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姚向龙)高三后期复习备考策略及管理办法
(姚向龙)高三后期复习备考策略及管理办法
(二)第三轮复习策略
• 4、训练学生的做题规范、速度、技巧,综合训 练题精心选。 • 5、对知识、方法、能力等做纵向、横向梳理。 • 6、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对查出问题予以方法指 导。 • 7、在三轮复习阶段选题集大家的智慧,分为几 个组,做好分工,查漏补缺,分析二轮复习中学 生常犯的错误,找出薄弱环节,突出主干知识, 对于模型强化记忆。使每一个题都起到应有的作 用。
(一)第二轮复习策略
• ⑴课堂教学要抓好抓实五个“环节”: 练、讲、练、评、补。 • ⑤补,即补偿性训练。讲评课要针对学生错题 设计补偿训练题目,让学生做到做过的要会做 ,会做的题目要得满分。做一题会一题。坚决 废除盲无目的的无休止的题海战术,避免题目 做了不少,收效了了。 • ⑵为确保五环节的落实,严格实行“四精四必 ”。①“四精”,即精选、精练、精批,精评 。 ②“四必”即有发必先做,要求老师布置的作 业或试题必须在学生做以前教师先做,以防止 题目有错误;有做必全批;有批必精讲,根据 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讲评;有错必及纠。 ③“四精”保证质量,“四必”确保落实。
(二)向管理质量要成绩——看好人
(2.)班主任要加强学生思想工作,既要打造良好的 班级精神文化,又必须创设良好的物质文化即优 化自然学习环境。 重视周一班会课,班会教育要系列化 “高考倒计时”牌,营造紧张而有序的氛围 开辟和高考相关的专栏 挂上精美挂历和书法作品 “开心一刻” 激励墙、奋进墙、自信墙、微笑墙
(二)向管理质量要成绩——看好人
(二)抓牢“三个层面” 一抓牢“学科组”。解决好只竞争、不合作 的现象。各备课组长充分发挥作用,做到统一计划 、步调一致,不允许自行一套,各行其事。 二抓牢“班务组”。班主任为核心,任课教 师为成员。班主任负责协调好各学科的作业量、训 练量,不允许教师恶意强占时间;制定好各层次学 生的分类推进措施;针对“两弱”,即弱科和弱生 ,搞好综合会诊与研讨。
四、高三后期复习备考管理办法
(一)向团结和谐要成绩——组好队
凝心聚力、合作共赢 1、师生全身心的投入是胜利的根本保障。 2、合作才能共赢,均衡才能得高分。如果整体协 作意识不强,学科组、班务组不能保持协调一 致 ,导致内耗,学生无所适从。 3、上下步调一致,顾全大局,切忌我行我素,执 行 力差。 4、科学备考,不要一味蛮干,不讲求科学的复习 方 法和策略。
学 生
重课外习题 重做题数量 重做题速度 重结果得出
轻课本教材 轻改题分析 轻审题规范 轻分析过程
高三后期 复习目标
二、高三后期复习目标
• 一、梳理知识 高三的复习决不是对高中知识的重复,而是对 高中知识的重新认识和升华,是对高中知识的
系统和综合,是对高中知识的总结和提高.
素质与应试 厚与薄 知识体系 主干与核心
(二)向管理质量要成绩——看好人
(3)班主任抓好学习纪律,确保良好学习氛围。 班主任要关注到每一个细节,督促检查是关键。每 天早上的练字、早读、早操、眼保健操、周三早上 新闻周刊、答疑、限时练、要全程跟踪,盯紧看牢 ,不留漏洞。 (4) 班主任是学生的主心骨。 关注学生情绪,积极予以疏导 激励斗志,挖掘潜能 陪伴学生
专题复习+题型专项训练+限时训练+全真模拟
学科能力+建模+获取信息+空间想象
三、应试指导
审题技巧 答题规范 应试策略 心理辅导
高三后期复习安 排及备考策略
三、高三后期复习安排及备考策略
复习时段
第二轮复习 第三轮复习 自主复习
时间安排 复习策略
3.1~4.30 5.1~5.30 5.31~6.5 专题复习 仿真模拟 自主训练
(一)第二轮复习策略
• ⑴课堂教学要抓好抓实五个“环节”: 练、讲、练、评、补。
• ③练,重在训练做题速度、做题质量、解题思路、方 法、技巧及解题的规范。二轮复习的质量,关键看训 练的质量;训练的质量,关键是训练题的质量。 • ④评,训练、测试之后,必须批阅讲评。讲评的目的 是以题目带动知识,开阔学生思路,归纳解题技巧、 规律。讲评必须认真分析试卷,充分掌握学情,严禁 抛答案、对答案、就题讲题、一讲到底、眉毛胡子一 把抓的做法。要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上下功夫,要 把表扬鼓励贯穿评课始终,要尽量缩短训练与讲评的 时间间隔,当天考完当天批阅,保证第二天讲评。
(三)自主复习策略
• 1、做出自己合理的计划。不能盲从,更不能无所 事事。 • 2.将训练进行到底。强化动手意识,不动笔墨不学 习,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要觉得简单、见过就 放过。一日不练手就生,两日不练头发懵。(保 持题感) • 3.更加重视基础题、中档题。不能死抠难题,新鲜 题,指望猜题押宝。 • 4.注意知识点回顾。处理好做题与知识点总结复习 的关系。翻看积累本和错题本,抓重点章节和薄 弱环节。 • 5.强化记忆性的知识。
(二)向管理质量要成绩——看好人 2.年级管理
年级主任是一个年级的灵魂
(1)年级主任负责上请下达,推动年级各项工作 的有效开展。年级主任要敢于管理,勇于担当, 有所作为。年级主任要全身心扑在工作上,以身 示范,身先士卒,参与全过程学科研究和学生管 理。制定高三复课计划;抓好班级、备课组调研 ;定期开好师生座谈会,把好方向。
