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肺癌基因检测

肺癌基因检测

肺癌基因檢測
由於門診時常有肺癌病人要求使用某些自費藥物,甚至提出化療也保證一定要有療効,但事實截至目前突破不多。

有些病人更因病急自費使用高價抗癌藥物仍徒勞無功,耗時傷財,延誤治療。

目前已有多篇醫學報告強調個人化的治療是可行的,經適當評估後,治療的成功率是較高的,病人的生活品質也會改善。

甚至臺灣多醫學中心的研究,也發現當事先檢查病人的肺癌切片檢體執行基因檢測再予投藥更可以增加療效,本論文已發表於45屆美國癌病年會,本院亦為執行研究單位之一。

故本篇報導乃基於個人專業知識及臨床上之經驗,主要做為病人衛生教育,強調病患不應不明究理,自我要求治療方式,以減少金錢與時間的浪費。

並藉此呼籲醫界也應善用醫學新知,讓更多此類患者可以在醫院就醫過程中迅速得到適切的治療,減少不當的浪費與奔波,接受更好的醫療照護。

其上所述內容為個人專業之建議,且均有國際及本土研究結果的數據可以支持,部份內容甚至只是常識,已非醫療專業知識,所以並無任何廣告或宣傳之目的。

純粹基於醫學教育和社會責任,為正確傳遞醫療新知及衛生教育訊息予民眾,且該篇報導並未刊載醫院地址及電話等資料,並無醫療廣告之意涵。

附件為數篇正式發表之世界知名報告
1.強調肺癌細胞型不同應選用不同的化學治療藥物組合可以改善存活率及反應
率等。

本表報告摘自
Tumor Cell Histology: An important role in treatment selection
Scagliotti G et al. J Clin Oncol. 2008;26:3543-3551. 和
Belani CP et al. J Clin Oncol. 2009; 27(suppl): 18s. Abstract CRA 8000. 及Pirker R et al. Lancet. 2009;373:1525-1531之結論,強調非上皮細胞癌(non-squamous cell)使用pemetrexed會比上皮細胞癌(squamous)患者在無病存活期(PFS)及整體存活期(OS)都得到延長。

所以肺癌細胞型不同,建議應選用不同的化學治療藥物組合。

本研究本院亦參與第三期臨床試驗,健保局日前亦已通過可以使用於第一線標準治療。

上表摘自Karp DD et al. 發表於J Clin Oncol. 2009;27:2516-2522之結果。

發現新藥發展也十分注重細胞型態將決定治療方式。

IGFR inhibitor對上皮細胞癌病人反而是較佳選擇,無病存活期(PFS)和整體反應率(ORR)均有較好的結果。

2.不管亞洲地區或歐洲西班牙的報告均發現某些基因突變的確可以對某些藥物
特別有効。

上二表取材自Fukoka M et al. 45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t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ASCO 2009) Abstract 8006結論顯示當病患EGFR 基因突變時
使用EGFRTKi較使用化療組在無病存活期(PFS)之比較分別是9.5個月和6.3個月。

整體反應率(ORR)分別是71.2%及47.3%。

證明基因檢測也是決定治療選擇的可能重要因素。

本研究台灣有許多醫學中心參與。

同,當EGFR基因突變時,整體反應率(ORR)高達70.6%。

45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t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ASCO 2009) 臺灣多個醫學中心也發表EGFR突變使用EGFRTKi時,尤其當Del 19和L858R 突變其反應率分別高達75%和66%,較諸化療有明顯進步。

本研究本院肺癌團
隊亦參與其中,T-C Hsia為本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