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调查报告
浙江财经学院本科社会调查报告
(专业调查)
题目: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调查报告
学生姓名沈敏佳指导教师刘建和
二级学院金融学院专业名称金融工程班级08金融工程学号 0805 22
08月 09日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调查报告
摘要:众所周知,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过后,以美国为首的各国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早日复苏。
中国由于内外部因素的双重影响,物价飞涨,CPI高企不下,老百姓手中原来就不多的钱又急剧缩水。
因此,如何让自己口袋里的血汗钱保值增值,已经成为了街头巷尾都在讨论的问题。
股票、基金、债券,甚至股指期货等都让老百姓双眼发光,乐此不疲。
而在这其中,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又扮演了什么角色呢?且听下文分解。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
一、中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
首先,在中国金融市场的环境下,毋庸赘言,银行系统是占绝正确主导地位的,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是非常又优势的。
而且,个人理财业务是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而增长的。
随着中国国民个人财产的增长,银行也将原本把企业等作为主要客户的策略,慢慢倾向于把个人理财业务为主要盈利增长点。
在过去的几年里,各银行个人理财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地从城市的各个角度脱颖而出,各种品牌“量身定做”、“一对一”等词汇充斥着媒体报道。
如招商银行推出“快易理财”、“酒店预定”、“贵宾等机”、“远程医疗紧急救援”四项个性化服务项目;兴业银行推出“自在增利”业务;工行继“理财金账户”后推出了金融@家,从根本上突破了银行柜面服务的地域和时空限
制;农行的金钥匙金融超市,让各阶层的顾客享受“一站式”贵宾化服务;中信的理财宝;民生的钱生钱也都在从尽可能提高客户的收益方面突出自己的影响力。
可是个人理财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也反映了各行提供的理财产品和理财服务依然处于起步阶段。
二、当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
1、理财产品单一,缺少个性化产品,各大银行产品同质化严重。
由调查问卷中,对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各项了解比例中能够看出:商业银行的主要个人理财业务,无外乎是储蓄、股票、基金、保险等。
就当前的个人理财市场,与成熟市场的银行理财相比,业务范围更多的只是把现有的业务进行重新整合,而没有针对客户的
需要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客户在任何一家商业银行享受到的服务基本上是没什么区别的。
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无疑是对有区别的客户给予了没有区别的服务,对于那些收入不同,风险偏好不同的客户,根本无法满足她们对个人理财的需求。
因此能够看出当前银行针对普通人的“个人理财中心”的服务还处在较低的层次。
纵观国外各大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非常的细化。
相比于国外,这也与中国对商业银行的政策体制也有关系。
当前中国金融业属于分业经营,银行不能涉足证券、保险、基金等业务,只能代销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的产品,而对这些产品的适用性无能为力,这种状况大大制约了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空间。
当前,商业银行理财方式只是传统的储蓄业务、贷款业务、外汇业务的简单列举、堆砌和整合,限制条件多,对于有些产品也只能停留在业务品种介绍、咨询建议、办理简单的中间业务等方面,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个人理财。
2、个人理财业务宣传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