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2.功能差异 3.景观差异
4.联系
功能多样,以第二、 功能单一,以第一
三产业为主
复杂,建筑密度大
产业为主
单一,建筑密度小
道路交错、设施齐全 道路单一,设施简单
城市一般由农村发展而来,乡村为城市提供基 本生活资料,城市为乡村提供日常用品。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二.对聚落的分布、规模和形态的影响
西北地区盆地
规模较小,分散型、 条带状 云贵高原 多分布在山间盆地
读下图,分析哪一种地形是最理想的聚落区位?
大城市主要分布在地形较为平坦的地区
结论:平原是城市的理想发源地
因“地”制宜,尊重大自然、利用大自然
影响一个聚落形成 的因素还有哪些?
自然环境因素:河流、资源、气候...
社会经济因素:交通、宗教、旅游...
1.人口差异
非农业人口 为主
人口密度 小 , 规模 小 ,
农业人口 为主
2.功能差异
功能 多样 , 以第二、三 产业
功能 单一 ,
以
第一 产业
3.景观差异
景观 复杂 ,建筑
密度大 交错 物 齐全 ,道路 ,
设施 。
景观 单一 ,建筑物
密度小 ,道路 单一 设施 简单 。
1.人口差异
非农业人口为主,人 农业人口为主,人 口密度大,规模大 口稀疏,规模小
河流- 重庆:位于嘉陵江和长江的交汇处
资源- 攀枝花:铁矿
气候-巴西利亚
交通- 石家庄、郑 州
宗教- 麦加:伊斯兰教圣地
旅游- 黄山市
总结
宗
交 旅
教
通 游
社 会 经 济 因 素
聚落
自 然 环 境 因 素
河
流
资
气 地
源
候 形
类型 城市和乡村
分布 规模 形态
南北方聚落差异、丽江 古城、塔里木盆地聚落
集中, 多团聚型、棋盘式
山区地区 较小
分散, 分散型、条带状
聚居人口
聚落产业
较多 种植业
较少 畜牧业
2. 山区地形较复杂,地势起伏较大,耕地面积小, 且分散于山间盆地或谷地等相对平坦的地区,因而聚 2.试从地形角度分析两种聚落形成的主要原因。 落的分布较为分散,规模较小。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相对开阔,受地形的限制小, 且耕地广而集中,因而分布相对密集,规模也较大。
如果让你在下图中为甲村的建造 选择一个地点,你会选择哪里?
C
B
第
四
章
• 第一节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分析:本课时属于第四章的第一节,在内容上相 对比较独立。包括两大部分内容,一是阐述聚落 的概念和类型,二是地形条件对聚落分布、规模、 形态的影响。 教材对前者的叙述非常简练,主要为后者做 铺垫。“影响”是本节课的重点,但教材没有直 接叙述,而是安排了一个活动,活动由三个案例 组成,各有侧重,引导学生归纳出地形对聚落的 影响。本节课要注重带领学生进行活动探究。
教学重点
不同地形对聚落的分布、规模和形态产生的影响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一.聚落的概念、类型
(一).什么是聚落?
聚落:指人类从事生产、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 组成:房屋建筑、生产设施、生活设施的集合体。
下图分属哪类聚落,二者有何差异?
城市
乡村
(二).城市和乡村的差异与联系
人口密度 大 , 规模 大 ,
练习
C D
B
D
谢谢
塔里木盆地的绿洲 阅读P90材料,思考: 分析城镇的空间分布与地形地貌和交通线路有什 么关系?
城镇、乡村分布在塔里木盆地绿洲上,且大多 位于山前冲积扇、洪积扇的中下部。 城镇、乡村多沿交通线分布呈条带状,各城镇 之间有交通线路相连。
我国不同地区受地形影响,聚落分布特点不同: 西北地区盆地 多分布在绿洲上 规模较大,集中, 团聚型、棋盘式 北方平原 南方丘陵Βιβλιοθήκη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聚落的概念和类型,并能说出两种类型聚落 之间存在的差异; 2.能举例说明地形对聚落分布、规模、形态的影响, 理解影响聚落发展的综合因素。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本课时相关案例进行活动探究,提高从 图文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展地理思维,并掌握案例分析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在探究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体验到 探究世界的乐趣,通过学习,树立因“地”制宜的 科学观念,还要培养自身对家乡的深切情感,树立 热爱家乡的情感。
渭河谷地
南方丘陵 北方平原
云贵高原
半坡村落 读P88材料,思考:
1.半坡村落布局在什么地形?该地形有什么特点?
半坡村落分布在河流阶地上,特点为为呈阶梯状 2.半坡氏族选择这样的
居住环境,给他们的生 三级阶地
二级阶地
浐河
产和生活带来了哪些方 面的好处?
一级阶地
河漫滩
河谷阶地的的优势:
①河流阶地:河流下切侵蚀,使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 .接近水源:②.不会被洪水威胁;③.可以利用水
丽江古城 阅读P89材料,思考如下问题:
1.丽江古城为什么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2.丽江古城的形成和发展利用了哪些有利地形条件?
象山、金虹山
狮子山
夏无酷暑:丽江古城位于云贵高原上,地势较 2.1. 地处丽江坝子,且地势较高,北、西两面依山,东 高,夏季气温较低。 南两面开阔,便于夏季风从东南方向惠顾。地势北 高南低,三股干流随地势流入城中,便于取水。 冬无严寒:纬度较低和地形的阻隔,受冬季风的 地形→小气候→聚落 影响小。
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 运;④ .地形平坦;⑤.土壤肥沃利于农耕 坡的地形。
读下图(P89图4-3、4-4),探究:
A
B
1. 图A、B,哪个是山区的聚落,哪个是平原的聚落? 简要说明它们的主要差异。
(提示:从规模、形态、人口、产业等方面考虑)
1.山区和平原乡村聚落对比 比较项目 聚落规模 聚落形态 平原地区 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