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业银行理财能力排名报告

商业银行理财能力排名报告

商业银行理财能力排名报告(第六期)公布机构: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公布时刻:2008年09月专门申明:商业银行理财能力排名报告系按照各商业银行在其网站公布公布或者直截了当提供的信息资料经遴选、分析后编制。

由于未能全面猎取报告期内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或理财业务治理的全面信息,报告内容可能存在因统计上的遗漏和指标体系设计的欠缺导致的偏差。

商业银行理财能力排名报告旨在弘扬先进的理财理念与科学的理财技术,推动商业银行理财市场的规范、健康进展,促进商业银行理财能力的持续提升,为理财行业的进展、创新和制度建设提供研究参考。

关于因使用、引用、参考本报告内容而导致的投资缺失、风险与纠纷,本报告公布机构、公布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一、报告讲明本期报告研究对象为国内差不多或正在开展理财业务的54家商业银行,包括中资股份制商业银行21家、外资银行10家、都市商业银行18家、农村商业银行3家、农村合作银行与农村信用社2家。

本期报告所称“报告期”为2007年9月至2008年8月;“报告期Ⅰ”为2008年7月至2008年8月,“报告期Ⅱ”为2007年9月至2008年6月。

由于中外资银行在银行理财业务模式存在较大差异,中资银行集中投资于票据与信贷资产以及债券和货币市场,而外资银行则要紧发行结构型理财产品和QDII理财产品,多涉及海外市场,因此,从本期报告开始,将对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分开进行考察和排名。

二、中资银行理财能力排名(一)单项排名基于各中资银行在报告期内理财产品的发行能力、收益能力、收益实现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信息透亮度等方面的表现,各中资银行在单项理财能力方面的排名如下:1、理财产品发行能力报告期内,基于对各中资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的定量分析,招商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北京银行、交通银行、兴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信银行、中国银行、上海银行以及中国民生银行等10家中资银行在理财产品市场中显示出较强的发行能力。

招商银行占居中资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能力第1位,其在报告期Ⅰ内发行理财产品数达到300款,专门是在2008年8月,发行数超过160款,显示出超强的发行能力;中国光大银行在报告期Ⅱ的理财产品数最多,同时在报告期Ⅰ发行数超百款,凭借连续稳固的理财产品发行数,位列该项排名的第2位;北京银行、交通银行和兴业银行提供了完整的理财产品发行数据,同时在报告期Ⅰ发行数都过百款,发行势头强劲,分列理财产品发行能力的第3至5位;中国建设银行在2008年8月理财产品发行数存在大幅下滑,仅发行了10余款,然而依靠其前期的发行数,位列第6位;中信银行在报告期Ⅰ内发行了大量票据资产类理财产品,专门是在2008年8月,票据资产类理财产品发行近70款,排在该项排名的第7位。

重庆银行和福州市商业银行在报告期Ⅰ内未发行理财产品或者未透露理财产品发行信息,而在报告期Ⅱ只有1款理财产品,因而在此项排名中并列最后1位;汉口银行、杭州联合银行、济南市商业银行以及青岛银行同样由于在报告期Ⅰ内未发行理财产品或者未透露理财产品发行信息,而在报告期Ⅱ只有2款理财产品,这几家银行并列第39位;另外多家银行由于未发行理财产品或者未透露理财产品发行信息而排名相对落后。

中资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能力排名2、理财产品收益能力基于对各中资银行报告期内到期理财产品数和相应E/I进行定量对比的分析,以及考察报告期内运行的证券投资类和QDII理财产品的表现。

报告期内,中国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中信银行、北京银行、上海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等10家中资银行的理财产品显示出较强的收益能力。

中国工商银行到期理财产品实际年化收益率的均值达到同期定存利率2倍,到期理财产品收益表现抢眼,然而其证券投资类理财产品表现较逊色,从总体上来看,显示出超强的理财产品收益能力,占居该项排名的第1位;招商银行理财产品E/I平均值下限达到1.729,到期收益较为理想,同时在报告期内到期理财产品数最多,只是其证券投资类理财产品和QDII理财产品表现欠佳,两项都低于平均水平,在该项排名中位列第2位;交通银行到期理财产品收益较为理想,同时其QDII和证券投资类理财产品表现较佳,因而排名第3位;中国银行由于连续发行外币保证收益型理财产品,同时连续到期,该类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都较高,尽管近期中国银行有几款到期理财产品为零收益,然而未阻碍其理财产品收益的整体实力,其排名第4位;中信银行到期理财产品同样获得理想的收益,加上其在证券投资领域较完美表现,其在该项排名中位列第5位。

广州市商业银行到期理财产品中1款新股申购类理财产品收益较差,低于同期定存利率,同时其证券投资类理财产品的表现低于平均水平,因此在该项排名中,其排名最后;深圳农村商业银行到期理财产品同样低于同期定存利率,表现不尽如人意,排在倒数第2位;鄞州农村合作银行、恒丰银行、北京农村商业银行、南京银行和西安市商业银行等多家银行收益不甚理想,位于该项排名的后几位。

中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能力排名注:——表示该银行该项指标信息缺失。

3、理财产品收益实现能力收益实现能力的研究测评对象为浮动收益理财产品的发行银行,测评方法是对商业银行发行理财产品时公布的预期收益率、预期最高收益率与理财产品到期时实际收益率的拟合度分析。

