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公司泡沫事件
• 2)公司管理层为南海公司编造美妙故事,欺 骗公众买其股票。 • 南海公司是英国的一个特许贸易公司,它具有给南海
贸易的特许权,属于垄断经营,所谓南海就是现在的 拉丁美洲。南海公司拿到特许权后,它就造势,说拉 丁美洲发现了金矿、银矿、香料,如何如何赚钱等等, 于是股价猛涨。在政府的默许下,公司管理层为南海 公司编造了一个又一个美妙的故事,很快海公司是本质上是一家投机公司, 为了说不清楚的目的进行融资,没有人知道公司到底 要做什幺,只知道这家公司能赚大钱,是很好的投资 对象,到处弥漫着一种狂热的氛围,人们就是想要投 资,认为南海公司简直就是一部造钱的机器,人们失 去了平时应有的理智和质疑不断的投资,尽管当时并 没有事实或者是足够的信息来支持公司对投资者们作 出承诺。
南海公司泡沫事件
• 1)事件的起因 • 2)公司管理层为南海公司编造美妙故事,欺 骗公众买其股票 • 3)公众的狂热 • 4)狂热背后的故事 • 5)泡沫法的实质 • 6)泡沫的破灭 • 7)泡沫破灭的后果
南海公司泡沫事件
• 以下是摘自中国财经出版社“资本市场”的资 料,从泡沫事件中大家可以看到当时英国政府 在事件中所起的作用。 • 1)事件的起因: • 事件发生在1711年,英国政府为了向南美洲 贸易扩张而专门设立了一家公司----南海公司。 然而公司成立后的八年间,除了无休止地向南 美洲运送黑奴之外几乎没干过一件盈利的事情。 到了1718年,英国政府的债务总额已经积累到 了三千七百万英镑。为了迅速筹集还债资金, 不堪重负的英国政府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把 南海公司的股票卖给公众。
• 3)公众的狂热 • 英国伦敦的柴思胡同里,喧闹而吵杂, 挤满了抢购南海公司股票的人们,巨大 的骗局使公众失去了理性。失业理智的 大众狂热地购买股票,使南海公司的股 价迅速飚升,从1720年3月到9月在短短 半年时间里南海公司的股票价格一举从 每股330英镑疯涨到了1050英镑。
• 4)狂热背后的故事 • 当人们为南海公司股票而狂热的时候,英国 还发生了这样一个鲜为人知的事情:1720年初 南海公司股价迅速上涨,但是要继续推高股价 就需要更多的社会资金涌向南海公司,然而此 时的英国正处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前夕,大量 的民间企业同样需要筹集资本,于是民间企业 开始背着政府偷偷地发行股票。但是民间企业 发行股票会引起股票供给的增加,这样南海公 司的股价就将下来,会损害南海公司的利益。 • 南海公司为了和民间企业争夺有限的社会 资源,开始大规模活动,他们利用与政府之间 的特殊关系游说议会,从而通过了一项法案, 这就是“反金融诈骗和投机法”。这项法案被 民间俗称为“泡沫法”,很多人至今都没有弄 清楚,“反金融诈骗和投机法”到底是反泡沫 的法,还是制造泡沫的法。
• 5)泡沫法的实质 • “泡沫法”实际上是一种讽刺,它的意思是 说“泡沫法”认定了民间企业的股票是泡沫, 政府用这部法律去打击民间企业股票的发行, 但同时却将南海公司的泡沫越吹越大。尤其值 得一提的是,“泡沫法”的提出让人类的经济 生活中出现了所谓“泡沫”的概念。尽管它沿 用至今,但由于“泡沫”一词起源于民间,所 以它不是一个严谨的经济名词
• 7)泡沫破灭的后果 • 然而比牛顿损失更大的则是英国的经济,南 海泡沫的破灭让神圣的政府信用遭到了彻底的 粉碎,英国人没人再敢问及股票,此后整整一 百年间,英国再也没有发行过一张股票。 • 事件发生后,英国议会聘请会计师查尔斯.斯 耐尔对“南海公司”进行审计。 • 斯耐尔以“会计师”的名义出具了“查账报 告书”,从而宣告了独立会计师——注册会计 师的诞生。
• 6)泡沫的破灭 • “泡沫法”的颁布进一步推高了南海公司的股价,
人们争先恐后的购买南海股票,在股价越涨越高的时 候,许多官员如当时的财政部长卖掉了所持的股票, 许多包括象大科学家牛顿这样正直的人却买进了南海 公司的股票。但可悲的是,在南海公司股票交易中存 在大量的腐败行为很快就击破了南海泡沫。内部人士 与政府官员的大举抛售,引发了南海泡沫的破灭。当 时的财政部长通过内幕交易为自已赚取了九十万英镑 的巨额利润,丑闻败露以后他被关进的英国著名的皇 家监狱--—伦敦塔。但是,比他更悲惨的是那些不知 情的投资人,其中还包括大名鼎鼎的科学家牛顿,牛 顿赔了,他在南海公司股票泡沫中的损失高达二万英 镑,事后他不无伤感的写道:我可以准确的计算出天 体的运动规律,但我却无法计算出股票价格的变化趋 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