如有胃肠道或胸部的不适也应及时就诊。
3. 服用止痛药物后2小时内应卧床,以免因头昏而发生意外。
三十六、荨麻疹1. 按时服药,不可自行停药,服抗组胺药有镇静作用,服后不应从事登高、开车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