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00322中国行政史复习资料篇一:全国20xx年4月自学考试00322中国行政史试题答案篇二:自考中国行政史复习资料1、内外服制:一种二元统治体制,即将统治区分为副职过多,纠缠不清的矛盾。
内服和外服两部分,分别采取不同的统治方法和组织形式。
“内服”指商王直接统治的区域,即王畿所在地。
“外服”诸候国统治的区域,其范围由王畿向四面八方延伸。
共同担任相职,分别直接对皇帝负责。
汉武帝时代以中外朝制架空相权,揭开了汉代宰相制度改革的序幕,三公宰相制起到分散相权的作用。
与枢密院分掌文、武,后人称之为“两府”,另设独立执掌全国财政的三使司,又称“计相”。
二府三司制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但过分集权于皇帝影响了国家机关整体职能的发挥。
族而建立的一种特殊制度。
担任北面官的一般均是契丹贵族,且其核心一直是宗室和外戚。
因此,北面官系统是辽政权的权力重心所在,终辽一代始终是贵族政府。
会为有效行使职权、加强对国家事务的管理,根据“行政三联制”的原则设立的决策技术系统。
阻力?(1)最高决定权的二元化。
尽管光绪名义上已是“权归于一”的皇帝,但慈禧太后几十年垂帘听政所形成的最高决策者的地位并没有根本改变。
由于最高决策权不统一,政令往往前后相左,使下级执行起来无所适从,行政效率自然低下。
大权被慈禧的亲信荣禄所掌握,光绪仅仅靠几个没有实权的维新派推动改革,显然是难奏其效的。
改革的大学士翁同和开缺回籍,后是规定新授二品以上官员须向太后谢恩,再后来是怂恿后党官员多方掣肘改革,致使新政令难以落实。
宝箴外,其余督抚或借诩推诿;或粉饰应付。
7、简述南京临时政府行政建制的特点?非“因人而立”,而是根据客观需要,将能合在一起的机构尽量归并。
(3)行政各部建制的顺序适应了当时形势的要求。
由于受时代和历史条件的限制,南京临时政府的行政建制并不很完善,权限划分也比较粗放。
当然,与历代封建王朝的六部建相比,这是中国历史上第8、保持中国封建社会行政体制系统稳定的因素主要包括哪几方面?(1)中国封建社会所形成的一套管理官员的制度是织保证。
中国封建社会官员的管理制度与中央集权管理管理体制的需要相适应,这一套管理制度既控制官员本身,又为专制统治服务,封建统治者以之来调节封建社会各阶级、阶层的矛盾,弱化社会内(2)监察机关的人事监督有利于封建国家肌体的健全。
监察制度为维护封建秩序和保证中央政令的执行以及整个封建国家的正常运转起到了一定作用。
(3)在中国封建中央集权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着调9、禅让制:尧舜时代部落联盟领导集团通过民主推选军事首长的制度。
表大会及其选出的中央执行委员会的行政机关,在行政组织系统中居于最高领导地位。
11、简述秦汉时期的官员考课制度?(1)对各级中央政府主管官员的考核。
两汉时期,由皇帝考核丞相、三公。
在皇帝不亲政事的情况下,由尚书代皇帝行使考核权,并交皇帝核准。
府通过上计形式进行。
上计考课分为常课和大课。
(3)郡对县的考课。
负责考核。
(5)考课完成后,按官员政绩和品德分别作出结论并给予奖罚。
唐代的行政决策既是一种专制的个人决策形式,同时又是一种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群体决策方皇帝在行政决策过程中掌握最后裁定之权。
体现出群体决策特点的是唐代的各种丰富多彩的会议形2、三公宰相制: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为三公,一个近代化的中央行政体系。
3、二府三司制:是宋代的中央行政体制。
中书门下中央集权体制得以延续和遭到破坏后得以再生的组4、北面官制:是辽代统治者为统治契丹和其它游牧部的摩擦,使官僚队伍按封建统治的要求形成合力。
5、中央设计局:是抗日战争爆发后,国防最高委员节君主专制弊端的机制。
6、简述清朝“百日维新”期间行政执行遭遇的主要10、人民委员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全国苏维埃代(2)改革缺乏军事力量的保证。
