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编辑出版史复习资料

中国编辑出版史复习资料

中国编辑出版史一、名词解释1,甲骨文:甲骨文又称甲骨卜辞,记录和反映了商朝政治和经济的情况。

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文字。

殷墟甲骨文是现今所见中国最早的具有完备体系的文字﹐殷墟甲骨刻辞是现今所见中国最早的时王记实文辞。

2,杀青:将竹简放在火上将水分烘干,以防蠹朽的工序,在烘烤的过程中,新鲜的竹条上有水分的渗出,类似人的出汗,且颜色由青变黄,故又称汗青。

3,帛书:是指写在缣帛上的书籍,缣帛是丝织品,包括帛,素,缯,缣等,故帛书又称为素书或缣书。

4,藩刻体:指明代各地藩王所刻的书。

5,馆阁制度:在宋代修史时正式形成。

宋初,以史馆,昭文馆,集贤院为三馆,三馆,秘阁,崇文院统称馆阁,是国家的藏书机构,兼有国家典籍的编校和收藏功能。

6,史馆制度:太宗贞观三年,于中书省置秘书内省,专职撰修五代史。

另设史馆于门下省,开我国设馆修史之例。

史馆的主要职责是受命编修前代史书和本朝国史典志等,即官修史书。

7,史官制度:中国历代均设置专门记录和编撰历史的官职,统称史官。

在中国历史上,设立史官,记录国家大政和帝王言行是一种由来已久的制度和传统。

8,宋初的四部大书:《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册府元龟》9,坊刻:指古代书坊的刻书活动,所刻图书称为“坊刻本”。

10,殿本:武英殿刻书始于康熙十九年,所刻大多为皇帝钦点之书,然后通过赏赐,颁行,发卖等多种渠道流通天下,世称殿本。

11,活字印刷术:毕昇总结雕版印刷术的经验,发明出活字印刷术,即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

12,陈起:从事编著、出版、卖书和藏书诸业,书铺所刻图书在当时负有盛名,流通古藉数万计。

以刻技精湛、字体俊丽、工料上乘,成为坊刻精品,为后世珍重。

二、填空1,铜器铭文: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具有历史内容的篇章,又称金文。

商代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

2,第一部篇幅最大的类书:《永乐大典》明代3,现存篇幅最大的类书:《古今图书集成》清代4,古代规模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5,内廷四阁:北京紫禁城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沈阳故宫文溯阁6,唐代的四大类书:欧阳修《艺文类聚》,徐坚《初学记》,白居易《白氏六帖事类集》,虞世南《北堂书钞》7,历史上第一部有关典章制度的通史:杜佑《通典》8,现存最早的文学评论专著:《文心雕龙》南朝刘勰9,现存最早的一部综合性农书:《齐民要术》东魏贾思勰10,上海为孤岛时期出版的两部书:《资本论》,《鲁迅全集》11,陆费逵中央书局和商务印书馆教科书印制的竞争,《中华大字典》,《辞海》,《四部备要》1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图书系统分类目录《七略》,刘向,刘歆父子开创图书六分法体系。

13,我国最早的一部地理书《山海经》14,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15,《吕氏春秋》吕不韦达到了战国时期书籍编撰的最高水平。

16,东汉政府创立第一个主持图书编校工作的政府专门机构是秘书监。

17,汉,蔡邕《熹平石经》18,《东汉观记》,《汉书》,《史记》史称三史19,我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东汉许慎20,历史上第一部方言字典《方言》21,《汉书》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22,《文选》是现存最早的古代诗文选集性总集23,三通杜佑《通典》,郑樵《通志》,马端临《文献通考》(第一部以文献命名的著作)三、简答1,汉代蔡邕的《熹平石经》汉灵帝熹平四年,许蔡邕等人之情校正六经文字。

蔡邕曾师从太傅胡广,以博学名世。

熹平六经的校订工作完成后,蔡邕以小字八分将校正的经书刻于石碑,后称“熹平石经”。

据考证,石经包括《易》,《书》,《诗》,《礼》,《春秋》五经,并《公羊》,《论语》二转。

熹平石经的镌刻对后世影响极大,用刻石的方式向天下读书人公布经文的标准文本的方法自汉代创立以后,后世也有其他石经先后问世。

2,鲁迅在编辑出版方面的成就鲁迅的编辑活动开始于1912年参与创办了《岳峰日报》和1918年参与《新青年》报编辑部的重大活动。

据不完全统计,鲁迅的一生担任过20种期刊和报纸副刊的编辑工作,共编辑过11套丛书,编辑或参与编辑的各种书籍达76种,校阅的书籍有40余种,为我国现代编辑出版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鲁迅把编辑出版看做是为社会大众提供的精神食粮,当做投向敌人心脏的匕首,他对待每件编辑出版事物都以饱满的革命热情和严肃认真的态度,为后世编辑出版工作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鲁迅的编辑思想:他的编辑思想表现在书籍出版的方方面面,“有益读者”是其编辑思想最好的概括,“读者本位”思想是其编辑思想的核心。

首先,从书籍内容的选择来说,鲁迅作为优秀的出版者和编辑,注重书籍的选稿,其次,鲁迅也对书籍的设计,插图等事必躬亲。

从当时的市场风气来说,鲁迅对沽名钓誉的书商文人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鲁迅编辑思想的影响和对现代出版活动的启示:鲁迅不仅自身致力于报刊书籍的出版工作,也在书信往来中对朋友,同仁的书籍编撰提供宝贵意见,对国民革命精神起到了启蒙作用。

