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摘要: 简单介绍了公路工程质量管理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针对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路基、路面部位常见的质量通病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处理方法, 以指导公路建设单位及施工
企业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保证施工质量。
关键词: 公路工程, 质量管理, 质量通病, 防治措施
abstract: introduce the highway engineering quality management concept and basic principle, in view of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process in subgrade pavement parts of the common quality problems are discussed, and some corresponding prevention measures and treatment methods to guide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unit and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level and ensure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key words: the highway engineering, quality management and quality problem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tv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公路工程施工企业的施工技术水平、施工管理水平, 关系着企业的发展前景与命运, 是公路工程施工企业立足国内, 抢占国际
市场的关键所在。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在整个工程施工管理中尤为重要, 是一个工程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
1.公路工程质量管理
1. 1质量管理的概念
质量管理是指确立方针及实施质量方针的全部职能及工作内容, 并对工作效果进行评价和改进的一系列工作。
1. 2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过程和理论研究中形成了pdca 循环原理和
全面质量管理原理( tqc )两大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
pdca每个循
环都围绕着实现预期的目标, 进行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置活动, 随着对存在问题的克服、解决和改进, 不断增强质量能力,提高质
量水平。
全面质量管理原理( tqc ) 基本原理就是强调在企业或组织的最高管理者质量方针的指引下, 实行全面、全过程和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
2.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2. 1 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2. 1. 1 路基工程质量通病
公路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路基施工质量通病主要有“弹簧”路基, 路堤边坡坍塌、边坡冲沟、防护体滑落、防护剥蚀、急流槽悬空等, 高填方路基不均匀沉降等。
2. 1. 2路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 “弹簧”路基的防治。
避免使用天然稠度小于1. 1, 液限大于40, 塑性指数大于18, 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两个百分点的土
作为路基填料; 清除碾压层下软弱层, 换填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
对产生“弹簧”的部位, 可将其过湿土翻晒, 拌和均匀后重新碾压或挖除换填含水量适宜的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 对产生“弹簧”且急于赶工的路段, 可掺生石灰粉翻拌, 待其含水量适宜后重新碾压; 严禁异类土壤混填, 尤其是不能用透水性差的土壤包裹透水
性好的土壤, 以免形成水囊; 填筑上层时应挖好排水沟, 或采取
其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至路基50 cm 以下; 填筑上层时, 应对下层填土的压实度和含水量进行检查, 待检查合格后方能填筑上层。
2)路堤边坡缺陷防治。
设计合理的道路横断面, 做好排水工程, 避免局部冲刷淘空路基边坡坡脚; 对路基边坡采取综合的防护措施, 如植草或植树, 采用砌石或混凝土块对边坡进行防护; 施工
中采用正确的填筑方法, 避免边坡过陡, 填筑中适当增加宽度并
进行压实, 提高边坡的压实度; 重视圬工砌筑, 勾缝要密实, 提
高急流槽、护坡的施工质量。
3) 高填方路基不均匀沉降的防治。
施工时应考虑高填方路基早开工, 避免填筑速度过快, 路面基层施工时应尽量安排晚开工,
以使高填方路基有充分的沉降时间; 加强对基底的压实或对地基
进行加固处理, 当地基位于斜坡和谷底时, 应做挖台阶处理;施工时要严格分层填筑, 控制分层的厚度, 并充分压实; 在软弱地基
上进行高填方路基施工时, 除对软基进行必要处理外, 从原地面
以上1 m --- 2 m 高度范围内不得填筑细粒土, 应填筑硬质石料,并用小碎石、石屑等材料嵌缝、整平、压实。
2. 2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2. 2. 1路面工程质量通病
公路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路基施工质量通病主要有无机结合料基层裂缝、沥青混凝土路面不平整、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等通病。
2. 2. 2路面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 无机结合料基层裂缝的防治。
改善施工用土的土质, 采用塑性指数较低的土或适量掺加粉煤灰; 控制压实含水量, 需要根据土的性质采用最佳含水量, 避免含水量过高或过低; 铺筑碎石过渡层, 在石灰土基层与路面间铺筑一层碎石过渡层, 可有效的避免裂缝。
掺加粗粒料, 在石灰土中适量掺加砂、碎石、碎砖、煤渣及矿渣等; 分层铺筑时, 在石灰土强度形成期, 任其产生收缩裂缝后, 再铺筑上一层, 可有效减少新铺筑层的裂缝; 设置收缩缝,在石灰土层中, 每隔5 m ~ 10 m 设一道收缩缝。
在能保证水泥稳定土强度的前提下, 尽可能采用低的水泥用量; 一次成型, 尽可能采用慢凝水泥, 加强对水泥稳定土的养生, 避免水分蒸发过快; 设计合理的水泥稳定土配合比, 加强拌合, 避免出现粗细料离析和拌和不均匀现象。
2)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不平整度防治。
在摊铺机及找平装置使用前, 应仔细设置和调整, 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并根据实铺效果进行随时调整; 现场应设置专人指挥运输车辆, 以保证摊铺机的均匀连续作业, 摊铺机不在中途停顿, 不得随意调整摊铺机的行驶速度; 路面各个结构层的平整度应严格控制, 严格工序间的交验制度; 针对混合料中沥青性能特点, 确定压路机的机型及
重量, 并确定出施工的初压温度, 合理选择碾压速度, 严禁在未
成型的油面表层急刹车及快速起步, 并选择合理的振频、振幅; 在摊铺机前设专人清除掉在滑靴前的混合料及摊铺机履带下的混
合料; 为改进构造物伸缩缝与沥青路面衔接部位的牢固及平顺,
先摊铺沥青混凝土面层, 再做构造物伸缩缝; 做好沥青混凝土路
面接缝施工。
3) 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的防治。
水泥混凝土路面应采用良好的结构组合设计, 综合考虑结构组合设计、排水设计; 要保证基层施工质量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较好的水稳定性和平整度, 为水
泥混凝土面板提供良好的支撑; 施工中应严格控制水泥混凝土的
配合比, 避免水灰比过大或混合料离析, 确保其具有足够的强度; 严格掌握切缝时间, 避免由于混凝土的收缩产生断板; 严格控制
超限荷载, 对混凝土路面的各类缝隙进行灌缝, 避免地面水进入
内部结构。
3.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缺陷处理方法
3. 1整修与返工
局部性的、轻微的且不会给整体工程质量带来严重影响的缺陷, 可采用整修的方法来处理。
对于补救后不能满足标准的工程则必须返工。
3. 2综合处理办法
对于较大的质量事故而言, 我们应采用综合的缺陷(事故)补救措施。
综合的缺陷(事故)补救措施, 能够使得工程缺陷(事故)以最
小的经济代价和工期损失, 重新满足规范要求。
处理的办法因工程缺陷(事故)的性质而异, 性质的确定则以大量的调查及丰富的施工经验和技术理论为基础。
具体做法可组织联合调查组、召开专家论证会等方式。
4.结语
公路工程建设各单位要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 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施工工艺, 依靠科技进步和加强管理, 努力创建优质工程, 不断提高工程质量。
施工企业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制定和完善岗位质量规范、质量责任及考核办法, 落实质量责任制。
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和公路工程质量缺陷处理方法的研究, 这关系着企业的发展前景与命运, 是公路工程施工企业立足国内, 抢占国际市场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写委员会. 公路工程
管理与实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