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现实主义ppt课件
利的特别指出却在于他以自己奇特的想象力把圣安东尼的形象进行了该换。
27
超现实主义-达利
《十字架上的基督》 这是画家精心设计的梦境与幻觉。不同于别 人的是,达利强调画面的直觉性,使每个局 部都有体积,有阴影、有透视、也有质感, 虽然是违反常理的组合,却表现出宗教的神 秘与肃穆。特别是带透视的十字架上的基督 及一抹阳光与黑暗的背景,产生了殉难的神 圣感,与下部的湖水、小舟、人的组合,给 人以诱发幻觉和梦境的媒介,表达了一种超 乎理智之上的精神性的潜意识。
8
超现实主义
《一条安达鲁狗》
(un chien andalou)
影片主要是关于一对情侣之间的 争吵,但是片中的时序和逻辑则 错乱不清,只有一组组无逻辑无 理性的镜头,以及奇特怪诞形象 的不谐调接合:男人想去拥抱他 渴望的女人,却被系着南瓜的长 绳绊住;一只死驴血淋淋地堆在 钢琴上;一个衣冠楚楚男人沿街 无聊地踢着小提琴…
21
超现实主义-达利
《哥伦布之梦》
取材于15世纪末哥伦布亲率三艘中世 纪后期的木帆船,顶着惊涛骇浪,经 过70天旅程,终于到达美洲巴哈马群 岛的一段史实。哥伦布为了感谢上帝, 将该岛命名为"圣萨尔瓦多"意即"救世 主"。达利对于这段历史作了神奇的构 思,画上出现许多为古代人的仪仗队 伍所习用的旗幡,有十字架、耶稣像 和圣母画像等旗幡。可是人物予以现 代化(这是他自50年代以来习用的手 法)。表现他们登岸时的情景。木帆 船在画上显得过于小了。象一条小驳 船。旗幡和无尽无休的十字架则出现 在虚幻的一个环境中。茫茫大海,有 如白皑皑的冰雪之地。一些裸体与半 裸体的人浸泡在水中。远处的船也正 在源源不断地随来,由于风雪交加,一 切似乎是模糊的,处在雾蒙蒙的混沌 之中。
37
超现实主义
38
超现实主义
这幅超现实主义绘画为《错误 的镜子》描绘了一只人的眼睛, 及投射在这只眼睛视网膜上的 蓝天白云。在马格里特看来, 人的眼睛只是一面错误的镜子, 因为它所得到的只是自然的幻 影,而不是自然本身。世界上 没有眼睛看得见的“真实”, 因此绘画的“真实”只是图解 了人眼睛的幻觉而已。这真是 一个让人颇觉怪诞的理论。
东西,它们显得软塌塌的,或挂在树枝上,或搭在平台上,或披在怪物的背上,好像这些用金属、
玻璃等坚硬物质制成的钟表在太久的时间中已经疲惫不堪了,于是都松垮下来。
18
这个掛在树枝上的时鐘,
形状宛如人的舌头,流露
出达利偏爱的奇妙变形倾
向。
树木通常被当作再生或生
长的象徵,但这幅画裡充
满肃杀之气的枯树,却代
一个奇怪的扭曲物体,看
25
一大堆肉体形成的 软体构造上,缀饰 了几粒煮熟的豆子。
內戰的預感 一个巨大的人体忽然长出许
多畸形的手和脚的肉瘤,在
自我/1勒9杀3的6热年狂下自相撕裂。 /一1个0地0×质9学9上公的风分景,/
它因凝结在『常轨』上,
畫故而布数千.年做油著徒彩劳/无 費功的城改革美。 術館藏
惊慌失措的人群和动物, 在双手握拳举向空中的 裸体巨人身下,向各方 逃散。
晚期现代主义艺 术赏析
No.6
1
课堂导入
关键词: 反艺术 潜意识 精神自动主义 非理性
2
超现实主义历史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法国兴起了在文艺及其他文化领域里对资 本主义传统文化思想的反叛运动,其影响波及欧美其他国家。它的内 容不仅限于文学,也涉及绘画、音乐等艺术领域。它提出了创作源泉、 创作方法、创作目的等问题,以及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和人们的生 存条件等社会问题。超现实主义者自称他们进行的是一场“精神革 命”。
22
超现实主义-达利
达利的画作中有两个重要 形象,反覆出现。其中一 个就是他的妻子加拉。 在达利的艺术中,加拉的 地位极其重要,她可以称 作超现实主义的重要成员。 "加拉的崇拜者"是达利永 远扮演著的角色。
23
超现实主义-达利
24
超现实主义
1937年,法西斯空军对西班牙 北部巴斯克的重镇格尔尼卡进 行试验性的轮番轰炸。就在这 前一年,达利便已敏锐地预感 到西班牙内战的来临,创作了 这幅《内战的预感》。画家运 用细腻的笔法画出了被肢解的 人体,用人体贯连构成框架式 的结构充满画面,用蓝天白云 作背景,表明这一罪行是在光 天化日之下进行的。画家以此 象征战争的恐怖和血腥,就像 一场血肉横飞、尸骨四迸、令 人毛骨悚然的恶梦。
1925年,米罗参加了在皮埃尔美术 馆举行的第一次超现实主义展览。 从这之后,米罗的作品就被人们称 为梦幻绘画。
56
超现实主义
《耕地》可以说是米罗进行 超现实主义创作的开始,这 幅作品被超现实主义首领布 勒东作为“超现实主义革命” 的教材广泛登载。《耕地》 画面非常抽象,近景是被充 分变形的几种动物,有带着 尖帽子从箱子里逃出来的晰 蝎,还有个头比兔子还大的 蜗牛和非常古怪的正在下蛋 的母鸡,这些动物都处于一 种惶恐不安的状?》,态, 因为不远处有一只恐怖的狗 对它们虎视耽耽远景是长着 耳朵和眼睛的树,还有一些 没有明确意义的几何图形。 整幅作品非常注意运用事物 大小尺寸的变化以及事物形 状的对比,并在它们周围插 入文字,这些都显著增加了 面的幻想性,表明米罗已经 开始摆脱野兽派和立体派的 影响,踏上超现实主义的创 作道路。
