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写人物传的意义人物传是以形象的手法,记述人物历史、经历与活动的记叙文。
人物传在家谱中占有重要地位。
早在周代的青铜家谱的鼎彝铭文,一代接一代记述了祖先的美德、功勋等事迹,这就是人物传的起源。
周以后,家谱世系是选官、婚娶的重要依据,成为统治阶级分配权力、维护财产的政治工具,对人物传不够重视。
宋以前只重世系,不重人物传记,宋以后,多数为了替帝王将相、诸侯、土豪、地主树碑立传,人物传成为家谱中的重要内容。
特别明清时期、民国时期的家谱,人物传内容比较丰富了,形式也有了很大变化。
编写人物传成为了修谱的一个传统。
历史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的产物,没有人类的活动,就没有历史。
社会的杰出人物,在人类活动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是应当肯定的。
但是推动历史车轮前进的是人民群众,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那样:“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中华民族是一个淳朴、勇敢、勤劳、敢于斗争、善于革新和创造的民族。
从古代社会的“四大发明”到今天的神五、神六飞船上天,表现了中华民族聪明、智慧、创新精神。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奴隶、农民的起义,动摇了统治阶级的统治,推动了社会改朝换代。
在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斗争中,中国人民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使中国繁荣富强。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推动中国奔向小康社会。
二、编写人物传的原则、求真务实的原则、“三为主”的原则所谓“三为主”原则,即在编写人物传的过程中,要坚持以现代人为主,正面人物为主,人民群众为主的原则。
以现代主,贯通古今,详今略古,重点记述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时期的人物事精神风貌。
古代人物,一是本着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精神,选择好有学术研究价值和发挥教育作用的人物立传。
二是述中抓住要点,短小精悍,用更多篇幅记述现代人物。
以正面人物为主,指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有贡献、有影响的人是编写人物传的重点,要浓墨重彩写好正面人物,为世人和子孙树立榜样。
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劣迹斑斑的反面人可以写,比如反动会道门、特务、叛徒、大土匪头子、恶霸等可作反面教材。
但只能选择个别的典型人物进行编写。
反物要不要编写入谱,由家谱编委会商议决定,不一定要统一要求。
以人民群众为主,就要防止和避免只写官职人物现象用较多篇幅写好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事迹的“小人物”,十足体现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智慧和伟大力量。
、不为生人立传的原则生不立传,这是中国史学的一个传统。
立传,是记述已故传主一生的事迹,对传主的一生作出评价。
人的一生是变化的,前半生是好的,或许下半生就犯了重大不对。
反过来,前半生有了重大不对,后半生又能幡然悔悟,痛改前非国家和人民作出了贡献。
生之人处在发展变化之中,为其一生难以评价,只有盖棺定论。
给生人立传,由于不易正确评过,容易产生偏差,撰写人也会顾虑重重,难以秉笔直书。
不为生人立传,“这个做法比较稳妥,可以避免或减少修谱中带来的人为的困难和麻烦,更为重要的是便于求真务实”,准确反映人物的真实面貌,塑造真实可信的人物形象。
三、编写人物传的方法.明确人物传的范围和标准人物传的范围很宽,不受地域和籍贯的限制,凡是族中人都可以作为立传对象。
但立传人物要按标准来确定。
也就是凡是族中人,只要符合标准,从古至今,不论出生何地,居住何地(中国境内境外),都属于立传的范围。
立传的标准,社会有功绩、有贡献、有重大影响的人,都可以立传。
凡家族中人,不分男女、职业、职务,只要符合标准都可以立传的新家谱标了现代名人一类,并提出这类人的标准是:(一)职务在县团以上的族人。
(二)职称在助师以上的族人。
(三)级以上表彰的各类先进人物。
(四)学历在中专(高中)以上。
这些做法都可以在实践中继续探索,不应忙于作出统一要求。
. 编写人物传的体式人物传的体式正在实践中探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格式。
现在编写的新家谱中的人物传,体式也是各有千秋,有履的,有通讯式的,有鉴定式的,有文学式的,也有纪传史书体等。
从目前实践来看,对于那些人物事迹感人,材料翔实丰需要立传的已故之人,宜采取纪传史书体,全面记述人物一,卜的生平事迹。
对于那些活着的有功绩、有贡献或者品德的人,职务在县团以上,中高级职称的人,一般采用“事略”形式,生动记述人物的主要事迹。
也可以采用自述形式,书自写或别人代笔,记述我经历和成就,体现出一定这一辈子意义、这一辈子价值。
对村干部、中专到大专学历的人,履历式的形式,简要记述他们的履历或列名录。
.人物标类和排列一部家谱的人物众多,各式各样,较为复杂。
有革命烈士、英雄模范、历史名人、各类先进人物。
在人物传中是否品类,可灵活掌握,不必强求统一。
为了突出某些人物可以标类,如“革命烈士”或“英雄传略”等。
有的不必标类,容巾。
人物传或人物“事略”、“自述”或表中。
人物的排列,也有儿种不同的排列方法,有的按时代排列,分古代人近代人物、现代人物。
有的把人物分为古代人物、现代人物。
为体现详今略古原则,先排列现代人物,再排列古代人物。
家族的发世系绵延流传都是顺进度发展的。
人物的排列,应把家族世系与朝代结合,从始祖开始,按朝代顺序排列。
如始祖若是时期人,就按时代,世序排列,先列出朝代,再按世序一代接一代记述人物事迹。
