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查题目:唐山市广场站公交换乘调查二、调查时间:2011年7月3日——2011年7月5日三、调查地点:唐山市广场公交站四、调查目的与要求调查目的:通过调查,对广场交通枢纽的公交换乘情况进行详细的理论分析,并对该枢纽的交通特性进行研究,为唐山市交通改善提供参考。
调查要求:对具有不同交通特性的日和每一日的不同时间段进行调查,并进行理论分析与计算,要求调查数据准确,计算方法正确,理论分析得当,结论准确。
五、调查内容和方法通过询问的方法调查站点候车人,统计其乘车以及换乘路线,乘行起终点,乘客的年龄、性别,分析站点的交通特性。
统计广场站点所有线路早晚高峰和平峰的上下车人数。
具体方法为:将所有线路分布在三天内,早晚高峰平峰每一时间段内任取15 min,对每一条线路上下车人数分别记录,分析统计结果,计算车辆行车间隔,综合考虑乘车人数,分析线路运行效果和线路问题。
六、调查数据(一)对广场站高峰时间内候车的人进行询问,调查其换乘情况,乘车路线以及乘车的起点和终点,调查结果如表一。
(二)十九条线路车辆早晚高峰和平峰上下车人数调查结果如表二所示。
七、数据处理、分析与计算考虑到乘客周末和日常工作时间的出行规律和出行量会有所不同,所以将周末和工作时间的调查数据分开处理。
(一)对表二进行研究筛选每条线路公交车,比较发车时间,得到大概的车辆到达时间间隔,例如对7月3号早高峰时间段的数据进行筛选,得到2路车数据如下:采用简单的平均方法,计算得2路车的行车间隔为(4+0+2+2+3)/5=2.2 min依此方法得到各条路线行车间隔。
注:规定十五分钟到达一辆车和一辆也没有情况车辆到达时间间隔为15 min。
表四:各条线路早晚高峰和平峰行车间隔线路早高峰早平峰晚高峰晚平峰2 2.2 3.5 2 2.68 15 6 1 1511 4 8 7 513 6 15 10 1515 0 10 9 816 5 15 4 1517 15 15 15 017支15 15 15 1518 15 7 15 6.520 4 4.5 7 729 5.5 6.5 7 1546 6 7 5 1554 5 15 15 1560 11 6 15 15116 2 15 15 15118 0 6 3 1210 6 6 1 3.25216 15 15 15 15K2 15 15 15 15观察比较各条线路调查的早晚高峰平峰车辆行车间隔和发车间隔,上下车人数,以及现场调查经验,可得(1)2、8、11、15、16、17支、18、20、29、46、60、116、118基本满足乘客需求;(2)17路车辆行车间隔过长,完全不能满足乘客需求,可考虑增加车辆;(3)54路车辆行车间隔长,但考虑上车人数少,所以暂时不必做调整;(4)216车辆行车间隔长,且上车人数多,应考虑增加车辆数;(5)K2为区间快车,有需求且基本满足乘客需求。
此外,通过观察分析表一,210路车全天上下车人数都很多,且公交车内部拥挤,高峰时间尤为严重,所以应对此条线路进行调整,增加车辆数或是缩短发车间隔。
(二)对表二进行研究1)计算站点换乘系数统计表一中每天的换乘人数和总人数,结果如下表:表五:询问换乘人数和总人数时间3号上午3号下午4号上午4号下午5号上午5号下午总数总人数74 32 48 61 40 52 307换乘人数44 13 41 26 30 28 182计算换乘系数,换乘系数=(调查总人数+换乘总人数)/调查总人数,带入数值。
站点换乘总系数=(307+182)/307=1.592834周末站点换乘系数=(106+57)/106=1.537736工作日站点换乘系数=(125+201)/201=1.621891 站点早高峰换乘系数=(44+41+30+74+48+40)/(74+48+40)=1.70877站点晚高峰换乘系数=(13+26+28+32+61+52)/(32+61+52)=1.462069 站点换乘总系数大于1.5,而站点换乘系数理论值应不大于1.5,可以知道一些线路的运行效率不是很高,站点存在一些问题。