基于对各中资银行在报告期内到期理财产品数和实际收益水平与预期收益水平拟合度进行定量分析的结果显示,北京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上海银行、招商银行、徽商银行、厦门国际银行、宁波银行、柳州市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民生银行等10家中资银行的理财产品显示出较强的收益实现能力。

北京银行到期理财产品九成以上实现预期收益,同时实现预期收益理财产品数达到近120款,表现不俗,在该项排名中位居第1位;中国建设银行理财产品多为稳健型理财产品,到期理财产品中差不多都实现预期收益,同时实现预期收益的理财产品数较多,因而排在第2位;上海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同样以稳健为主,超过95%的理财产品实现预期收益,表现较佳,位列第3位;徽商银行、宁波银行和柳州市商业银行到期理财产品都实现预期收益,跻身该项排名前十。

深圳农村商业银行、恒丰银行、杭州银行以及广州市商业银行本期都有理财产品到期,并透露了有关信息,然而都未实现预期收益,因而排在该项排名的后4位;深圳进展银行一直受扰于到期结构型理财产品的较差收益,近半数理财产品未能实现预期收益,同时偏离程度超过0.9,位列倒数第5位。

中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实现能力排名4、理财产品创新能力基于对各中资银行在报告期Ⅰ内推出的理财产品创新能力的分析,报告期Ⅰ内,中资银行中,只有中国工商银行有所创新,其在7月领先推出了投资于期酒的理财产品,同时投资者能够获得实物消费,立意新颖。

5、理财产品信息透亮度基于对各中资银行报告期内理财产品信息透亮度的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北京银行、招商银行、中国光大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浙商银行、中信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银行等10家中资银行的理财产品信息更具透亮度。

北京银行在三方面表现都较为突出,理财产品发行信息全部在其网站上公布,到期理财产品都会透露实际收益,同时在本报告期内,多次公布了其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运行状况,因而位居中资银行理财产品信息透亮度榜首;招商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多,同时都在网站上公布了发行信息,其完整透露了到期理财产品实际收益,在运行信息方面也不逊色,QDII理财产品和证券投资类理财产品等都在网站上公布有关情形,因而排在第2位;中国光大银行能够及时透露其理财产品发行信息和理财产品到期信息,同时在其网站上透露理财产品运行状况,凭借各方面的杰出表现,在该项排名中位列第3位;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到期理财产品都透露了实际收益,在网站上公布了理财产品发行信息,理财产品运行信息公布也较为完整,因而两家银行排名第4和第5位。

济南市商业银行在报告期Ⅰ内未发行理财产品,也未公布理财产品运行状况以及没有理财产品到期,因此在该项排名中,得分为零,排名最后;大庆市商业银行、鄞州农村合作银行和广东进展银行只透露了理财产品发行信息,而其它方面信息欠缺,因而这三家银行分不排在倒数第2至4位;重庆银行、青岛银行、恒丰银行、杭州联合银行以及湛江市商业银行等银行在信息透露上较为逊色,排名都较为落后。

中资银行理财产品信息透亮度排名(二)综合能力排名基于各中资银行在报告期内理财能力单项排名的综合评判和量化分析,北京银行、招商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光大银行、上海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中国银行、兴业银行与交通银行等10家中资银行在综合理财能力排名中位居前10位。

北京银行凭借其在理财产品发行能力、收益实现能力以及信息透亮度等方面的优越表现,综合能力在中资银行中位居第1位;招商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能力表现抢眼,同时在信息透亮度和收益能力等方面也有不俗表现,因此在综合能力中排名第2位;中国工商银行则在理财产品收益能力方面表现突出,同时理财产品有所创新,因而排在第3位;中国建设银行在理财产品收益实现能力以及信息透亮度方面表现较佳,然而由于其理财产品收益能力略微逊色,因而位列第4位;中国光大银行综合能力排在第5位,要紧是由于其理财产品发行能力和信息透亮度方面较为突出,同时在其他方面表现也较佳。

济南市商业银行目前只透露了2款理财产品,同时在信息透露等方面缺失,因此在综合能力中排名倒数第1位;青岛银行和福州市商业银行同样只有寥寥几款理财产品,只是其透露了理财产品运行状况,然而总体表现逊色,排在倒数第2位和第3位;恒丰银行、大庆市商业银行和重庆银行等银行在单项排名中欠佳,因而在综合能力排名中靠后。

中资银行理财能力综合排名三、外资银行理财能力排名(一)单项排名基于各外资银行在报告期内理财产品的发行能力、收益能力、收益实现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信息透亮度等方面的表现,各外资银行在单项理财能力方面的排名如下:1、理财产品发行能力报告期内,基于对各外资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的定量分析,汇丰银行、渣打银行、荷兰银行、花旗银行和东亚银行等5家外资银行在理财产品市场中显示出较强的发行能力。

汇丰银行由于在报告期Ⅱ内发行了100余款QDII理财产品,占了整个报告期Ⅱ内QDII理财产品总数的近三分之一,同时在报告期Ⅰ仍旧保持较强的发行能力,因此在该项排名中位列第1位;渣打银行在报告期Ⅰ理财产品发行数较前期有大幅增加,发行了32款,显示出强劲的发行能力,占据外资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能力第2位;荷兰银行则一直保持每月发行数在8款左右,同时多为结构型理财产品,表现出连续稳固的理财产品发行能力,因而位列第3位。

南洋市商业银行到目前为止,只发行了3款QDII理财产品,因此其理财产品发行能力在外资银行中最差;华侨银行在报告期有理财产品发行,然而并未透露其理财产品信息,因而在排名中位列倒数第2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