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件1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件1









第一单元
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就业市场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概述 二、大学生就业形势
三、大学生就业制度与就业市场







一、 大学生就业指导概述
生活——挣钱——工作(就业)——实现自身价 值,为社会做贡献 就业是全社会所有具备劳动能力的人所面临的最 普遍、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现象。 就业:是指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相结合,从事一定 的社会劳动并以此获得劳动报酬或经济收入的活 动。
91%(129人) 86.9%(161人) 77.3%(273人)
包装
茶学 加工 质安
94.9%
100% 85.2% 无
97.6%
76.9% 85% 无
59.7%(88.1%)
87% (94.4%) 75.8% (86.3%) 91.2%%(96.5%)







食品科学学院近几年考研率统计表
年份 毕业生人数 (万) 毕业生增长率 (%)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338
413
495
559
611
20.71
22.19
19.8 5
12.93
9.3







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大学生与其他求职者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
2001-2005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在求职人数中所占比重
年 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课程说明
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
学分:2个学分
课程内容和学时安排:理论教学18学时,实践教学18 学时 教材:《大学生就业指导》黄蓉生主编 人民出版社 2007年1月出版
考试方式:实践教学与期末考试相结合。期末考试成 绩占50%,实践教学成绩占40%,平时成绩占10%







以知识和高科技应用为标志的现代第三产业的发展, 形成新的行业和职位,促使高校毕业生就业走向大
众化。 例如:金融保险业;各种咨询服务业,如法
律、审计、财会、投资、心理健康、职业规划、出 国留学等;各类经纪人和中介机构;文化教育业、 服务产业等等。这些行业中的从业人员绝大多数在 第一线工作,半数以上的从业人员取得大学学历。







结论:并非就业难,而是择业难







(四)全国、重庆市、我校及我院近几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
年份 就业率 全国
2006 71.9%
2007 70.9%
2008 70%
重庆市
西南大学 全院 食品 科学 学院
79.6%
89.6%
72%
79.9%(初次就 业率)
78%
81.8%(其中非师 范79.8%)







我是一名大三的女学生,面对毕业以后的路非常迷茫。 我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大学生。没什么头衔,学习成绩也一 般,没有获过奖学金。但我喜欢看书看各种各样的书。我 一直觉得大学的课程不能让我学到有用的知识,所有似乎 一直没有认真对待我的学习。我的家人希望我能考研,继 续学习。但我觉得研究生的学习好像是本科学习的翻版, 没有目的的学习,学不到真正有用的知识。而且我这样的 情况可以考到比现在更好的大学吗?如果就业,就现在的 经济形势是不是很难?研究生真的能比本科生找到更好的 工作吗?经验是不是很重要?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2.6% 包装 茶学 加工 包装
25% 茶学 加工 包 装
17.6% 茶学 加 工 质安
6.8% 40% 27.3 %
17.1 %
46.2 %
22.6 %
9% 24.1% 16. 8%
22.8%







只有用智慧和勤奋织就每一天,用心 耕耘每一天,你才会有金灿灿的未来, 否则,青春走后只能是一片荒芜的沙漠。 因此,宁可千日无机会,不可一日不准 备。
所谓有形市场,是指在固定的场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







七种主要的有形市场
(1)高等学校举办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如“招聘会”、“供
需见面、双向选择会”等。主要是为本校毕业生就业服务 的市场。 (2)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如重庆市教 委或重庆市大中专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举办的“大中专毕业
3、职业空位与失业共存—— 有些事没人做,有些 人没事做 4、用人单位存在“人才高消费”现象:一些毕业 研究生占据本科生的就业岗位,本科生挤占专科 生的就业岗位。







5、高薪职位难求,职位层次下降,薪酬水平下降 据一些用人单位介绍,应届毕业生对于工作的薪酬 要求普遍下降。 当前,普通专业本科生平均月薪在1000—2000元左 右。
实施
大 学 生 就 业 指 导
(二)中国大学生就业的总体形势
——招生规模逐年扩大,金融危机影响,大学生 就业压力增大 高等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 精英教育阶段:毛入学率<15% 大众化教育阶段:毛入学率15%-50%
普及化教育阶段:毛入学率>50%
大 学 生 就 业 指 导
高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大幅增长







组织主体:政府人事部门、高校 服务对象
供方(就业主体):有自主择业权 的高校毕业生 需方(用人主体):有自主用工 权的用人单位
运作结果:就业协议书







(2)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特征
①市场主体的特殊性。
组织主体:政府人事部门、高校等
就业主体:高素质的大学生劳动力,但因是初次就业,缺乏就业经验, 而就业的愿望又比较迫切,对就业的期望值一般都比较高。 ②时效性。即大学生就业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毕业时不能落实就业单位, 就要离开这一市场转到其他就业市场择业或待业 。 ③区域性。一般是本地区的用人单位为本地区高校毕业生服务。 ④集中性。全国每年有几百万名高校毕业生第一次进入社会就业。








二、大学生就业形势
(一)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 (二)中国大学生就业的总体形势 (三)大众化趋势下的大学生就业特点及其趋势







(一)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
1、就业总量持续增长,就业矛盾十分突出
平均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
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







怎么上这门课
多讲经验 少讲理论 进行实践环节(简历制作 模拟面试 课堂讨论发言) 全方位教育(电影 录音)
怎么学这门课
全员参与 多思考 少记录 一定要亲自动手做 认真听讲







教学内容
一单元: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就业市场 二单元:大学生的择业观 三单元:大学生就业政策与就业程序 四单元:大学生就业渠道 五单元:大学生创业教育 六单元: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七单元:大学生就业准备与择业技巧 八单元:大学生的人生新启航
生招聘会”、“大型人才洽谈会”
(3)企业举办的毕业生就业市场。由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举 办的以招聘到本企业就业的毕业生为主的就业市场。







(4)高校联办的毕业生就业市场。
(5)行业性毕业生就业市场。由中央部委主管毕业生
就业部门主办的主要为本系统、本行业毕业生和用
人单位服务的就业市场
(6)分科类毕业生就业市场。分为理、工、农、医、







2. 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主要形式
按其外在表现形式,可分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 由市场组织者为大中专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和用人单位
举办的就业洽谈和招聘活动。 所谓无形市场,是指毕业生就业信息市场,即通过互联 网、电话、报刊以及其他通信和传播手段完成供求双方 的联系、洽谈和签约过程的市场。







(二) 大学生就业市场
1、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内涵及特征
(1)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内涵:大学生就业市场是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要素市场中劳动力市场的一
部分,是专门以高校毕业生为对象的初次就业市场,
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任务:举办就业洽谈、进行供需信息交流、 开展咨询服务等活动,通过市场作用使大学毕业 生找到合适的工作,用人单位得到所需的人员。







大学生就业指导:也可称为“求职择业指导”、“职业 指导”或“职业辅导”。为促进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和工 作岗位全面、迅速、有效地结合而开展的工作就是就业 指导。 目的和作用: 1、为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和其顺利就业提供多方 面服务 2、帮助、引导大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职业的 需要,尽快跨入职场 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敬业,敬业者乐业,乐业者 创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