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法讲义课件
第一,财产所有权具有内容上的完整性。
第二,财产所有权具有权利主体的特定性和义务主体的不特定性。
第三,财产所有权具有强烈的排他性。 第四,财产所有权的客体仅限于有体物、特定物和独立物。 2、孳息:孳息与原物相对。所谓孳息是指财产上产生的收益。孳息分 为两种: (1)天然孳息,是指原物因自然规律产生的,或者按照物的用法而收 获的物。
案例分析:
1995年10月31日,被告为装修富利达地下商贸城,与原告汇通支 行签订了两份借款合同,约定:汇通支行分别借给富利达公司人民币 610万元、美元100万元,借款期限分别为4个月、5个月。双方同时 签订了两份抵押合同,约定:富利达公司以其对富利达地下商贸城拥 有的管理权和出租权分别为这两笔借款进行抵押担保。汇通支行于签 约当日分三次向富利达公司发放了人民币610万元和美元100万元的 贷款。这笔借款到期后,汇通支行仅收回利息人民币113 56260元和 美元11 24884元。至1997年9月20日,富利达公司欠汇通支行借款本 金人民币610万元、美元100万元,利息人民币1 726 1283元、美元 146 86028元。汇通支行因此提起诉讼。
案例: 单项选择题
1、甲有4匹马要卖掉,便对乙说:“你先牵回去试用一个月,满意的话 你就买下,价款5 000元。”乙牵回了4匹马,未付款。设马在试用期 生下了一匹小马,该小马应归谁所有?( ) A.甲 B.乙 C.甲和乙 D.甲或乙 2、下列物权的保护方法不能以自力救济的方式行使的是( )。 A.排除妨碍请求权 B.确认物权的请求权 C.返还原物请求权 D.消除危险请求权 3、所有权的取得方式有( )。 A.建造房屋 B.接受赠与 C.买卖合同 D.生产
如王某愿意要可以卖给王某。而王某则认为,厢房虽然是林某盖的,
但在自己院内,故应归自己所有。何况林某住在自己院内多年也未付 过房租,而对房屋的修缮费用他已还给林某。双方争执不下,王某就
诉至法院,请求法院判令林某搬出厢房,归还给他。
试问:
(1)试分析本案主要涉及的法律问题。 (2)试对运用民法原理对该问题进行分析。 (1)本案争议的焦点就在于添附物的所有权归属问题。所谓添附, 是指不同所有人的物结合在一起而形成不可分离的物或具有新物性质 的物。由于因添附形成的财产要恢复原状在事实上不可能或者在经济 上不合理,因而需要立法确定添附物的归属,以期定分止争。 (2)添附是动产所有权取得的一项重要方式,是罗马法以来所公 认的原则。其立法理由在于:两个以上的物结合为一体,若要使之分 离,必然要毁损或减少物的价值,支付不必要的费用,更何况在添附 的情况下,要想恢复原状往往已经不可能,因此,从增进财富、充分 发挥物的效用的原则出发,须承认添附可以取得所有权。我国司法实 践也将添附作为取得所有权的一种方法。但是,新颁布的《物权法》 并没有对添附作出明确的规定。依据民法理论,添附一般包括附合、
定由转让人继续占有该动产,而受让人因此取得对标的物的间接占有
以代替标的物的实际交付。占有改定的构成要件是: (1)必须是在占有改定之前,转让人已经占有并且希望继续占有标的
物。
(2)必须双方达成物权变动的合意。 (3)必须要通过约定由转让人继续占有标的物。
三、 财产所有权
1、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 分的权利。它是财产权的一种,本质上是一定社会的所有制形式在法 律上的表现。其法律特征表现在:
其所设立的抵押权应认定为有效。
二、 物权变动
1、交付:是动产物权变动法定的公示方法,交付不是一种约定的义务, 而是一种法定的义务,在发生物权变动时,当事人不能通过合同随意 免除交付的义务,也不能擅自约定交付的方式和交付的效力。交付分 为现实的交付和观念的交付两种情况。所谓现实的交付,是指动产物 权的出让人将动产的占有实际地移转给受让人,由受让人直接占有该 动产。所谓观念交付,是指在特殊情况下,法律允许当事人通过特别 的约定,并不现实的交付动产,而采用一种变通的交付方法,来代替 实际交付。
利房。1999年两人感情恶化,遂准备离婚,同时贾某也因赡养问题与
李某产生矛盾,三方就房屋的所有权问题产生争执,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李某主张:自己是房屋登记的户主,房屋所有权属自己 B.贾某主张:虽然房屋登记户主为李某,但他出资的钱是自己给他的, 并举出确凿证据证明,故所有权应归自己 C.张某主张:房屋是单位的福利房,她才是真正所有人 D.房屋的所有权应归张某单位
物权法讲义
一、物权概述
1、物权:物权一词最早起源于罗马法,但直到1900年才由《德国民法 典》第一次在法律上予以正式确认。是权利人对特定的物直接支配和 排他的权利。与债权不同,物权具有直接对抗一般人的效力,故权利 的享有、变动往往对不特定第三人影响甚大。物权与债权一起,共同 构成民法中最基本的权利形式。具体说来,包括以下三方面: (1)物权不仅是人对物的关系,也是人与人的关系。 (2)物权本质上是一种支配权,是权利人对物直接支配,并排斥他人 干涉的权利。 (3)物权是排他性的权利。 2、物权请求权:是指权利人为恢复物权的圆满状态或者防止侵害的发生, 请求义务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物权请求权是依附于 物权的独立请求权,在物权受到侵害或者有遭受侵害可能导致物权人 不能圆满支配其物权时行使,包括返还原物、消除危险、排除妨害、 恢复原状。物权请求权是一种基于物权而产生的、保护物权的请求权, 也是物权法为保护物权而特别设定的一种方法。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指业主对建筑物内的住宅、经营性用房等 专有部分享有所有权,对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 理的权利。 选择题 1、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客体不包括()。 A.屋顶平台 B.公共花园 C.公寓门前的城镇公共道路 D.公共车棚 2、甲、乙、丙、丁分别购买了某住宅楼(共四层)的一至四层住宅, 并各自办理了房产证。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司考) A.甲、乙、丙、丁有权分享该住宅楼的外墙广告收入 B.一层住户甲对三、四层间楼板不享有民事权利 C.若甲出卖其住宅,乙、丙、丁享有优先购买权 D.如四层住户丁欲在楼顶建一花圃,须得到甲、乙、丙同意
