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彼岸(2015.2南通市第一次调研文学类文本阅读)
彼岸(2015.2南通市第一次调研文学类文本阅读)
14.“劳力士”手表在小说中多次出现,请简要 分析其作用。(6分) 【考点】分析小说物象的作用 【回归文本】 (3)猛然发觉腕上还戴着“劳力士”,便摘下来 放在浴缸旁的搁架上。她瞥了一眼表针:三点十 分。 (10)她看着姑娘刻在墙上的印子,心里想:假 如明天是阴天,没有太阳呢?她想到该把手表带 出来,可手表还放在浴缸旁的搁架上。 (15)浴缸旁边的搁架上,那只“劳力士”表指 着三点二十分。
14.“劳力士”手表在小说中多次出现,请简要分 析其作用。(6分) 【答案】①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使小说结构更为 严谨。 ②以前后时间的变化,暗示文中叙写的乡村情景实 为梦境,推动情节发展,使小说构思更为精妙。 【情节角度】 ③“劳力士”手表,是现代文明的象征,与乡村姑 娘刻印计时的落后形成对比,更明晰地揭示小说主 题。【主题角度】 ④以时间的短暂,暗示“彼岸”虽有美好,但又愚 昧、虚幻,难以到达。 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得满分。
15.请结合文本,探究小说标题“彼岸”的丰富意蕴。 (6分) 【审题指导】意蕴:内在的意义、含义。 【考点】小说标题的含义 【答题指导】含义=表层义+深层义 【答案】①“彼岸”是女作家构思的小说《美丽的原 野》中“设在一条河溪的彼岸”的“原野”; ②“彼岸”是女作家所向往的与喧嚣城市相对的古 朴乡村; ③“彼岸”是以乡村姑娘为代表的乡村人所向往的 城市文明; ④“彼岸”是人们一直向往追求,但永远难以到达 的远方。 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得满分。
12.请简要概括梦中乡村的主要特点。(4 分) 【考点】概括小说环境特点 【答题指导】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 境 【答案】①环境古朴、闭塞; ②生活方式原始、落后; ③民风淳朴(待客热情); ④村民愚昧无知。
13.请赏析文中画线语句的艺术魅力。(4分) 一条溪流闪着银光轻柔而浅浅地从山谷里流淌出来。小 溪彼岸有一排柳树,如条葱郁的带子向远处逶迤。她顺着 柳树朝前走,路狭窄起来,两旁出现山崖,中间一道口子。 穿过口子,迎面便是平坦的原野,房舍躲在树木后面,阵 阵鸡鸣亮亮传来 【考点】赏析文中语段 【答案】①选取溪流、柳树、山崖等典型景物(1分), ②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1分), ③从视觉、触觉、听觉等角度(1分), ④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山谷美景和原野风光,表达了S君初见 彼岸的欣喜之情(1分)。 【再次提醒】结合文本内容答题,只用标签化的语言作答 则不得分。
杨烽 【2015年2月5日南通一模】
【梳理文本】 人物: ——主要人物:S君(都市女作家) ——次要人物:母女俩、伯爷(村人) 环境: ——村落、宾馆
情节: 开端(1-4):久居都市的女作家S君因参 加笔会来到一风景地。因浑身汗黏黏而洗 澡,进而入梦。 发展(5-9):梦中S君来到一村落,村人 热情相待,她倍感兴奋。 高潮(10-14):目睹了村人用迷信、愚 昧的方法治疗幼儿疾病后,她选择了逃离 村落。 结局(15-16):梦醒回到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