当时清政府的军事(2)对地方郡国长官的考核。
通常由丞相、御史三(3)顽固派的顽强抵抗。
慈禧先是迫使光绪将支持(4)对各级官府的非主管官员,由各部门主管官员(4)地方官员的敷衍塞责。
在地主,除湖南巡抚陈12、简述唐代的行政决策形式?(1)机构的设置比较合理和集中。
实际设置的机构式,把这两种截然对立的决策形式融为一体的就是(2)实行总统垂直领导制。
总长直接受总统指挥,式,大体有以下几种组织形式:次长也由总统“简任”,总长、次长各为1人,形成(1)大臣廷议。
可以分为皇帝主持的朝会和尚书省总统—总长—次长三层独任制的领导方式,避免了1集议两种方式。
(2)宰相以及高级文臣武将参与决策会议。
一般在另一方面,工农民主政权实行高度集中。
建立在劳朝会结束后,宰相留下来与皇帝就朝会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最高决策权属于皇帝,故无论是哪种决策辅助手段,一旦形成意向性决策意见后,都须按一定程序形成诏敕,方能具有法律效力。
13、简述在‘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实施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则例,裁汰冗员,取消闲散重迭机构。
股,改试策论。
程。
14、试述元代的行政监察制度?地方行御史台和各道肃政廉访司三级。
形成一个以御史台为中心,行御史台为重点,各道肃访司为经纬的严密监察网络,纵横交错,覆盖全国,使封建监察体系趋于完备。
位均高于宋、金旧制,处于和中书省、枢密院三足鼎立的地位。
区,京都附近由御史台直接监察,其它大监察区由动群众直接选举基础上的苏维埃政权拥有高度的权力,能够集中处理国事。
政府之间,下级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力戒各行其是、各自为政的现象发生。
(3)贯彻精简和效能的原则:一、精简行政机构。
二、严格编制定员。
三、减少副职,不设虚位。
种中央集权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其特点:一是其二是郡县以下的行政机构是以乡里为基层行政单到社会的底层。
这一制度萌芽于春秋时期。
17、节度使:最初是唐代设于边区的军事长官,职定辖区;安史之乱后,掌握地方政治、军事和财政大权,成为割据一方的地方高级行政长官。
18、军机处:是清朝自雍正年间设立的中央机构。
军机处初设时,其职权仅限于军事方面,但以后事策机构。
19、简述春秋时期各国赋税改革对行政体制的影春秋时期各国的赋税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土地关系(1)在行政机构方面,加强变法的决策机构,删改16、战国时期的郡县制:是战国时期各国推行的一(2)在人事行政方面,改革保举人才条件,废除八郡县长官由国君直接任免,而非分封世袭之贵族;(3)在行政动作方面,提倡上书言事,严格办事规位,国君可以通过郡县长官把自己的权力一直延伸(1)元代监察机构组织相当完整,有中央御史台、权以领军为主,并无监察地方政务的职能,也无固(2)御史台是元代最高行政监察机构,其作用和地权逐渐扩大,最后发展成为总揽军政大权的中枢决(3)在地方行政监察上,元代分全国为几个大监察响?行御史台负责监察。
行御史台受中央御史台节制。
和赋税财政制度的根本变革,它不仅影响到社会经(4)元代监察制度较前代的一个重要发展是监察法济结构的变动,而且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引起上层规的制定,使行政监察规范化,保证了监察机构的正常运转。
监察职务被蒙古贵族垄断,严重影响了监察机构作用的发挥。
其次,蒙古贵族享有特权,有受监察法规的制约,监察机构无权对一些特权机构,如宣政院、大宗正府、皇宫事务机构等进行监察。
15、试述苏区工农民主政权的特点?工农民主政权是由工农劳苦大众当家作主的新型国家政权,特点有:各级苏维埃政权机关是议事机关,又是行政管理机关,议决并执行各该区域内的一切事宜,行使立法和行政等一切职权。
