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

志强教育一对一讲义
教师: 王转转 日期: 星期: 时段: 学生签字:______ 课 题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学习目标
知道物质的分类,掌握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学习重点
离子反应的书写,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 学习方法 讲练结合
学 习 内 容 与 过 程
一、 物质的分类
物质⎩⎪⎪⎨⎪⎪⎧ ⎩⎪⎨⎪⎧ 单质⎩⎪⎨⎪⎧
(如 ) (如 )化合物⎩⎪⎨⎪⎧ (如 ) (如 ) (如 )氧化物(如 )混合物
例题1、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O 2
B .Na 2O
C .NaClO
D .FeSO 4
2、 按要求给下列物质分类:
⑪Ba(OH)2 ⑫ AgNO 3 ⑬ BaCl 2 ⑭ BaCO 3 ⑮ FeCl 3
⑯Mg(OH)2 ⑰ BaSO 4 ⑱AgCl ⑲Ag 2CO 3
属于碱的是_______ ___ ___ 属于硝酸盐的是____ ____
属于碳酸盐的是____ ____ 属于硫酸盐的是____ ___
属于盐酸盐的是 ____ ____ 属于钡盐的是_____ ______
以上题中的物质为例 ,填空。

易溶于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溶于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海水 ②蒸馏水 ③氨水 ④食盐水 ⑤汞 ⑥液溴 ⑦硝酸溶液 ⑧硝酸银 ⑨纯碱 ⑩烧碱 ⑾乙醇⑿生石灰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纯净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盐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属于有机物的是 。

二、离子反应
1、电离: 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解离成自由离子的过程
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1)、能够导电的物质不一定全是电解质。

(2)、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是电解也不是非电解质。

(3)、化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对于不是化合物的物质(单质及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例题 1、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Cu ②H2SO4③NaOH ④NaCl ⑤CaO ⑥CO2⑦CaCO3⑧H2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第一步:写(化学方程式)第二步:拆:把易溶、易电离的物质拆成离子形式(难溶、难电离的以及气体等仍用化学式表示)第三步:删(删去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第四步:查(质量守恒、电荷守恒)
例题1、下列电离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H2SO4=2H++SO42- B. NH4NO3=NH4++NO3-
C. Na2CO3=Na2++CO32-
D. Ba(OH)2=Ba2++2OH-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稀H2SO4 与Ba(OH)2
(2)澄清石灰水与CO2 反应:
(3)2HCl +CaCO3===CaCl2 +H2O +CO2 ↑
(4)MnO2 +4HCl(浓)====MnCl2 +Cl2↑ +2 H2O
(5)2FeCl2 + Cl2 ====2FeCl3
(6)Ba(OH)2 +2 HCl====BaCl2 +2H2O
3、不能用离子方程式CO32‾ +2 H+ ====CO2 ↑ + H2O表示的是:( )
A.BaCO3 +HCl==== B.K2CO3 + H2SO4 ====
C ..Na2CO3 +HNO3==
D .(NH4)2CO3 +HCl===
4、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
A.K+、MnO4-、Na+、Cl-B.K+、Na+、NO3-、CO32-
C.Na+、H+、NO3-、SO42-D.Fe3+、Na+、Cl-、SO42-
三、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有元素化合价升降
口诀: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氧化反应),还原剂;(升、失、氧)
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还原反应),氧化剂;(降、得、还)
氧化产物:氧化后的生成物还原产物:还原后的生成物
(1) 双线桥法---化合价的升降、得失电子、被氧化/还原
(2) 单线桥------电子转移方向、转移电子总数目
例题1、下列反应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进行的是( )
A.Cl2→Cl-B.Zn→ Zn2+C.H2→H2O D.CuO→CuCl2
2、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CaCO3+2HCl=CaCl2+CO2↑+ H2O B.CaO+H2O=Ca(OH)2
C.2H2O22H2O+O2↑D.CaCO3CaO+CO2↑
3.在下列反应中,HCl 作氧化剂的是()
A.NaOH+HCl=NaCl+H2O
B.Zn+2HCl=ZnCl2+H2↑
C.MnO2+4HCl(浓)MnCl2+2H2O+Cl2↑
D.CuO+2HCl=CuCl2+H2O
4、在Fe3O4 +4CO3Fe+4CO2的反应中,是氧化剂,是还原剂,元素被氧化,元素被还原,还原产物,氧化产物,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数为。

