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疲劳强度设计

第二章疲劳强度设计

S
(给定疲劳强度时疲劳 寿命的分布密度函数)
f N S (给定疲劳寿
命时疲劳强度 的分布密度函 数)
均值
S 1
107
ln N
大量实验表明:疲劳强度符合正态分布(同寿命下的应力 分布)。疲劳寿命符合对数正态或威布尔分布(同应力水平下 的寿命)
正态分布

——均值,也叫数学期望
——标准差,数学上叫均方根值
2 ( K f s) E 1 n ' ( ) E K'
2 ( K f s ) E 1 n' ( ) 2 2E 2K '
31
3.1 疲劳萌生寿命计算
应力—寿命曲线的模型很多,最为常用的有:
4
疲劳破坏及其特点
在循环应力作用下,如果应力足够大,并经历应力的 多次循环后,构件将产生可见裂纹或完全断裂
在循环应力作用下,材料或构件产生可见裂 纹或完全断裂的现象-称为疲劳破坏,简称 疲劳
5
疲劳破坏特点 破坏时应力低于b ,甚至 s 即使是塑性材料,也呈现脆性断裂 断口通常呈现光滑与粗粒状两个区域
i
(
i m ) 1
28
2.7 随机载荷疲劳寿命预测基本方法和步骤
应力谱
名义应力法
局部应力-应变法 无缺口试样的ε-N曲线、循环 加载的σ-ε曲线及有关参数
试件或构件的恒幅S-N 曲线及有关参数
构件危险部位应力-应变响应计算
疲劳累积损伤计算 疲劳寿命预测
29
3 低周疲劳寿命预测(局部应力——应变法) (1)循环应力——应变曲线。 关系
s . e
( K s ) (取K 代替Kt) E
2
K '
Kt —理论压力集中系数 Kσ—真实应力应力系数 Kε—真实应力应变系数
s e E
( K s ) E
2
30
根据我们最新研究,在计算中将 K 改为 K(疲劳强度影响
f
系数)对于应力—时间历程要用下式求解应力—应变响应 。

疲劳强度S

对称循环下某一指定循环 次数N 对应的Sa 值,叫做 指定循环数N 下的‚疲劳 强度‛,可见,只有给出 ( S , N )两个量才能表示 材料的疲劳强度。 单位:小时、循环次数等 持久疲劳极限,指 r=-1 时 的最大应力

b s p
B A
S
S 1 疲劳极限
S 1
107
ln N
第二章 疲劳强度及其疲劳设计方法
1引言 2 疲劳强度基本概念 3 低周疲劳寿命分析 4 高周疲劳寿命分析 5 裂纹扩展寿命分析 6 常规疲劳设计方法 7 随机载荷谱整理方法:雨流循环计数方法 9 机械疲劳设计工程应用举例
1
1 引言
循环应力
载荷 F 的大小循环变化,联杆内应力随之变化
每个齿随齿轮转动循环受力,齿内应力循环变化
15
表示稳定循环载荷特征的参数 r 定义为
sm sa smin = r sm sa smax
式中
sa —— 循环应力的应力幅; sm —— 循环应力的平均应力; 当 r 1 时,为恒定静载荷; r 0 时,为脉动载荷;
r 1 时,为对称循环载荷。
16
2.3 材料的S—N曲线
R=1-P=1-
xp
f ( x) dx
正态分布的存活率
23
P-S-N曲线
已知 : 则: 即: P-S-N曲线:
i Ni C
m
p<50% P=50%
log Ni m log i log C log Ni log C m log i
P>50%
l og N p a p bp log
a e p a
E (
a
K'
)
1 n'
(2)Neuber局部应力—应变响应 在名义应力S作用下,在结构危 险部位会产生应力,应变响应。 1961年,Newber提出了一个在弹 塑性状态下通用的公式
a

a a
Kt 2 K ' K '
K '

s

e
Kt
2

对数正态分布。
27
3)Miner法则的应用方法
σ2
Nσm=C
Ni i m C
m ni m ni ni i m m ni i m i m 1 m n ( ) m i m N 1 i 1 1 i 1 Ni i 1 C i i 1 C i 1 N1 1 m

