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教育思想4

现代教育思想4

第九章终身教育思想1了解终身教育的发展历程;2理解终身教育的内涵和掌握其主要内容;3明确终身教育的主要目标并掌握实施策略。

专题一终身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一终身教育思想在西方[P152]在西方,终身教育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古希腊三杰——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十分关注教育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很有见地的关于终身教育的看法。

◆视角:真实生活; 美好人生。

19世纪20世纪初,明确提出终身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林德曼:“教育即生活”;杜威:“生长论”及“教育无终点”。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终身教育思想正式提出和确立,其倡导者和奠基者:保罗·朗格朗。

(一)《终身教育引论》——终身教育思想代表作1965年,保罗·朗格朗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召开的“第三届促进成人教育国际委员会”上作了一份有关“终身教育”的报告。

在此基础上,他于1970年出版了产生世界性影响的专著《终身教育引论》。

朗格朗作为一个成人教育家,从他对社会各个领域的观察和研究中,提出料一系列终身教育的思想和观点。

[P153]首先,现代社会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这种适应能力的获得需要靠教育。

其次,在学习过程中,重点不能再放在刻板的内容上,而必须着眼于理解的能力…在终身教育的条件下,要用方法来武装人们。

再次,应该打破那种将教育限定在某个年龄阶段的传统认识。

也就是说,把人的一生机械地划分为学习期和工作期…教育过程必须持续地贯穿在人的一生之中。

最后,终身教育目标:一是培养新人。

二是实现教育民主化。

(二)《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终身教育的奠基之作在“第三届促进成人教育国际委员会”召开之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并出版了一系列关于终身教育的重要文献,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法国埃德加·富尔于1972年提交的一份报告书:《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P154]富尔在继承朗格朗等学者观点的基础上,从回顾教育发展的历程谈起,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视角对终身教育进行了全面论述,并进一步明确了“学习社会”和“终身学习”的概念。

这篇报告的形成和发表是终身教育思想进一步系统化与理论化,并从此奠定了其国际地位。

21条革新教育的建议:每个人都必须终身学习…(三)《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终身教育思想日趋成熟的标志1996年,雅克·德洛尔向联合国提交了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在这份报告中,从更广阔的背景论述教育问题,充分肯定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并将德育放在突出的位置,对终身教育的认识也更加理性化,并指出21世纪教育将承担双重任务:发展人的认识水平,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标出判断事物的标准,使人不至于迷失方向。

为此,提出“四大支柱”——“四种基本学习”。

[P155]1四种基本学习(1)学会认知——基础。

掌握认识的手段和方法,学会学习。

什么是学会学习?(2)学会做事——前提。

具备基本的生存技能,有效地应付变化不定的情况以及参与创造未来的能力。

●生存技能——量入为出。

(3)学会相处——条件。

善于与人沟通,共同生活,培养人的合作精神。

■交往的开端:不会打招呼。

最恰当的问候——问正在做的事。

▲2014年全国高考作文题: 山羊过独木桥。

(4)学会生存——目标。

这是围绕终身教育的核心。

培养健全的人格。

★全面发展。

只有具备这四种能力,人才有可能不断获取新知识,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最终达到与社会发展同步的目的。

2终身教育思想的发展过程1965年,正式确立——1972年,进一步发展——1996年,日渐成熟。

二终身教育思想在中国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日本称孔子是“发现和论述终身教育必要性的先驱者。

”1979年:张人杰——钟启泉1998年:建立终身教育体系。

《面相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专题二终身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一终身教育的内涵[P157]保罗·朗格朗关于终身教育的论述已被世界各国普遍承认 1什么是终身教育朗格朗关于终身教育的定义包含两层重要含义:其一,终身教育应该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一生的教育。

其二,终身教育是个人以及社会整个教育的统一综合。

简言之,终身教育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的连续的(纵向的)、各方面的(横向的)教育的全部统合。

2 终身教育的意义终身教育思想是关于终身教育的一系列教育理念和主张。

终身教育思想“将会使教育最终摆脱因制度化、标准化带来的形式主义的影响,使教育的各个方面越来越同人的本质相联系,从而使教育倾向人格化”。

二终身教育的主要内容(一)从胎儿到坟墓的人生全程教育 [P158]1传统教育—前端模式;2终身教育—全程模式。

2全程教育的理论支持。

[1]人是未完成的动物。

真正意义上的人…这是最直接的理论支持。

[2] 人类个体具有极大潜能。

▼弗洛姆:“当我们死亡的时候,我们只是在充分地出生。

”▲如果人类能倒着活…(二)超越学校围墙的教育在时间维度上,终身教育贯穿人生全过程,在空间维度上,终身教育必然超越现有教育的围墙,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

教育家观点:◆“教育不再是某些杰出人才的特权或某一年龄的规定…”◆“不要把教育的权力交给一个单独的、垂直的、有等级的机构…◆”超越了学校围墙的终身教育体现了一种与传统教育完全不同的崭新的教育观念具有鲜明的特点。

