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春根发育生物学复习重点名词解释1、形态发生决定子:也称形成素或胞质决定子,存在于卵细胞质中的特殊物质,能够制定细胞朝一定方向分化,形成特定组织结构。
2、顶体反应:是指受精前精子在同卵子接触时精子顶体产生的一系列变化。
顶体反应释放的水解酶溶解和精子结合的卵黄膜或透明带,并在该位置进行精卵细胞膜的融合。
3、初级神经胚形成:原肠胚的脊索中胚层诱导其上方的外胚层形成神经系统这个关键的诱导作用,传统地被称为初级胚胎诱导。
4、卵裂:从受精卵到囊胚阶段的细胞分裂,是一系列的有丝分裂,在卵裂过程中,细胞质没有增加,受精卵的细胞质被分配到越来越小的卵裂球之中,卵裂过程中,并没有生长的时期,相邻的两次卵裂之间的间隔时间很短,从而使细胞质与细胞核的比率越来越小。
5、ZP3:称为透明带蛋白,它与ZP1、ZP2以网状的骨架结构存在于透明带中,ZP3能结合精子,并引发顶体反应。
6、多线染色体:分裂间期形成的染色体,由于复制多次而没有分离其复制产物,许多染色线集合在一个染色体中,同时由于染色线折叠形成带与间带很明显区别的结构(2分)。
7、拟常染色体:含有与X染色体共有的DNA序列(1分),这使它能在有丝分裂期间与X染色体配对(1分)。
8、乌尔夫氏再生:将成体蝾螈晶状体除去后(1分),可以从虹膜背缘再生出新的晶状体。
9、阈值:变态过程中涉及的主要问题是发育事件的相互协调,协调变态的工具好象是产生不同的特异影响需要不同数量的激素(2分)。
10、Bohr 效应:多数脊椎动物的血红蛋白显示出与氧的结合随pH的升高而增加11、原肠作用:胚胎细胞剧烈的、高速有序的运动过程,通过细胞运动实现囊胚细胞的重新组合。
12、精子获能:是指精子获得穿透卵子透明带能力的生理过程,是精子在受精前必须经历的一个重要阶段。
13、胚胎诱导:在有机体的发育过程中,一个区域的组织与另一个区域的组织相互作用,引起后一种组织分化方向上的变化的过程称为胚胎诱导。
14、原条:鸟类和哺乳类原肠胚形成中的结构,由上胚层中预定中胚层和内胚层细胞组成,这些细胞通过原条进入胚胎内部,胚胎形成了三胚层,原条最终消失。
15、组织者:能够诱导外胚层形成神经系统,并能和其他组织形成次级胚胎的胚孔背唇称为组织者。
16、类坏死:指细胞处于活的和死亡之间(1分),有着一整套原生质的临界状态(1分),这种变化是可逆的。
17、转分化:虹膜背缘或神经视网膜上皮分化(1分)为晶状体或类晶状体。
(1分)18、全能细胞:能产生有机体的全部细胞表型,或可以产生一个完整的有机体,(1分)它的全套基因信息都可以表达,如合子或早期的分裂球等。
(1分)19、胀泡:在正常的发育期间,果蝇的多线染色体中一些特异的带变得膨大,称为胀泡,这些胀泡显示发育阶段的特殊顺序模式特点,有许多专一性基因转录活动在胀泡处进行(2分)。
20、早熟素:从菊科植物中分离出(1分)能引起某些昆虫幼虫早熟地变态为不育的成虫化合物(1分)。
21、胞质决定子:卵子中的母体基因产物,在卵裂中被分配到胚胎细胞中去,这些物质称为卵质决定子。
22、胚孔:是动物早期胚胎原肠的开口。
原肠形成时,内胚层细胞迁移到胚体内部形成原肠腔,留有与外界相通的孔。
通过胚孔背唇进入胚内的细胞将形成脊索及头部中胚层,其余大部分中胚层细胞经胚孔侧唇进入胚内。
原口动物的口起源于胚孔,如大多数无脊椎动物,而后口动物的胚孔则发育为成体的肛门,与胚孔相对的一端另行开口,发育为成体的口。
23、透明带反应:哺乳动物不形成受精膜,但皮质颗粒中释放的酶对透明带中的精子受体分子进行修饰,使之丧失与精子结合的能力,因此,称为透明带反应。
24、中期囊胚转换:斑马鱼卵裂进行到第十次时,细胞分裂不再同步,新的基因开始表达,细胞开始获得运动性,这种现象叫中期囊胚转换。
25、顶体:位于精核前端,由高尔基体演化而来。