比较站点早高峰换乘系数和晚高峰换乘系数,知早高峰换乘系数大于晚高峰换乘系数,周末站点换乘系数小于小于工作日站点换乘系数,也就是工作日内换乘的人数大于周末换乘的人数。
2)分析站点情况观察表一,在广场站点换乘的乘客大部分可以直接乘车到广场,继而在广场直接等车,不需要步行到广场站,也就是没有步行换乘时间,换乘比较方便。
统计换乘乘客到达广场站的乘车路线,应用Excel进行筛选和统计,乘坐平率较多的路线及乘坐次数统计如下表:表六:到达乘车路线及乘车次数线路 2 11 15 16 18 20 28 29 46 116 118 3号上午8 6 1 2 1 5 2 0 3 5 23号下午 3 1 0 1 1 1 4 0 0 0 03号总11 7 1 3 2 6 6 0 3 5 24号上午9 1 4 0 2 2 1 2 1 1 44号下午8 2 2 0 1 4 1 1 1 1 14号总17 3 6 0 3 6 2 3 2 2 55号上午 4 1 0 1 3 3 0 2 2 6 15号下午7 1 0 3 1 5 1 2 1 0 15号总11 2 0 4 4 8 1 4 3 6 2总次78 24 14 14 18 40 18 14 16 26 18 通过观察上表,知道换乘的乘客乘坐2路和20路车到达广场站的比例很大,所以以下以2路车为例筛选换乘乘客乘坐2路车到达站点的情况,如下表:2换乘前换乘后2 182 202 202 82 152 292 2162 462 82 152 2102 292 132 1162 152 292 82 132 82 132 202 292 82 82 82 82 132 152 462 202 462 202 172 2102 132 132 292 2162 18路车的换乘情况。
,2路车乘车地点大部分集中在赵庄小区、京唐宾馆、信息大厦,调查可知,这些站点附近多为居民小区。
对表七进一步进行筛选,得到转乘乘客乘坐2路车到达站点的较多的目标乘车线路统计,如下表:表八:乘2路车到达转乘路线次数统计路线8 13 15 20 29乘次8 6 4 5 5观察表八,转乘车辆中8路、13路、20路车数量较多,可以推广知道广场站点,换乘乘客中,换乘8路车的乘客占大部分,且目的站大多集中在开平区和丰南区附近。
换乘乘客乘坐20路车转乘210路车情况较多,到达目标地点多集中在古冶。
统计各个站点的到达人次,得到如下表格:表九:7月3号站点乘客到达人次站点古冶建国路刘屯开平荷花坑人次11 5 4 3 3表十:7月4号站点乘客到达人次站点开平南站刘屯古冶荷花坑人次8 6 6 4 4表十一:7月5号站点乘客到达人次站点古冶开平丰南陶瓷城南站人次12 6 4 4 3观察表格,7月3号周末到达古冶的乘客多,7月4号工作日第一天到达开平的乘客多,7月5号到达古冶的乘客占多数,到开平的乘客也很多。
即换乘乘客的终点站多集中在古冶、开平、刘屯等地。
3)分析乘客年龄段分布统计各个年龄段的乘客人数,如下表:表六:乘客人数分布时间中青少老3号上午21 32 1 203号下午10 16 1 54号上午15 24 0 94号下午22 32 2 45号上午18 15 1 65号下午22 28 1 2分析知,周末老年人较其他时间出行人数多,青年人和中年人站出行人数的大部分,少年人相对较少。
观察表一,乘客中男女比例相当,没有较大差异。
八、评价结果分析对于乘车人数的调查,由于调查时间很短,且考虑到交通拥堵问题,造成短时间内车辆迟迟不到,或是连续到达多辆,使得统计的数据可能有较大的误差,分析结果不准确。