12
超现实主义-达利
达利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除了他的绘画,他的文章、口 才、动作、相貌以及胡须均给 欣赏他的人们留下了扑朔迷离 的印象。达利年轻时在马德里 和巴塞罗那学习美术,曾兼收 并蓄多种艺术风格,显示出作 为画家的非凡技能。但是,直 到20世纪20年代末期,才由两 件事情促使其画风日臻成熟。 一是他发现了弗洛伊德的关于 性爱对于潜意识意象的重要著 作;二是他结交了一群才华横 溢的巴黎超现实主义者,这群 艺术家和作家努力证明人的潜 意识是超乎理性之上的“更为 重大的现实”
关键词:词语与图像
“世界上没有看到的真实, 只有感觉到的真实。”
36
超现实主义
马格里特最有代表性的绘画作 品《形象的叛逆》,创作于 1929年,此幅作品写有“你看 到的不是烟斗”的字样。此幅 画作经常被用来解释超现实主 义的观点,并用于书籍和教学 上。此外后世的学者认为他母 亲的投水自杀对他心理有很大 的影响。
39
超现实主义
《红色模型》1935年 油画 72*48.5cm
马格丽特典型的置换手法,画 面中心区域描绘里双脚,脚踝 以下是脚掌,脚踝以上是靴子, 这个重组的物体位于画面中心 位置。画面整体颜色为棕色系, 跟红色没有任何关系。然而一 双人形材质的皮鞋,似乎暗示 了一场又一场的血腥暴力的屠 杀,暗示了人类发展长河是一 段血红色的历史。
10
超现实主义-达利
11
超现实主义-达利
胡子是身体的一部分,具有一 定的身份象征,同时又是人脸 部的“装饰物”。达利把胡子 作为自己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形 象的一个符号,让他的胡子成 为公众图像种可识别的一个特 征。
达利以探索潜意识的意 象著称,与毕加索、马 蒂斯一起被公认为是二 十世纪最有代表性的三 个著名画家。
28
超现实主义
《丽达与天鹅》
29
超现实主义
《丽达与天鹅》
30
超现实主义
31
超现实主义
32
超现实主义
33
超现实主义
34
超现实主义
35
超现实主义 雷尼·马格里特(1898~1967), Magritte,Rene,比利时画家。 早年受业于布鲁塞尔艺术学院。 成熟期的作品具有超现实主义 特点。
9
超现实主义-达利
萨尔瓦多·达利(1904-1989)
是著名的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画家,因为其超现实主义作 品而闻名。达利是一位具有非凡才能和想象力的艺术家, 他的作品把怪异梦境般的形象与卓越的绘图技术和受文 艺复兴大师影响的绘画技巧令人惊奇地混合在一起。
达利的盛誉主要归结于他自我推销的天分, 但更应归功于他富于奇想的特殊才能。他的 奇思怪想源自于生命中难以捕捉的素材,如 性、死亡、变态、苍穹。他惯用不合逻辑地 并列事物的方法。将受情感激发产生的灵感 转变为创作过程,将自己内心的荒诞、怪异 加入外在的客观世界,将人们熟悉的东西扭 曲变形,再以精细的写真技术加以肯定,使 幻想具有真实性。达利始终宣称自己是现代 艺术文化的救世主,每天都在创造丰功伟绩, 取得划时代的胜利
26
超现实主义
《圣安东尼的诱惑》
《圣安东尼的诱惑》主要表现的是一个苦行者如何抵制诱惑的意象,创作题材来自一
个古老的宗教传说。想穿隐修士圣安东尼是以为极其虔诚的宗教信徒,他位自己制定
了很多隐修的戒律。从286年前后到305年期间,圣安东尼一直在恪守戒律,利用自己
的意志力,战胜了诱惑他的魔鬼。这种题材的绘画在中世纪的作品种并不少见。而达
超现实主义是个有着世界性影响的文艺流派,随着它向世界各地的传 播,这个名称的含义也变得越来越广泛和抽象,涉及主观性、客观性、 精神自动性、想像、非理性、梦幻、反抗、革命等一系列概念,几乎 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成了非现实主义的同义词,所以在其他现代主 义文学流派中都能或多或少地发现它的痕迹。它作为一个文艺流派虽 然已经成为历史,但是它作为一种美学观点,一种风格,还将继续存 在下去
1924)
6
《超现实主义宣言》内页
7
超现实主义
1924年,布列顿发表了第一篇超现实主义宣言,1928年发 表了一篇重要论文《超现实主义与绘画》其思想的基础是 在求取人间想像力的解放。布列顿对超现实主义的定义是: “超现实主义,名词。纯粹的精神的自动主义,企图运用 这种自动主义,以口语或文字或其他的任何方式去表达真 正的 思想过程。它是思想的笔录,不受理性的任何控制, 不依赖于任何美学或道德的偏见。”
40
超现实主义
《白色卡片》画中女骑师骑在骏马上,在稀疏错杂的大树中间穿行。画家故意 搞乱了人、马与大树之间的透视关系。给欣赏造成了视觉上的错乱。这又是马 格丽特对哲学问题的拷问——艺术影像与现实经验到底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