重知识的灌输,轻思维能力培养(轻学生主动建构 知识); 重讲解过程,轻消化理解;重规律应用, 轻得出过程;重题目讲解,轻方法总结。 ◇课后作业:简单重复,高强度训练,高频率测试; 多练少讲,以练代讲,试卷讲评不及时或不到位„
二 谋 划 科 学 思 路 , 找 准 策 略
◇管理执行力减弱,学生负担过重 ◇缺乏自己的、成熟的应试策略指导 ◇没有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改善竞技状态
(二)向管理质量要成绩——看好人
(5)班主任要突出抓好“三项研究”,加强三类生 管理。一抓“边缘生”的转化思路研究,力争本科全 面上线;二抓“高分生”的达线策略研究,保障重点 上线;三抓“优秀生”的拔高规律研究,实现名牌上 线。 对尖子生管理上不放纵、不搞特殊,从严治学 包扶给各位老师,采用 “人盯人”、“人帮人”的 方法进行辅导
高三后期复习备考策略 及管理办法
姚向龙
复习备考中存在的问题
高三后期复习目标
高三后期复习安排及备考策略
高三后期复习备考管理办法
复习备考中 存在的问题
一、复习备考中存在的问题
◇复习目标:目标不明,教科书落实不到位;复习层
次不清;盲目追随教辅资料或现成试卷;
◇课堂教学:教师讲解过多,学生结合高考试题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强化训练,以 求适应高考答题要求。到这时离高考只剩一个月 时间 • 1、首先应该做的是稳定学生情绪:一切未成定 局,这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月,是决定成败的一个 月,利用好了这一个月,能力、水平会突飞猛进 。利用不好将一落千丈,前功尽弃。 • 2、要求学生回归课本,巩固基础知识。 • 3、除了每周用专门时间做理综综合模拟题外, 利用自习课做一些学科内综合性习题,这时选题 相当关键,要有备而练,冷静面对各地模拟练习 ,切忌盲目追难、追新、追偏。
(二)向管理质量要成绩——看好人
3.班级管理
良好的班风学风可以成 就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
(1)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具体实施者,一个班主任 的成效如何,直接影响着班风、学风,也直接影 响着高考的成效,所以要实行班风学风班主任负 责制。班主任在狠抓常规管理的同时,要在班级 管理上出点子、下工夫,形成教育教学相互联动 的良好的运行机制。
(二)向管理质量要成绩——看好人
(2)年级主任每天全过程巡查教师工作情况,发 现问题及时解决,解决不了报告学校,配合学校 解决。 (3)年级主任每天至少巡查年级三次,将各班学 情及时如实反馈给班主任,以便班主任及时了解 班情、及时整顿班级存在的问题。 (4)年级主任督促各备课组长梳理一周来的教学 工作,同时督促各备课组长制定下一周的教学计 划。
高三后期复习 备考管理办法
“细”:细节决定成败 “实”:落实到位才见 成效
四、高三后期复习备考管理办法
(一)向团结和谐要成绩——组好队 (二)向管理质量要成绩——看好人 (三)向教研质量要成绩——定准位 (四)向课堂质量要成绩——上好课 (五)向规范严谨要成绩——零失误 (六)向练习模考要成绩——会考试 (七)向组题质量要成绩——给足力 (八)向批卷质量要成绩——把严关 (九)向考试效果要成绩——找准点 (十)向人品心态要成绩——稳发挥
四、高三后期复习备考管理办法
(二)向管理质量要成绩——看好人
(领导管好教师,教师管好学生)
管理做到四严:严格、严肃、严谨、严密 (钱学森先生语) 1.学校管理
领导是关键,合作是保障
(一)分工协作、责任到人 (二)向管理质量要成绩——看好人 校长要统筹安排,关爱教师,为教师排忧解难。 主管教学副校长蹲点高三,全方位指导、推进高三 工 作。 主管教研副校长收集高考信息,组织各地模拟试题 。 主管德育副校长配合年级组长、班主任做好学生思 想 工作。 主管总务副校长安排好教师学生工作学习环境,身 体 、饮食、住宿等。
(二)向管理质量要成绩——看好人
(三) 领导干部全部精力用于教学一线,重心沉 在教学上。 第一,多下课堂,多听课,多看学生表现。 第二 ,有意无意地翻翻教师的备课笔记。第三,看各 科高考示例题,熟悉各科考试的大致要求。第四 ,经常地查看学生的作业、考练讲义。第五,经 常地深入学生调查了解,看准问题,找准教师的 弱点。 第六,提要求,抓落实,抓教师的工作态 度。第七,率先垂范坐得住。 第八,为人处事做 到公正公平正义。
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发 表文章透露了今后深化高考考 试内容改革,将重点考察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理 念、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创新 能力四个方面的内容。
二、高三后期复习目标
二、提升能力
学生能力的高低取决于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
掌握的准确程度和牢固程度以及学生掌握方法的
多少和熟练程度的高低。
思路+方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