实行议行合一的管理体制,一方面有利于直接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另一方面又便利人民选出的政权机关及时、有效地开展管理活动,提高行政管理效率。
表参加国家管理的权利,并对不称职者有权撤回。
2建筑国家职能的变化,赋税制度的改革对国家行政体制的变革有巨大的影响。
些方面对前代制度进行调整?(1)对地方行政层级进行调整。
(2)削弱地方政府的自主权。
21、简述抗日民主政权行政管理的独创性经验?(1)正确处理党政关系,充分发挥政权机关的积极性。
(2)按照“三三制”原则组成行政机关,吸收各阶(3)实行民主决策,重视征询和采纳各方面人士的意见了建议。
(4)实行精兵简政和逐级负责制,提高工作效率。
(5)建立相对完善的监督体系。
(6)严格干部标准,加强干部的教育和考核奖惩,干部的福利待遇以不高于熟练劳动者的所得收入的22、简述晚清时期的行政监督制度?(5)元代监察体系的弊端也十分突出。
首先,主要20、为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隋唐时期主要在哪(1)采取“议行合一”的管理体制。
苏区所建立的层人民参加行政事务的管理。
(2)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
一方面,人民有选举代俸以养廉的原则。
(1)都察院行政监督功能的强化。
一、改革都察院他们的监督。
内部机构;二、简化监督程序;三、改革御史推荐28、简述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提高军事委员会地位的办法。
通过整顿,都察院的行政监督功能有所加强。
措施?(2)资政院、咨议局通过议事权、咨询权和纠核权(1)改变领导体制。
抗战开始后,取消了副委员长来实现行政监督。
用以制约内阁。
管理中的大事,它说明了行政监督的法制化已是大势所趋。
由于清政府很快就被辛亥革命推翻,上述两个行政监督机构也就胎死腹中了。
23、试述战国时期各国变法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央集权的目的。
以郡县制为基础的封建君主中央集权制下君主权力远比分封制下的君主权力要大。
央集权体制的经济基础。
和常务委员,只设委员长1人,由陆海空军大元帅兼(2)进一步扩大编制。
军事委员会堪称国民政府直(3)进一步加重职权。
抗战开始后,军事委员会不仅是最高军事机关,而且是统辖全国军民作战的大本营,还控制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人事安排和调动。
可见,军事委员在抗战期间也发展成为国民政府中地位最高、权势最重的机关,它名义上直属国民政29、侨州郡县:是东晋时期在地方设置的特殊行政区。
在人流集中之地按他们原籍的名称侨置州、郡、做官增加了位置,也使其控制大量依附人口成为合(3)弼德院的行政监督:作为皇帝的咨询机构,并任,行使‘统率陆海空军’职权。
(4)行政裁判院和审计院的筹建,是近代中国行政属机关中最庞大的机关。
(1)用郡县制取代分封制,达到了实现封建君主中府,但实际权力远在国民政府之上。
(2)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制,奠定了封建中县。
这样,一方面照顾了世家大族的利益,为他们(3)变法运动中,各国先后颁布法律,出现依法治法;另一方面,也起到了稳定统治秩序的作用。
但民的倾向。
(4)废除世卿世禄,实行官僚制。
官僚侨州郡县与南方原州郡县并置一处,造成地方行政制是一种和封建君主中央集权管理体制相适应的人事管理制度。
24、试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行政执行的基本趋向和行政执行混乱的原因?基本趋向:一、决策能否执行往往以掌权军阀的意志为依归。
二、决策能否执行往往以掌权军阀的实力消长为依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