朝代排列为战国、秦汉、三国、西晋晋、南北朝、隋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人物传的写作人物传要根据真实性、时代性、文学性的特性,抓住人物的特点,写出传主个性化的性格特征。
着重挖掘人物的精界和思想品德,体现这一辈子的价值和思想意义。
选择人物主要事迹,写出人物的成长或成才过程,写出真实可信,血富的人物形象,通过人物形象去感染人、教育人。
写人物传,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提炼主题主题是作者在说明问题或对客观事物描述所表现出来的、贯穿始终的、统帅全文的主要思想,又叫中想。
作家写小说有小说主题,影视文学有影视文学主题,还配有主题歌,商场经营也有主题经营。
人物传也应有自己的主是写人物传进行材料选择、结构安排、语言技巧应用的依据。
因此,写人物传要提炼主题,通过提炼主题,揭示事物本给人以充分的启迪和教育。
提炼主题方法,就是搜集、占有传主的全部真实事实资料,再对这些资料进行梳理,综合分反复对比、推敲,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握反映本质的事迹和性格特征,在此基础上,概括提炼出充分的主为材料的选择、谋篇布局奠定基础。
()抓住典型事迹表现人物人物一生历经的事很多,内容丰富,但写人物传,不能有事必录,罗列一大堆事,突出人物性格特征和思想品德的事不录。
典型事例才能有乃地失现人物个性特征和精神境界,要选择人物一生中最能说点、最鲜明、最有代表性、最有说服力的事件、言行加以细腻的捕写,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的某一方面的特点。
司《史记》中的“列传”,就是写的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人物的传记。
每一篇“列传”都是写人物传的范文。
运用典型事画人物是司马迁写人物传记的主要方法。
如《魏公子列传》,救赵存魏是信陵君一生中的重大事件,但作者却没有过多他在这一事件中的政治军事活动,而把描写的重点放在敬迎侯生、窃符救赵的故事上,突出他的仁而下士、勇于改过、重义、急人之难的性格特点。
又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主要选取“完璧归赵”、“渑池会”、“将相和”三个故事突相如智勇双全的特点。
人物传是记人记事的记叙文,很难把记人与记啊分开。
但严格讲,记人与记事是有其区别的,不者选材点不同,写作的追求也不相同,记人为了表现人物的卓越品德。
记事则是为了表现某一个特定的主题。
记人的文眼于人物的思想和性格,而记事的文章则着眼于文章的完整性,所记事件进度、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过程和结果都清楚。
人物传时,要分清是记人为主,还是记事为主,然后,选择反映不同主题的典型事迹表现人物。
()善用细节细节,是人物现实或潜在活动的细枝水节。
写小说要有细节,情节是小说的骨架,细节是小说的肉。
有了细节才能刻画出富有立体感的人物形象,没有细节.就没有小说。
写人物传需要刻画人物性格特征,要在历史真实、准确的基础上,塑造富有个性的立体感的人物形象。
因此,写人物传也要善于应用细节。
比如写人物的成长过程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挫折,甚至失败,直到获得成功,取得显著的业绩。
其间会有许多生动的细节,要抓住动细节刻画物。
写记人为主的人物传,主要是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思想品质,也要善于应用细节。
司马迁《史记》的石君列传》是善用细节、以小见大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典范。
司马迁写万家一家人没有别的什么能耐,仅靠“恭谨尤与的小事就讨得汉高祖、文帝、景帝、汉武帝四代皇帝的欢喜,父子五人都官至二千石,石庆还当了丞相,这就尖锐地触了当时官场的用人制度,多么充分。
一滴水能反映整个大海,文章应用生动的细节描写,既可以以小见大,以一当十表物,又可以省去很多冗长繁杂的叙述和枯燥的介绍。
()采取多种手法塑造人物形象一个家族,经过漫长进度的发展,人丁兴旺,千姿百态。
要描绘出众多的栩栩如生物形象,必须不拘一格,采取多种灵活的手法来叙述人物,防止和避免平铺直叙,死板和公式化、概念化。
有人说“史法”。
这并不是说,写文章没有一定规律可遵循,而是说,写文章可以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手法去展开叙述和描绘样可以写出精彩的文章。
人物传也同样可以采取多种灵活的手法。
通常的方法,是按进度和空间的顺序,简要交代人物的进度、地点、社会背景,然后,选择人物主要的、典型的事迹来叙述人物的经历、事迹和精神风貌。
这样的谋篇布局路顺畅、条理清晰,写起来得心应手。
有时,也采取概述和分述的办法,先对人物作概要的介绍,点出主题,然后,分方面来叙述人物的主要事迹和成就。
有时,还可以抓住人物闪光的话语开头,然后,依时空顺序记述人物活动的生动情扣人心弦的紧张场面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境界。
这样做,不需要直白主题,而是寓理于事和情节之中。
人物传具有客观的形象性,也存在作者主观的情感性。
描写人物,除了思想内容丰厚,人物形象突出,语言明白晓畅,富于个之外,字里行间应饱含着作者的爱憎情感。
因此,不仅在记述中要体现作者的爱憎情感,还可以采取夹叙夹议的方法,叙述人物活动事迹,一边作必要的议论和评价,歌颂人物的崇高思想品质,鞭挞时弊和恶人劣迹。
当然,人物传写作手止这些,还可以在实践中创造。
()准确、生动的语言语言是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手段和工具。
不论写什么样的文章,都很讲究语言艺术。
无产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曾经说:“真正的语言艺术是非常淳朴、生动如画,而且几乎是肉体可以能摸到的,应该写得使读到语言所描写的东西就像看到了可以触摸的实体一样。
”这足高尔基针对写小说的语言艺术要求说的。
对写人物传也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