2、更正登记:是指权利人、利害关系人认为不动产登记簿所记载的事项 有误时,经其申请,经过权利人书面同意或者有证据证明登记确有错 误的,登记机关对错误事项进行更正的登记。
案例:
选择题
1、李男于1992年与张女结为夫妻,婚后不久,两人各出资5万元,李 某的母亲贾某出资3万元,共同购买了张某单位低价出售给职工的福
能取得房屋的所有权的。所以,在这种于他人宅基地上建筑房屋的情
况下,厢房应当由王某取得所有权。然而,在添附中,取得所有权的 一方并没有取得利益的根据,其对因此而造成的他人的损失应当于所 得利益范围内返还。所以,王某应当向林某返还其所得的不当利益。 返还范围为林某建房的费用及相关的劳务报酬。
四、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
简答题
交付是动产物权变动法定的公示方法,分为现实的交付和观念的 交付两种情况。观念的交付又分为三种方式: 第一,简易交付。所谓简易交付是指动产物权设立和转让前,如 果权利人已经依法占有了该动产,就无须再实际交付,从法律行为发 生效力时起直接发生物权变动的效力。构成简易交付的要件是:首先, 动产物权设立和转让前,权利人已经依法占有了该动产。其次,双方 实施了某种法律行为,并且已经生效。
(2)法定孳息,是指根据法律的规定,由法律关系所产生的收益,是 由他人使用原物产生的。
案例
(一)单项选择题
1、甲有天然奇石一块,不慎丢失。乙误以为无主物捡回家,配以基座, 陈列于客厅。乙的朋友丙十分喜欢,乙遂以之相赠。后甲发现,向丙 追索。下列选项哪一个是正确的?() A.奇石属遗失物,乙应返还给甲 B.奇石属无主物,乙取得所有权 C.乙因加工行为取得奇石的所有权
(2)本题涉及物权法定原则。物权法定原则,是指物权的种类、 内容应当由法律明确规定,而不能由法属于担保物权,我国《物权法》
第180条和第184条分别从正面和反面规定了抵押财产的范围。本案 当事人所设抵押权以对商贸城拥有的管理权和抵押权为担保,并不属 于《物权法》所明确规定的可以抵押的财产范围。但是根据《物权法》 第180条第1款第7项,“法律、行政法规未禁止抵押的其他财产”也 可以进行抵押,本案中,对商贸城拥有的“管理权和出租权”能够为 当事人带来实际的财产收益,当事人又协商一致、意思表示真实合法,
添附的结果是,一方所有权有所扩大,而另一方所有权丧失。在
当事人方面看,对于丧失所有权的一方,必须加以救济,才能公平。 因此,从公平的原则出发,因添附而受到损失的一方当事人得要求获
得利益的一方返还其所得的利益。
从本案来看,林某是在王某的宅基地范围内建造房屋的,宅基地 的使用权和房屋的所有权是一致的,只能为一人所有,因而林某是不
第二,指示交付。所谓指示交付是指当事人在动产物权设立和转
让前,如果该动产已经由第三人占有,负有交付义务的人可以将其对 第三人的返还请求权转让给新的权利人,以代替物的实际交付。构成
指示交付必须具备如下条件:首先,必须要在物权设立和转让前第三
人依法占有该动产。其次,转让人应对第三人享有返还原物请求权。 再次,双方当事人达成了转让返还原物请求权的协议。最后,从双方 约定生效时,请求权发生转让并代替交付。 第三,所谓占有改定,也称为继续占有,是指在动产物权转让时, 如果转让人希望继续占有该动产,当事人双方可以订立合同,特别约
请问: (1)双方签订的抵押合同是否有效? (2)试结合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分析本案双方当事人合同所设抵押权 的效力。
解析:
(1)双方签订的抵押合同是有效的。按照《物权法》第15条的 规定,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 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合同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 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双方签订的抵押合同,意思表示真 实、自愿、合法,合同有效成立。
混合和加工三种。添附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不同所有人的物结合在一起而成为不可分离的物。 第二,添附必须是数个物的结合而形成了单独的所有权。 第三,添附的主要法律效果是一方取得了他人的所有权,或者一 方取得添附后的新的物的所有权。 在添附物的所有权归属上,《民法通则意见》第86条作了如下规 定:“非产权人在使用他人的财产增添附属物,财产所有人同意增添, 并就财产返还时附属物如何处理有约定的,按约定办理;没有约定又 协商不成,能够拆除的,可以责令拆除;不能拆除的,也可以折价归 财产所有人;造成财产所有人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但是, 如果没有约定而又可以拆除的就进行拆除,经济上不一定合理。所以, 在添附的情况下,应考虑的是,如果添附物不容易拆开或拆开在经济 上不合理,就应保持其结合状态,而不应强行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