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学》第三四章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特种存款
2.货币经济发行
3.发行基金
4. 支付清算
5. 全额结算净额结算
二、单选题
1.以下各项中不是中央银行存款业务特点的是()。
A.强制性
B.有偿性
C.自愿性
D.特殊性
2.目前,中国人民银行买卖证券操作目标主要是()。
A.货币市场利率
B.国债价格
C.基础货币
D.央行票据规模
3.在我国的国际储备资产中占比最大的是()。
A.黄金储备
B.外汇储备
C.特别提款权
D.储备头寸
4.将存款准备金政策作为一项国家制度最初始于()。
A. 英国
B. 美国
C. 德国
D. 日本
5. 在支付过程中,因一方拒绝或无力清偿债务而使另一方或其他当事者蒙受损失的可能性被称为()。
A.信用风险 B.流动性风险 C.系统风险 D.法律风险
6.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CHINA NATIONAL ADVANCED PAYMENG SYSTEM,CNAPS)
于哪年启动()。
A.1994年 B.1995年 C.1996年 D.1998年
7. 将汇总的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与汇总的存款货币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合并可
以编制出()。
A.货币概览 B.金融概览 C.银行概览 D.国际收支平衡表
三、多选题
1.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会计制度》,中国人民银行会计的任务主要包括()。
A.正确组织会计核算 B.加强服务与监督
C.加强财务管理 D.加强会计检查与分析 E.会计风险防范2. 中央银行会计职能是指会计工作在中央银行行使职能、加强金融管理活动
中所发挥的功能和作用,主要包括()。
A.反映职能 B.监督职能 C.管理职能
D.分析职能 E.服务职能
3. 编制货币概览和金融概览的前提是明确金融机构的分类。
按照货币统计要
求,我国的金融机构分为哪几个层次()。
A.货币当局 B.存款货币银行
C.外资银行 D.特定存款机构 E.其他金融机构
4. 支付系统的风险主要包括()。
A.信用风险 B.流动性风险
C.系统风险 D.法律风险 E.其他风险5.宏观经济分析框架一般包括()账户。
A.国民收入与产品
B.国际收支
C.金融机构
D.货币
E.政府财政
6.中国人民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的有价证券主要是()。
A.中央银行票据
B.银行承兑票据
C.企业债券
D.国债
E.政策性金融债
7.世界各国对中央银行发行钞票都规定有一定准备制度,主要有()。
A.弹性比例制度
B.保证准备制
C.现金准备发行制
D.保证准备限额发行制
E.比例准备制
8.中央银行货币发行的原则有( )。
A.垄断发行的原则
B.要有可靠信用作保证的原则
C.外汇质押发行
D.根据财政需要的原则
E.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原则
9.中央银行货币发行的渠道有()。
A.再贴现
B.贷款
C.购买证券
D.收购金银和外汇
E.央行办公费用支出
10.以下属于中央银行法定业务范围的是()。
A.货币发行业务 B.经营黄金外汇业务
C.商业性证券投资业务 D.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相关监督管理
E.直接从事商业票据的承兑、贴现业务
四、判断题
1.由于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负债比债权更具主动性和可控性,因此,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负债业务对于货币供应有决定性作用。
()
2.当中央银行发行中央银行债券时,商业银行的超额储备增加,货币供应量增加。
()
3.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对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规定,直接调控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
()
4.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实施证券正回购、现券卖断与发行中央银行票据,都是回笼基础货币来调整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
()
5.集中法定存款准备金是中央银行的被动性负债业务,不具有可控性。
()
6. 一般而言,一个国家的经济和金融产业愈发达,其现金结算的比重愈高,范围愈广。
()
7. 较之净额结算,实时全额结算具有明显的效率和安全优势。
()
8. 我国是实行独立国库制的国家。
()
9. 在中央银行的统计信息体系中,经济调查统计处于核心位置,是中央银行调查统计活动的最主要内容。
()
10. 系统风险一旦发生即有可能导致整个金融体系的混乱与瘫痪,因此中央银行对系统风险最为关注。
()
11.资金流量分析的主要目的,在于将全社会资金的来源与用途,以一段时间的现金流量表来表示。
()
五、简答题
1. 中央银行存款业务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2. 各国中央银行为何要对外负债?
3. 比较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主要项目的关系?
4. 支付清算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5. 简述货币统计的三级层次。
六、论述题
1. 支付系统风险有哪些?如何防范和控制支付系统风险?
2.你认为应如何完善我国外汇储备的经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