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守则规定了户内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一次线加工制作和安装的工艺方法、工艺过程、检查事项等内容。
本守则适用于我公司40.5及以下电压等级的高低压空气绝缘的成套开关设备一次线加工制作和安装。
2引用标准14919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7251.12005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63.6~40.5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110221999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4041997户内交流高压开关柜订货技术条件5585.1~31985电工用铜、铝及其合金母线26811981电工成套装置中的导线颜色3材料3.1 母线材料可选用铜、铜合金、铝、铝合金材料,我公司只采用铜母线和铝母线,不用合金母线,铜母线必须符合5585.2的有关规定,铝母线必须符合5585.3的有关规定。
低压抽屉柜(、、)除用户特别注明外,一律选用铜母线。
一次插件部位必须选用铜母线。
3.2 绝缘导线做为一次线时,必须选用铜质多股绝缘线,对于低压抽出式开关设备功能单元内所用的绝缘导线必须选用阻燃型多股铜质绝缘线。
3.3 其它材料:螺栓、弹簧垫圈、垫圈、螺母、锡、锌、电力复合脂、新型有机分子合成材料等。
4 工具和设备多功能母线加工机(包括剪断、冲孔、折弯、校平、压麻点)、搪锡设备、电烘箱、冲床、力矩扳手、虎钳、扁嘴钳、尖嘴钳、剥线钳、冷压钳、卷尺、钢板尺、直角尺、剪刀、木锤、螺丝刀、电工刀、钻头、冲孔模具、母线剪断模、校平模、接线头冷墩模、游标卡尺、锉刀、榔头等。
5 工艺过程母排加工工艺过程如下:准备——校平——剪切——去毛刺——冲(钻)孔——去毛刺——校平——弯曲——碱洗(铝母排)或搪锡(铜母排)或电镀锡(铜母排)——涂漆(或套热缩套管)——搭接(涂电力复合脂或其它表面防护剂)——安装。
绝缘电缆线加工工艺过程如下:准备——剪切——剥离端头绝缘层——套相应规格冷压端头——冷压——端头搪锡——端头处绝缘处理(套热缩套管或缠绝缘带)——安装。
5.1 工艺准备5.1.1根据一次线路方案要求,本着制作简便,维修方便,节约材料、工时,不影响操作,安全可靠等原则,确定母线走向(一般不应交叉);母线、绝缘导线的布线尽量减少涡流损耗的影响,与控制回路的导线分开布线,布线应尽量减少搭接处。
5.1.2我公司使用的母线除用户特殊要求外,采用铝母线和铜母线,而不选用合金母线。
原则上应优先考虑选用铝母线,其次才考虑铜母线,以降低生产成本。
5.1.3母线和绝缘导线的截面积选择应根据回路温升、载流量、可能受到的应力、电压降、敷设方式、使用环境温度、不同材料的热胀冷缩、电化腐蚀及绝缘导线的绝缘老化、所连接的元件种类等因素。
母线选用时,要优先选用单根母线,当单根母线不能满足载流量要求或者安装困难时,应由车间工艺员向该产品(或该批产品)的主管设计员或工艺员协商确定如何选用双根或双根以上母线。
5.1.3.1 在用户未明确要求的情况下,低压开关设备分支母线一般可按一次回路元件的容量(额定电流)来选择(如刀开关、空气开关、接触器、电流互感器、熔断器等)。
高压开关设备分支母线一般按照一次系统图(有零件图按零件图),一次系统图未注明者,由车间工艺员和主管设计员或主管工艺员协商确定。
若用户有明确要求则按用户要求进行。
5.1.3.2 零母线和导线截面选择:如果相导线的截面积大于102,则等于相导线载流量的一半,但不得小于102。
如果相导线的截面积等于或小于102,则等于相导线的截面积。
N线和线选择一般由技术人员提出。
N线需绝缘,线不需绝缘。
5.1.3.3 保护导体()的截面积一般由设计人员提出,在未明确情况下应按7251.1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7.4.3.1.7项进行选择,见表1。
保持导体的截面积不应小于表1中给出的值。
若得出非标准尺寸,应采用最接近的较大的标准截面积的导线。
5.1.4 水平母线和用户有明确要求的分支母线,按用户要求执行。
水平母线用户未做明确要求时,由设计人员通过变压器容量等有关参数计算后提出母线规格。
5.1.5用户图样未明确要求的情况下,分支回路不同容量两元件间的连接母线一般按容量较小的来选择。
若有技术要求则按要求进行。
元件容量的确定方法:空气开关按额定电流,热继电器按最大整定电流,熔断器按底座额定电流。
无法确定时,由车间工艺员和主管设计员或主管工艺员协商确定。
5.1.6 一次回路导线的截面积不得小于2.52。
5.1.7 选用的母线材料应符合5585.2~3 标准规定,母线表面平整光洁,不能有裂纹、起皮、气孔、明显外伤痕迹及夹杂物等缺陷。
5.1.8高压成套的主母线及分支母线截面不得小于:铝母线40×4,铜母线40×3,小电流终端回路如避雷器、压敏电阻、阻容吸收器及电压互感器回路允许采用不小于20×3的铝母排。
5.1.9若设计对母线没有规定(无图样要求),则应按照产品结构实际情况,根据确定的母线布置方向和走向,用卷尺测量所制作的母线长度、弯曲走向、位置、孔径大小、相间距离等要素,按本守则的有关规定,画出母线草图,进行加工制作。
注意同批产品中完全相同的两台或多台产品,其母线的制作应保证统一,由车间工艺人员进行协调,如有问题可与该产品或该批产品的主管设计员、工艺员协商。
5.2 母线和导线的颜色及排列5.2.1装置中母线和导线的颜色应符合2681 《电工成套装置中的导线颜色》的规定(见表2),我公司一般情况下高压开关设备母线用涂颜色漆的方法,低压开关设备的母排全长范围内涂黑色漆或全长镀锡(除用户特殊要求外),粘贴圆形不干胶色标对相序进行区别,色标粘贴位置应在母线明显处,且前后方向观察均应有明显相序色标粘贴,色标粘贴三相(或四相)要横平竖直。