对于站点询问情况的分析,计算得到的站点换乘总系数大于1.5,说明乘客乘车大部分不能直达,出行不方便,站点运行效率低,造成该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站点乘车路线多,方便乘客转乘,所以在该站点换乘人数多;另一方面,该站点位于新华道,是东行到达古冶、丰南的必经之地,西行到达火车站,所处地点靠近唐山最繁华的商业区,购物中心,所以乘客流量较多,也可能造成换乘系数较大;此外经过上面分析乘客大部分乘坐2路车到达该站点,转乘8路车,所以分析可知,8路车线路可能存在问题,可以在2路线上一些接近8路、13路和20路线的站点停靠8路、13路和20 路车,同理,在20路站点适当停靠210路车,可以降低广场站的换乘压力。
由于周末人们大部分休息或是外出游玩,对时间要求不是特别严格,乘客出行量小,不用第一时间到达广场站争抢时间,争抢位置,所以造成周末站点换乘系数小于工作日站点换乘系数。
因为早上同周末一样,乘客对时间要求不严格,造成早高峰站点换乘系数大于晚高峰站点换乘系数。
对于换乘车辆和站点分布问题,由于2路车的行车路线主要是在新华道上,途径多个居民小区,且经过多个商业区,所以乘坐2路车来换乘车辆的人次较多。
而开平区位于唐山市中心的边界,是上班人群主要的去向,虽然210等其他线路车辆也到达开平区附近,但是210属于长途区间车,调查得知乘坐的人次几乎一直处于高峰,途径路线长,所以,人们多会选择路线较短,且能直达的路线,所以,换乘8路车的人比较多。
对于乘客年龄段的分布,观察表六,青年人和中年人是社会活动的主要成员,占出行人次的绝大部分;少年人主要是上学和下学,而广场站东行主要是通往工厂、车站或是古冶丰南等长途车到达的地方,所以少年人占调查的出行人次中的极少数;老年人在周末出行人次明显较工作日多,因为广场站靠近抗震纪念碑广场和大钊公园,周末时间大部分工作人群在家休息,老年人就可以外出散步或是游玩,造成周末老年人出行人次较平常多。
出行总人次中男女比例相当。
九、站点存在的问题及合理化建议通过对站点公交线路上下车人数和站点换乘情况的调查结果分析,以及三天的实践调查,发现站点及公交线路具体存在以下问题:1.公交站过长,一些老年人在车辆到达后不能及时上车或赶不上车;2.17路车车辆行车间隔过长,乘客抱怨多;3.交通拥堵严重,高峰时间,车辆连续多辆同时到达,平峰时段部分车辆达到时间间隔过长;4.唐山的某些公交过于陈旧,尾气污染相当严重,浓密的恶臭黑烟,对长时间待车乘客危害最为严重,对于城市面貌影响也不好;5.站点站牌信息更新慢,一些线路如17路线路已经改变,但是站牌没有标示;6.一些车辆没有到站就在路边停靠,增加乘客危险;7.一些不繁忙的路线,如54路和216路车,车辆达到时间间隔特别长,乘客气愤不已;8.高峰小时时,像116、118、210、216等繁忙的车满足不了交通现状,乘客只能拥挤上车,最后的乘客在半只脚还在门外时车已经行驶。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如下意见:1.对17路缩短发车间隔,增加车辆;2.对公交车司机进行教育,车辆必须进站停靠,司机对乘客应礼貌,有爱心,尤其是对待老人和残疾人;3.116、118路车在广场站点上车的人数较少,而210路车上车的人数较多,且车内拥挤,可以考虑改变116,118路车在广场站点以后的线路,提高其运行效率,同时减小210路车的运行压力;4.高峰时间段内,增加210路车的发车数量;5.对乘客需求不是很大但必须开设路线,且发车间隔很大的线路,在站牌上标示出来,并写明车辆到达站点的大致时间;6.在站点设立方便老人、残疾人休息等车的设施,缓解乘客等车是的焦虑;7.对线路发生改变的车辆,在站牌上用醒目的标识标注,以免给乘客造成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