周期
大周期
sa
sm
O a)稳定变应力
sm
t
O
sm
t
b)规律性不稳定变应力
O
t c)随机性不稳定变应力
12

稳定性变应力
周期
sa
sm
O
t
13

规律性不稳定变应力
大周期
sa sm
O
t
14

随机不稳定变应力
绝大部分的结构承受交变载荷作用是在随机载荷下服役的, 疲劳破坏是其主要的失效形式。因此,对随机载荷下结构的疲 劳寿命研究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疲劳寿命N

D
E

O

19
2.4 材料的P-S-N曲线

P-S-N曲线与S-N曲线相比, 给出了对应寿命下的疲劳 强度的随机分散特性和对 应疲劳强度下的疲劳寿命 的分散特性。 给定应力水平下,疲劳 寿命的分布数据; 给定寿命下,疲劳强度 的分布数据; 疲劳极限的分布数据。
f s N
N ——试样寿命
N o——最小寿命参数 N a ——特征寿命参数 b——形状参数 威布尔曲线为一种偏态分布
威布尔分布概率密度曲线
22
可靠度:可靠度R也叫做成活率。例如研究疲劳强度符合正态分布。



f ( x)dx 1
设材料的工作载荷Xp,则材料的强度X< Xp ,材料将发生破坏, 故破坏概率就是图中的阴影部分。剩下部分就是不发生破坏的概率。 称为存活率或可靠度。故:
(1)Manson—Coffin应变寿命曲线
f ' m (2 N f )b f '(2 N f )c 2 E
p e ( f ' m ) b (2 N f ) , f '(2 N f ) c 2 E 2
32
f p f ' b1 1 (2)Landgraf 公式(铸钢结构较接近) 2( . . ) c Nf E f ' e f ' m
2
(载荷不变, 轴转动)
A
MyA Iz
yA R sin t
起落架因飞机起落而 反复受载
3
A M R sin t
Iz
循环应力 循环应力-随时间循环变化的应力 (也称交变应力) 循环应力的变化幅度,可能是恒定的, 也可能是变化的
恒幅循环应力
变幅循环应力 实测泵车的一段载荷谱(应力—时间历程)
σ 2 ,… σ m )作用。各级载荷循环次数分别为 n 1 , n 2 … n m 。即构件经过 (n1+n2+… +nm)次循环后发生破坏。 设构件破坏时吸收的净功为W,各级载荷下各构件吸收的净功分别为W1, W2… Wm,则W=W1+W2+… +Wm。由于第i级载荷σi单独作用下一直到构件 破坏的循环次数为Ni(由S-N曲线可知),故:W1: W= n 1: N1,即:
a m 2 1 ( ) b
Goodman 索德倍尔
2)Goodman图线
a 1 (1
极限图为直线: m
b
)

1
a a b 1 m b m b
25
2.6 Miner疲劳累积理论
1)Miner定律
Miner根据功能原理推导出了累积损伤计算公式。设构件在m级载荷(σ1,
钢拉伸疲劳断裂

疲劳破坏过程,可理解为裂纹萌生、逐渐 扩展与最后断裂的过程
6
曲轴疲劳断裂断口特征
裂纹源区
概述2
瞬 断 区
裂 纹 扩 展 区
7
疲劳失效的断口特征
8
2 疲劳强度基本概念
2.1 概念
(1)疲劳强度在工业中的地位 机械零件失效的三种形式:a:磨损;b:腐蚀;c:断裂。 其中前两种过程慢,可以更换或者修复;而断裂则是灾难性的。
b
s

r-持久极限
N S-N 曲线 应力 S( 或 t)与相应应力循环数(或寿命) N 的关系曲线
持久极限 材料能经受无限次应力循环而不发生疲劳破坏的最大应力值, 用 r 或tr 表示,r-循环特征
17

在交变应力下,材料对疲劳 的抗力一般用S − N 曲线与疲 劳极限来衡量。在一定的应 力比 R 下,使用一组标准试 样,分别在不同的Smax 下施加 交变载荷,直至破坏,记下 每根试样破坏时的循环次数 N 。以Smax 为纵坐标,破坏循 环次数 N 为横坐标做出的曲 线,就是材料在指定应力比R 下的S − N 曲线。
1 f ( x) e 2 ( x )2 2 2
1 1 ( x1 x2 x3 ... xn ) xi n n i 1
n

(x
i 1
n
i
)2
n 1
21
威布尔分布
f (N ) N N o b 1 N No b b ( ) *exp[ ( ) ] N a No N a No N a No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