(色标规格的选择:在母线宽度大于60时,其色标直径为母排宽度的一半,在母线宽度小于60时,色标直径可小于或等于母线宽度。
)5.2.2 母线涂漆要注意:涂层要均匀,无起皮、皱纹、露底等缺陷,并应整齐一致,同批产品漆层颜色应保持一致,涂漆界限是距搭接面10~20,在同一搭接位置三相应一致,误差不得超过5(附图1)。
对于抽出式开关设备,在一次插接件与一次线插接位置,漆层界限是距一次插件外壳所占宽度位置尺寸10~15(附图2)。
5.2.3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内母线相序排列从开关设备下面观察,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母线相序判定及相序颜色(2)中性线或安全用接地线(保护线)如果不在相序附近并列安装,其位置可不按表2的规定。
5.2.4 对无颜色区分的用在主回路上的绝缘导线,应在导线两端套上表示对应相序颜色的热缩套管或绝缘胶带,一般推荐采用热缩套管,长度以套住绝缘部分15~20为宜。
(附图7)5.3 电气间隙、爬电距离5.3.1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5.3.1.1 按7251.1—2005 中7.1.2.3.4项的规定,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电气间隙与额定冲击耐受电压及污染等级有关,额定冲击耐受电压与电源系统的标称电压及过电压类别的关系见表3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中的最小电气间隙见表4。
5.3.1.2 根据我公司多年来的制作经验和用户对7251.1-2005新标准的理解执行情况,对于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电气间隙,特制订以下内部控制标准,在7251.1-2005所规定的最小电气间隙的基础上提高两个等级,我公司所有低压产品均按此内控标准执行。
内控标准见表5。
5.3.1.3 在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中,由于电器元件进出线端子间距小于表5所规定的内控标准,则连接到端子的分支母线的电气间隙允许等于端子的间距,但不得低于表4的规定。
5.3.1.4 在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中,水平母线、垂直母线、分支母线和主电路接插件带电部位之间及其对接地金属之间的电气间隙均应达到表5的规定,当其中某部分达不到表5的规定时,允许采用绝缘套管(绝缘护套或热缩套管)或包扎绝缘材料缩小电气间隙,但不能小于表4的规定。
5.3.1.5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最小爬电距离见表6。
注:对于额定绝缘电压415,440,660/690和830V,可以采用分别对应于400,630和800V的较低档的爬电距离。
5.3.2 高压成套开关设备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按表7的规定:绝缘隔板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电气强度,并具有良好的抗老化性能和阻燃性能,并且绝缘板与高压带电裸导体在7.2~12时,空气间隙不小于30,在40.5时,保持不小于60的空气间隙。
具体措施由设计人员提出,施工人员按技术要求制作。
5.3.2.2 若产品技术条件或图样对电气间隙,爬电距离有具体规定时,应按照规定执行。
在7.2~12电压等级的产品设计中,有些设计院会按瓷绝缘18,有机绝缘20的爬电比距提出较严格的设计要求。
5.4 母线与电器元件的飞弧距离应符合各元件所规定的飞弧距离要求.5.4.1 15型空气断路器的飞弧距离见表8。
5.4.2 (17)系列断路器的飞弧距离见表9。
注:除特别注明外,均按分断电流50选择。
5.4.31系列塑壳式断路器的飞弧距离见表10。
注:1—100系列的飞弧距离分“0”飞弧和50两种。
5.4.420型交流接触器的飞弧距离见表11。
5.4.5具有电子式脱扣器的智能型空气断路器一般为零飞弧或很小的飞弧距离,制作母线时可不考虑飞弧距离。
5.4.6对(17)万能式断路器等对母线制作有明确要求的电气元件,应按其要求制作,在达不到要求的情况下,可用母线加设绝缘层加以解决,但必须经过该产品主管设计员和工艺员的同意。
5.4.7允许使用绝缘包扎、绝缘套管、喷涂环氧粉末或其他绝缘材料作为母线的绝缘层,但应满足下述要求:a、绝缘材料应是自熄性的(阻燃型)。
b、绝缘的母线应能经受机械应力和热应力的冲击。
c、使用静电粉末喷涂时应喷二次,喷涂总厚度不小于0.2。
d、绝缘母线的绝缘层应能承受的工频耐压值应为裸母线对地耐压值的1.5倍。
5.5 母线截面的选择:在设计无具体规定时按工艺要求进行。
母线截面规格的选择是按其载流量大小而进行的。
5.5.1 矩形母线的载流量按表12、表13和表14选取。
注:1、本表中系立放的数据。
当母线平放且宽度≤60时,表中数据应乘以0.95,>60时应乘以0.92.2、本表数据与中国工业出版社1959年12月出版的水电部《高压配电装置规程》数据相同。
3、表中环境温度分25℃、30℃、35℃、40℃,环境温度采用敷设地点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
(一般由设计人员查资料给出,无特殊要求下按25℃选取)。
表13 2~3片组合母线的载流量(A)=70℃=25℃注:1、本表数据与中国工业出版社1959年12月出版的水电部《高压配电装置规程》数据相同。
2、本表系母线立放的数据,母线间距离等于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