5、双线桥表示
Zn+2HCl=ZnCl2+H2↑2FeCl2 + Cl2 ====2FeCl3

MnO2 +4HCl(浓)====MnCl2 +Cl2↑ +2 H2O
二、分散系相关概念
分散系的分类: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 的分散系叫 ,在1nm -100nm 之间的分散系称为 ,而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 的分散系叫做 ;其中最稳定的是________,最不稳定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介稳体系。

⎢⎢⎢⎢⎢⎢⎢⎢⎣⎡⎩⎨⎧→→⎩⎨⎧→→→→⎥⎦
⎤乳浊液悬浊液浊液胶气溶胶;液溶胶;固溶粒子胶体:分子胶体胶体溶液
分散系分散剂分散质 如:烟、云、雾等的分散剂为气体,这样的胶体叫做气溶胶;AgI 溶胶、3)(OH Fe 溶胶、3)(OH Al 溶胶、油漆、泥浆,其分散剂为水,分散剂为液体的胶体叫做液溶胶;有色玻璃、合金、水晶、照相胶片、硅酸凝胶、珍珠均以固体为分散剂,这样的胶体叫做固溶胶。

胶体的性质:
① 丁达尔效应
看到由无数小光源形成的光亮“通路”。

当光照在比较大或小的颗粒或微粒上则无此现象,只发生反射或将光全部吸收的现象,而以溶液和浊液无丁达尔现象,所以丁达尔效应常用于鉴别胶体和其他分散系 ② 布朗运动③ 电泳 ④聚沉。

说明:可采用渗析法来提纯胶体。

使分子或离子通过半透膜从胶体里分离出去的操作方法叫渗析法。

其原理是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分子和离子可以透过半透膜。

但胶体粒子可以透过滤纸,故不能用滤纸提纯胶体。

在此要熟悉常见胶体的胶粒所带电性,便于判断和分析一些实际问题。

带正电的胶粒胶体:金属氢氧化物如3)(OH Al 、3)(OH Fe 胶体、金属氧化物。

带负电的胶粒胶体: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As 2S 3胶体、硅酸胶体、土壤胶体
胶体应用① 盐卤点豆腐:将盐卤(O H MgCl 222⋅)或石膏(O H CaSO 242⋅)溶液加入豆浆中,使豆腐
中的蛋白质和水等物质一起凝聚形成凝胶。

② 肥皂的制取分离 ③ 明矾、342)(SO Fe 溶液净水④ FeCl 3溶液用于伤口止血 ⑤ 江河入海口形成的沙洲⑥ 水泥硬化 ⑦冶金厂大量烟尘用高压电除去⑧ 土壤胶体中离子的吸附和交换过程,保肥作用⑨用同一钢笔灌不同牌号墨水易发生堵塞
⑩硅胶的制备:NaCl SiO H HCl SiO Na 223232+=+ C
SiO H ︒∆====30032减压↑+O H SiO 22 含水4%的2SiO 叫硅胶
例题 1、根据我省中心气象台报道,近年每到春季,我省沿海一些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

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
A .溶液
B .悬浊液
C .乳浊液
D .胶体
2、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 )
A .是否是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
B .是否能通过滤纸
C .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D .是否均一、透明、稳定
3、关于CuSO 4溶液和Fe(OH)3胶体描述正确的是( )
A .两者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B .两者都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 .CuSO 4溶液能产生丁达尔效应,Fe(OH)3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D .CuSO 4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Fe(OH)3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综合练习:A 、B 、C 、D 四种可溶化合物(所含离子各不相同),分别由阳离子Na +、Mg 2+、Al 3+、Ba 2+
和阴离子OH -、Cl -、SO 4、CO 3两两组合而成。

为了确定这四种化合物的成分,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①将四种化合物各取适量配成溶液,分别装入四支试管。

②取A 溶液分别滴入另外三种溶液中,记录实验现象如下:
B 溶液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
C 溶液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
D 溶液白色溶淀沉淀部分溶解
③向B 溶液中滴入D 溶液,无明显实验现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它们的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上述②的第三次实验,再加入A ,沉淀部分溶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③中若是向C 溶液中滴入D 溶液,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