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主要作用是溶解卵子的外膜,有些动物的顶体中还有与精卵识别有关的分子。
26、细胞表型:多细胞生物体内,每个细胞都具有一定形状,即特定基因型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2分)。
27、开关基因:个体发育中,有些基因是否表达,可以决定细胞向两种不同命运分化,如线虫的lin-12基因、果蝇的Notch基因等(2分)。
28、转决定:成虫盘细胞未按照其已决定的命运分化成为一定的器官,而分化成为成体其它器官的现象(2分)。
29、全能细胞:能产生有机体的全部细胞表型,或可以产生一个完整的有机体,(1分)它的全套基因信息都可以表达,如合子或早期的分裂球等。
(1分)30、双性基因:控制性别的表型,它的突变可以逆转预期的性别表型,能引起XX胚胎变为雄性,也能引起XY胚胎变为雌性,纯合隐性双性基因的等位基因将转变和果蝇为中性(2分)。
填空题1、在脑的发育过程中形成了三个原始脑泡,它们是脑、脑和脑。
2、母体基因bicoid的产物bicoid蛋白是一类,它调节其他基因的表达。
3、两栖类的卵裂属于型,哺乳动物的卵裂属于型,昆虫的卵裂属于。
4、体节将分化为三部分,它们是、节和节。
5、眼的发育开始于形成时,卷入原肠腔的和脊索向前移到头部,诱导刺激形成。
6、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轴突沿一侧到达后进入对。
7、当或其它启动DNA合成的因子加入到培养基中时,细胞变得对其它激素起反应。
激素能诱导粗面内质网的形成,此后能稳定酪蛋白mRNA,以保证合适的乳汁蛋白的合成。
1、在脑的发育过程中形成了三个原始脑泡,它们是中脑、间脑和菱脑。
2、母体基因bicoid的产物bicoid蛋白是一类母体效应基因,它调节其他基因的表达。
3、两栖类的卵裂属于辐射对称型,哺乳动物的卵裂属于两侧对称型,昆虫的卵裂属于表面卵裂。
4、体节将分化为三部分,它们是生皮节、生骨节和生肌节。
5、眼的发育开始于原肠胚形成时,卷入原肠腔的内胚层和脊索中胚层向前移到头部,诱导刺激形成预定晶状体。
6、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轴突沿间脑一侧到达视交叉后进入对侧顶盖。
7、当胰岛素或其它启动DNA合成的因子加入到培养基中时,细胞变得对其它激素起反应。
糖皮质激素能诱导粗面内质网的形成,催乳素此后能稳定酪蛋白mRNA,以保证合适的乳汁蛋白的合成。
1、发育生物学是在胚胎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在原肠胚形成过程中,没有进入胚胎内部,留在胚胎表明的细胞属于。
3、原肠作用的细胞迁移的主要方式有、、、分层、内移和集中延伸。
4、两栖类的卵裂属于型。
5、体节将分化为三部分,它们是、节和节。
6、本身是基因转录位点,是基因转录的一种表现。
7、晶状体的决定分为三个时期:、和。
8、两栖类变态期间发生的形形色色的变化都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和引起的。
9、哺乳动物在雄性决定中起关键作用,果蝇中性别决定是通过平衡的雌性决定因子和上的雄性决定实现。
1、发育生物学是在胚胎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在原肠胚形成过程中,没有进入胚胎内部,留在胚胎表明的细胞属于外胚层。
3、原肠作用的细胞迁移的主要方式有外包、内陷、内卷、分层、内移和集中延伸。
4、两栖类的卵裂属于辐射型。
5、体节将分化为三部分,它们是上皮节、生肌节和生骨节。
6、胀泡本身是基因转录位点,是基因转录的一种形态学表现。
