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拱桥设计说明

拱桥设计说明

中粮本源别墅区(北岛)市政工程
三期B区4#桥梁工程
一、概况
本工程是位于中粮本源别墅区(北岛)三期B区的一座新建正交单跨4米,失跨比为1/5的无铰圆弧拱桥。

二、设计依据
1、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委托书》
2、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3、道路平、纵断面设计资料
4、交通部《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5、交通部《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
6、交通部《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5
7、交通部《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G D63-2007
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桥梁设计准则》 CJJ 11-93
9、《公路设计手册——拱桥》(上册、下册)
三、技术标准
1、荷载等级:城-B,3.5Kn/m2。

2、桥梁宽度:全桥宽11米,其中车行道2x3米,人行道2x2米,安全带2x0.5米。

3、桥面坡度:车行道横坡为2%,人行道横坡为1.5%,桥梁纵向设置1.222%的单向纵坡(北高
南低)。

4、桥梁高度:桥下净空1米(拱底至常水位之间的高差),拱脚标高1.400米,拱底标高2.200
米,拱顶标高2.500米,桥面中心标高4.104米。

(以上均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

四、设计及施工要点
基础采用C25钢筋混凝土浇筑,布15x15厘米单层钢筋网,采用直径16mm的Ⅱ级钢。

基础顶面应预埋钢筋,以加强基础与C25素砼台身的连接强度。

拱圈及拱座均采用C30砼浇筑,施工前根据拱圈放样图,先搭设支架及拱架,拱架根据规范设预拱度,拱顶预拱度为1厘米。

搭设支架及拱架时应注意落架装置的设置,落架设施应安全可靠,并应考虑多次缓慢下落的要求。

待拱圈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在暂不落架的情况下继续浇筑桥台侧墙及拱上侧墙,拱上侧墙的浇筑应注意对称均匀的浇筑要点,并且应注意拱顶的标高变化情况,如果有上抬现象则应在拱顶向两侧浇筑拱上侧墙。

拱上侧墙及台后侧墙均采用C25砼浇筑。

桥面结构为4cm的细粒式沥青混凝土+5cm的粗粒式沥青混凝土+15cm的C40砼铺装层,在C40砼铺装层内设10x10cmφ8的钢筋网。

施工前,应清洗钢筋并除去油污,清洗干净后才能开始浇筑桥面铺装砼,其表面应按道路水泥砼路面的施工方法进行压纹处理,并且应搭设仓面脚手后浇筑砼,施工人员不可直接在钢筋网上行走施工,以保证其不变形。

台后桥面结构与道路做法一致。

在本桥拱脚处侧墙上设2厘米伸缩缝,伸缩缝设置于拱桥侧墙,可用锯木沥青按1:1的重量比制成预制板在施工时嵌入缝内,栏杆下槛应在相应位置断开。

防水层的施工:防水层应沿拱背、护拱、侧墙铺设,积水沿防水层流至两个桥台的盲沟,再由盲沟排出桥梁。

防水层采用1cm三油二毡,在全桥范围内不宜断开,当通过伸缩缝处应妥善处理,使其既能防水也能适应变形。

拱腹填料为砂、级配碎石(1:1),台后填料在标高 1.000以下为级配碎石(土工布包裹),之上铺设30cm粘土层,然后铺筑40cm级配碎石,然后铺筑砂、级配碎石(1:1)。

栏杆下槛及侧石均采用花岗岩材质,栏杆下槛与侧墙之间采用环氧树脂粘结牢靠。

桥梁侧面装饰、底面装饰、人行道桥面结构及桥梁栏杆详见景观图纸。

五、其他注意事项
施工前,请复测标高与坐标,应在确定无误的情况下方可施工,否则请通知设计院会商处理。

由于本桥梁缺乏准确地勘报告,参考附近点地质情况,地基处理方式如下:若基坑开挖后,未到达第④层粘土层,则继续开挖至第④层粘土层,然后采用毛石混凝土回填至-0.500,铺筑10cmC15素砼垫层后,再进行基础浇筑。

施工中应注意各相邻工序之间的配合,上道工序必须预埋好下道工序中的钢筋,切不可漏埋钢筋,并要保证钢筋的焊接质量。

本说明未尽事宜均按照图纸说明或交通部颁发的《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及有关规范、标准执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