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果酒与果醋的制作习题

果酒与果醋的制作习题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家庭酿酒过程中,密闭容器内酵母菌呼吸速率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A.O〜8h谷器内水含量由于酵母困呼吸消耗而明显减少
B.酵母菌在O〜6h的能量转换效率要高于6〜12h
C.O〜8h容器内压强不断增大,在8h时达到最大值
D.O〜6h,酵母菌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6〜12h,呈“型增长
2.氧气浓度对培养液中醋酸菌、乳酸菌和酵母菌的呼吸作用如下图所示. 请问呼吸曲线a、b、C分别代表()
A.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
B.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
C乳酸菌、酵母菌、醋酸菌D.醋酸菌、乳酸菌、酵母菌
3 •在利用葡萄汁发酵产生果酒的过程中,未经高压蒸汽灭菌,但其他杂菌不能生长的原因()
A.经冲洗后的葡萄上只有野生型酵母菌,无其他杂菌
B.其他杂菌不能利用葡萄汁中的糖作为碳源
C在缺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代谢产生酒精抑制其他杂菌生长
D.在无氧的条件下,其他杂菌不能进行细胞呼吸
4.下列关于实验室果酒、果醋制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果酒制作的菌种属于真核生物,而果醋制作的菌种属于原核生物
果酒与果醋的制作习题




B.果酒制作需要的温度比果醋制作温度高
C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相应菌种种群数量呈“ S型增长
D.醋酸菌在糖源充足和缺少糖源时都能产生醋酸
5 •变酸的酒表面长的一层膜和泡菜坛内长的一层白膜分别是由哪种菌的繁殖造成的()
A.醋酸菌、酵母菌
B.酵母菌、毛霉
C醋酸菌、乳酸菌D.酵母菌、醋酸菌6.如图装置既可用于生产果酒,又可用于生产果醋•以下对于果酒和果醋生产时的控制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1、2、3都要始终关上
B.生产果醋时, C生产果醋时, 开关1、2、3都要打开
开关1要打开,开关2、3要关上
D.生产果酒时, 开关1、3要始终关上,开关2要间断打开题答内线订装在要不请
A.生产果酒时, 开关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 •家庭酿酒过程中,密闭容器内酵母菌呼吸速率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A.O〜8h容器内水含量由于酵母菌呼吸消耗而明显减少
B.酵母菌在O〜6h的能量转换效率要高于6〜12h
C O〜8h容器内压强不断增大,在8h时达到最大值
D. O〜6h,酵母菌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6〜12h,呈“型增长
【考点】K5:酒酵母制酒及乙酸菌由酒制醋.
【分析】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性,在有氧条件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可以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题干中提出,容器为密闭容器,因此容器内酵母菌不可能呈现“型增长.在有氧呼吸过程吸
收的氧气量等于二氧化碳的释放量,而无氧呼吸不吸收氧气反而释放二氧化碳,因此6h以后压强才开始不断增加.酒精的产生开始于无氧呼吸,从曲线可知开始于6h.
【解答】解:A、O〜8h间,酵母菌只有进行有氧呼吸,有氧呼吸产生的水比消耗的水多,所以容器内的水含量由于酵母菌的呼吸而增多,A错误;
B、O〜6h间,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有氧呼吸将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能够释放大量能量;6- 12h间,酵母菌主要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少,因此O〜6h的能量转换效率要高于6〜12h, B正确;
C O〜6h间,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吸收氧气的量和释放二氧化碳的量相等,所以容器内压强不变;6-8h间,酵母菌同时进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容器内压强有所增大;8 - 12h时,无氧呼吸加快,产生的二氧化碳量逐渐增多,容器内压强不断增大,C错误;
D、6〜12h间,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条件下酵母菌不增殖,D 错误.
故选:B.
2.氧气浓度对培养液中醋酸困、乳酸困和酵母困的呼吸作用如下图所示. 请问呼吸曲线a、b、C分别代表()
IU ΛJ 3l> 0
%
2
A.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
B.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
C乳酸菌、酵母菌、醋酸菌D.醋酸菌、乳酸菌、酵母菌
【考点】K5:酒酵母制酒及乙酸菌由酒制醋;K8:制作泡菜.
【分析】1、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性生物,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
2、乳酸菌属于厌氧生物,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在有氧的条件下不能生存.
3、醋酸菌属于需氧型生物,且只能进行有氧呼吸.