7、晶状体的决定分为三个时期:感受性、趋向性和最后的决定。
8、两栖类变态期间发生的形形色色的变化都是由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素和三碘甲腺原氨酸引起的。
9、哺乳动物Y染色体在雄性决定中起关键作用,果蝇中性别决定是通过平衡X染色体上的雌性决定因子和常染色体上的雄性决定实现。
1、人们习惯将脊椎动物的细胞称为卵子。
2、原肠形成的方式包括、、、、等。
3、神经嵴细胞广泛迁移,产生各种类型的分化细胞,主要包括:、、、和。
6、视网膜的三种主要的神经元类型、和。
7、与昆虫变态直接相关的激素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由前胸腺分泌的,它负责幼虫新壳的泌成和硬化、蛹化、蛹壳形成以及与蜕皮相关的生长和分化等。
另一类是由咽侧体分泌的,它主要抑制上述蜕皮激素负责的各种活动。
8、在鸣禽中被认为负责调节雄性特异的生长。
9、预定晶状体板内层脱离后,外层预定角膜上皮细胞增殖也形成2层细胞的结构。
发育中的和(或)能起一种诱导者的作用。
10、基因存在与Y染色体中,它编码TDF,组织性腺发育成精巢,而非卵巢。
1、人们习惯将脊椎动物的次级卵母细胞称为卵子。
2、原肠形成的方式包括内卷、内陷、内移、外包、会聚延伸等。
3、神经嵴细胞广泛迁移,产生各种类型的分化细胞,主要包括:感觉、交感、副交感神经元和神经胶质、表皮色素细胞、肾上腺髓质细胞、和头骨和结缔组织成分。
6、视网膜的三种主要的神经元类型神经节细胞、双极神经细胞和感光细胞。
7、与昆虫变态直接相关的激素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由前胸腺分泌的蜕皮激素,它负责幼虫新壳的泌成和硬化、蛹化、蛹壳形成以及与蜕皮相关的生长和分化等。
另一类是由咽侧体分泌的保幼激素,它主要抑制上述蜕皮激素负责的各种活动。
8、在鸣禽中睾丸被认为负责调节雄性特异的神经元簇生长。
9、预定晶状体板内层脱离后,外层预定角膜上皮细胞增殖也形成2层细胞的结构。
发育中的视网膜和(或)晶状体能起一种诱导者的作用。
10、SRY基因存在与Y染色体中,它编码TDF,组织性腺发育成精巢,而非卵巢。
问答题1、试述卵母细胞的极性及调节过程。
答:卵母细胞内的各种成分排列不均匀,导致细胞内各部位的生理特性也不相同,因而导致了卵母细胞的极性。
卵母细胞核靠近细胞的表面,位于细胞质较多、营养物质较少的一端,该端称为动物半球,动物半球的顶端中央为动物极,与动物极相对的一端为营养物质较集中的地方,称为植物半球,其顶端中央为植物极。
卵母细胞的极性是在卵母细胞发生过程中形成的,是通过卵母细胞与其周围的卵泡细胞之间的一系列双信号转导,以及由此引发的基因活动而建立起来的。
卵母细胞与卵泡细胞之间信号交流的起始信号,是有卵母细胞内的转化生长因子a 的同源基因grk编码而产生,信号受体则是由卵泡细胞产生的。
细胞信号的交流但只卵母细胞骨架极性发生改变。
2、试述果蝇背腹轴线是如何建立的?d orsal 基因产物dorsal 蛋白在胚胎背腹轴的细胞质中的分布;d orsal 答:题要点::蛋白在胚胎背腹轴的细胞核中分布不均。
由于dorsal 蛋白在胚胎背腹轴的细胞核中量的差异,引起背腹轴细胞的基因表达的差异。
在胚胎腹部的细胞核中,dorsal 蛋白发挥了转录因子的作用,激活某些基因,抑制某些基因,在胚胎背部的细胞核中,由于没有dorsal 蛋白,某些基因得以表达,某些基因不能表达;由于胚胎背腹轴细胞中基因表达的差异,胚胎背腹轴产生了分化。
3、简述初级胚胎诱导的过程?答:在原肠形成时脊索中胚层诱导其表面覆盖的外胚层形成神经板的现象称为初级胚胎诱导。
初级胚胎诱导的四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