鲁迅提出的关于大众需求的娱乐化与报纸书刊所担负的引导大众的责任的矛盾以及出版的商业化和出版的文化自律之间的矛盾,对当时出版产业与出版文化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元代出版技术的进步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A,官刻和家刻、刻坊能够在统一和平的社会环境中从容的进行刻书活动。

B,元代民间书坊开始刊行说唱文学作品,即通俗文学作品。

C,王祯木活字印刷技术的发明,推动了元代印刷技术的发展。

4,汉字的产生有哪几个阶段?结绳,上古时代结绳记事,即在一条绳子上打结用以记事。

书契,是指一种区别于结绳的新的记事方式,包括契刻记事和图画记事,这就是中国最早期的象形文字。

仓颉造字,甲骨文,殷墟甲骨文5,汉代政府的主要编纂机构有哪些?西汉,汉高祖定邦长安后,设立了石渠阁,天禄阁,麒麟阁作为皇家藏书和图书编校机构,发挥着典藏,讲习和校理功能,同时也是朝廷储备人才的地方。

东汉,确立了兰台,东观,仁寿阁,石室,宣明殿等藏书校书之所。

此外,东汉政府创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主持图书编校工作的政府专门机构,秘书监。

6,宋版书多善本的原因历史文物性,存世不多;学术资料性,不少直接脱胎于写本,其内容精确,接近古书原貌;艺术代表性,纸墨俱佳,字画讲究,既体现了高度的工艺技术,又富有喜人的艺术风格。

7,中共成立之初的主要的出版机构有哪些?(1)新青年社:1920年在上海成立,出版了《新青年》杂志,《新青年丛书》等。

(2)人民出版社:1921年在上海成立,先后出版了《马克思全书》,《列宁全书》等,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上海书店:1923年在上海成立,负责出版发行党内所有的对外宣传刊物。

(4)长江书店:1926年成立于武汉,成为继承上海书店营业的党的公开出版发行机构。

8,隋唐五代时期刊定五经的重要意义颜师古考订《五经》,孔颖达等撰《五经正义》在古代经学编纂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不仅对汉代以来发扬起来的经学作了总结,也为唐代科举考试确定了试题范围,向天下应明经科的士子提供了标准的含义。

四、论述题孔子的编辑思想(1)去除重复,孔子在编辑《诗经》时进行了去除重复的整理工作,即去掉诗中重复的篇章,此外还对其进行编排,是内容排列次序,各归其类。

(2)述而不作,孔子选择符合自己社会政治理想和伦理道德观念的内容,从上古流传下来的优秀文化中撷取自己心目中的精华,经自己编选整理成书。

(3)无征不信,多闻阙疑,孔子反对凭空揣测和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唯我独是,这个原则是孔子在整理时以史料为基础,择善而从,对历史材料中的阙文加以保留,待后人思考解决。

主要成就:孔子编订六经,使历史上有成果保留下来,而且是影响巨大的最早的编辑活动。

重要影响:孔子编订六经,通过对上古,尤其是对周代文献史料的搜集和整理,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存和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他在编辑实践中所确立的原则和方法也对后世编辑出版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汉代刘向父子的成就及意义刘向,刘歆父子在编校群书的同时,又相继编撰了综合性藏书目录《别录》和《七略》。

他们编辑校订的图书,从学科内容和品种数量上看,几乎包括了当时所能见到的所有古籍;从分类体系和校勘质量上看,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从宏观上看,《七略》分类体系奠定了封建时期图书分类的思想理论基础,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从微观上看,每一部分都有明确的书名、篇名、作者、目录、叙录、正文和附件,全书结构齐全,字句规范,已明显不同于初创时期的书籍,刘向父子称得上是我国编辑出版工作的奠基人。

意义:奠定了古代目录学的基本框架和方法,创立了合适的图书分类体系,创立了揭示图书内容要素并予以评判的叙录方法,开创了古代书籍整理定著“新书”之例。

近代编辑出版事业的五大变革(古代出版向近代出版转型初期出版业的变化)1,技术方法的变革——新技术的采用。

19世纪初期西方机械化铅印技术已经传到我国沿海地区,鸦片战争以后国内开始引进、改进了一些印刷技术,为出版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2,书籍形式的变革——由线状到精装、平装。

新式机械铅印技术取代手工雕版印刷而居于主要地位,“洋纸”取代软纸带来近代造纸材料的变革,实行双面印刷产生平装和精装,带来图书印刷和装订形式的变革。

3,图书内容的变革——西学的输入。

大量翻译书的出现给图书的内容带来巨大变化,各种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著作不断涌现,伴随着一次次政治风暴,适应时代发展的图书也随之产生。

4,图书类型的变革——新型出版物的诞生。

报纸,杂志,新型教科书,新型工具书和连环画大量出版。

5,出版发行方式的变革——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出版企业出现。

由于当时的社会对新知识有着强烈的要求,各种政治派别都有出版刊物的需要,于是政府办起了官书局,私坊刻书也进一步分化,新生资本家看到这方面有利可图也愿意大力投资,陆续开设新式印刷厂,采用新式印刷技术,创立出版和发行机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