【解答】解:(1)由于酵母菌既能进行无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因此在氧气浓度为0时,无氧呼吸比较强,随着氧气浓度的升高,无氧呼吸逐渐减弱,而有氧呼吸逐渐增强,对应图中的曲线a;
(2)醋酸菌只能进行有氧呼吸,在氧气浓度为0时,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随着氧气浓度的升高,有氧呼吸逐渐增强,对应图中曲线b;
(3)乳酸菌属于厌氧生物,在氧气浓度为0时,可以进行无氧呼吸,但是
随着氧气浓度的升高,呼吸作用逐渐受到抑制,对应图中曲线 c.
故选:A.
3 .在利用葡萄汁发酵产生果酒的过程中,未经高压蒸汽灭菌,但其他杂菌不能生长的原因()
A.经冲洗后的葡萄上只有野生型酵母菌,无其他杂菌
B.其他杂菌不能利用葡萄汁中的糖作为碳源
C.在缺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代谢产生酒精抑制其他杂菌生长
D.在无氧的条件下,其他杂菌不能进行细胞呼吸
【考点】K5:酒酵母制酒及乙酸菌由酒制醋.
【分析】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
(1)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 i2θ6+6H2θ+6θ2^6CC2+12H2θ+能量;(2)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 i2C6怙2CC2+2C2H5θH+能量.
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
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
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解答】解:A、冲洗的目的是洗去浮尘,在冲洗过程中,杂菌和酵母菌被
洗掉的机会是均等的,A错误;
B、异养微生物都能利用糖,B错误;
C在缺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代谢产生酒精抑制其他杂菌生长,C正确;
D在无氧的条件下,其他杂菌有的也能进行细胞呼吸,D错误.
故选:C.
4.下列关于实验室果酒、果醋制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果酒制作的菌种属于真核生物,而果醋制作的菌种属于原核生物
B.果酒制作需要的温度比果醋制作温度高
C.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相应菌种种群数量呈“ S型增长
D.醋酸菌在糖源充足和缺少糖源时都能产生醋酸
【考点】K5:酒酵母制酒及乙酸菌由酒制醋.
【分析】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
(1)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C6+6H2O+6O2%6CQ+i2H2O+能量;
(2)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2CC b+2C2H5OH+能量.
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
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
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解答】解:A、参与果酒制作的酵母菌是一种真菌,属于真核生物;参与果醋
制作的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A正确;
B、果酒制作需要的温度(18〜25 C)比果醋制作温度(30〜35 C)低,B
错误;
C 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相应菌种种群数量呈 “S 型增长,C 正确;
D 、醋酸菌在糖源充足和缺少糖源时都能产生醋酸, D 正确.
故选:B .
5 •变酸的酒表面长的一层膜和泡菜坛内长的一层白膜分别是由哪种菌的繁 殖造成的( )
A .醋酸菌、酵母菌B.酵母菌、毛霉
C 醋酸菌、乳酸菌D.酵母菌、醋酸菌
【考点】K5:酒酵母制酒及乙酸菌由酒制醋.
【分析】1、酵母菌生存的适宜环境是:偏酸性、含糖高、缺氧.
2、泡菜制作的原理是乳酸菌发酵,在泡菜制作过程中,泡菜发酵液的营养 丰
富,其表面往往含有适量的氧气,适合酵母菌生长繁殖,成膜酵母生长繁 殖会在泡菜坛液面的形成一层白膜,据此答题.
【解答】解:(1)醋酸菌是好氧菌,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可以将酒精转化 成乙醛并进一步转化成醋酸,因此密封不严的酒会变酸,且表面形成醋酸菌 的菌膜;
(2)在泡菜制作过程中,泡菜发酵液的营养丰富,其表面往往含有适量的 氧气,适合酵母菌生长繁殖,成膜酵母生长繁殖会在泡菜坛液面的形成一层 白膜. 故选:A .
6.如图装置既可用于生产果酒,又可用于生产果醋.以下对于果酒和果醋 生产时的控制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D.生产果酒时,开关1、3要始终关上,开关2要间断打开
1、2、3都要始终关上
B .生产果醋时,
C 生产果醋时, 开关 1、2、3都要打开
开关 1要打开,开关2、3要关上
A .生产果酒时, 开关
【考点】K5:酒酵母制酒及乙酸菌由酒制醋.
【分析】分析实验装置:充气口是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用的;排气口是在酒精发酵时用来排出CO2 的;出料口是用来取样的.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其目的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使用该装置制酒时,应该关闭充气口;制醋时,应将充气口连接气泵,输入氧气.
【解答】解:(1 )果酒发酵过程中,除了产生酒精,还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生产果酒时,开关1、3要始终关上,开关2要间断打开.(2)参与果醋制作的菌种是醋酸菌,而醋酸菌是嗜氧菌,其进行醋酸发酵时也会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开关1、2要打开,开关3要关上.
故选: 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