首先,教育的渠道和方式…其次,教育体系涵盖正式教育…[P158~159] (三)自我导向的学习方式教育家观点:◆“我们今天把重点放在教育与学习过程的‘自觉’原则上,而不是放在传统教育学的教学原则上”。

◆“新的教育精神使个人成为他自己文化进步的主人和创造者。

自学,尤其是在帮助下的自学,在任何教育体系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

在自我导向学习中,学习不再是社会或其他成员外部施加压力的产物,而是学习者自主选择的活动。

…学习者在离开学校后就能够终身有效地学习了。

[P159](四)无所不包的学习内容[P159~160]终身教育在教育内容方面的主要观点体现在无所不包的内容广度上。

从人的全面发展、个性的充分发挥出发,终身教育的内容远远超过了目前人们所熟悉的教育内容体系。

…从这个意义上看,终身教育可以说是没有界限的教育。

无所不包学习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①终身教育以培养完善的人作为教育目标…②终身教育不只限于某个年龄阶段…③终身教育不是社会少数成员所独享的教育,…[P160]三终身教育的主要目标教育家观点:◆“终身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社会化,更在于‘再社会化’。

所谓再社会化是指在面临人生许多转变的阶段时,人们会改变其‘效忠、知觉和习惯’,以重新适应一个新的情境。

在长期不断的社会化和再社会化之后,终身教育至终的目的在于帮助个人达到‘完美的发展。

’”◆终身教育实现“解放、自我实现、自我完成”的理想。

[P161]实际上,可以从个体成长和社会发展两个方面来论述终身教育的目标。

1从个体发展的角度看,终身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个人不断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生活并且完成其社会化的过程,使每一个社会成员成长为一个完善的人。

2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终身教育的目的在于完成社会的改造与发展,创造快速而圆满发展的和谐社会。

四终身教育的实施策略基础教育被国际教育界称为“初始教育”,即终身教育的起点,“良好的初始教育是开始终身学习的关键”。

但是,我国目前基础教育仍存在一些缺陷。

…把基础教育的内部改革置身于终身教育的思想价值下来进行。

(一)转变基础教育教学目标[P161~162]基础教育的目标:培养能够终身主动地接受教育和进行学习的人,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知识的态度和技能,激发学生终身接受教育的愿望和动机,养成终身自我学习的能力,知道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参与终身教育和学习活动。

(二)创新基础教育教学内容[P162]终身教育思想认为,教学内容不仅仅是固定的知识技能体系,它是学习者在学校所获得的全部经验,是学习者利用原有的知识经验去获取新的知识经验的过程。

学习者需要掌握的内容和技能:推理、问题解决、信息的评估和利用、做出正确的选择和权衡道德问题等。

“从今以后,教育不能再局限于那种必须吸收的固定内容…”因此,必须创新教学内容,强调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层次性和趣味性,加强各门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

●语文与心理学:孔雀东南飞——焦仲卿与刘兰芝。

(三)改革基础教育教学模式终身教育指出,教育教学是教育者和学生的交往合作过程,是不断强化学生学习态度和情感的过程,而不能让教育者主宰,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P163](四)确立新型师生关系终身教育要求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首先,教师以学生为本…做学生学习的激励者、指导者、促进者。

★核心角色:促进者。

其次,教学关系重在引导和启发。

▲教学艺术:重在启发,贵在引导,妙在点拨。

(五)转变教学评价模式终身教育强调,教育教学终身化、民主化和大众化,主张教师关注所有学生学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及情感的形成和学习技能的培养,使教育教学评价的过程同时成为促进学生主动求知、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

▲草稿纸的价值。

专题三终身教育思想案例分析[P164]一美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成功经验二厦门市思明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做法拓展阅读:保罗·朗格朗思考题:1~7[P171]第十章全民教育思想1了解全民教育思想的发展脉络;2理解全民教育的内涵;3掌握全民教育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目标;4明确全民教育的实施策略。

专题一全民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一全民教育思想在西方[P173]1夸美纽斯:“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

2 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这表明“教育是一项人权”。

世界各国达成一致:“所有人都应该受教育”。

3 1990年在泰国宗迪恩,召开“世界全民教育大会”,标志着全民教育思想的正式提出。

▼这是人类第一次团结起来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奋斗。

全民教育思想使全民教育为世界各国所接受而且使全民基础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4 1996年在约旦的安曼会议和2000年在塞内加尔的达喀尔世界教育论坛。

◆达喀尔会议之后,在世界范围内又展开了新一轮全民教育运动。

[P174]2000年9月联合国大会决议→2001年8月北京宣言→2002年蒙特雷共识→2005年9月世界峰会。

特别在2006年在俄罗斯举行的八国集团峰会之后,世界全民教育开始步入机制化轨道。

在国际层面建立了以教科文组织为主导的常规全民教育工作机制…目标检测。

二全民教育思想在中国[P175]全民教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1990年后,中国才开始使用全民教育概念。

全民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发展过程:1992年10月十四大→1997年十五大→2005年第五届全民教育高层会议。

专题二全民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一全民教育的内涵[P176]1基本内涵:教育要满足每一个人—儿童﹑青年和成人—基本学习需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