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29古诗两首《嫦娥》优质课公
开课教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 认读、会写本课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
2. 通过理解诗句、朗读古诗,想象诗句所描述的画面;通过朗读与背诵;体会诗的意境。
3. 体会诗中表达的情感,了解诗中蕴含的民间传说,激发学生学习古诗与阅读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热爱。
2学情分析
以生为本。
站在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角度,在他们思想认识情感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去解读古诗,让他们基本明白古诗的意思,对古诗描述的艺术形象有所感悟,对古诗饱含的情感有所体会,对诗人有所了解,对本诗的特点有所发现。
激发起他们对诗人的好奇,激发起他们对经典的喜爱。
以诗为本。
站在古诗的角度,抓住古诗的节奏、韵律、语言、意境、情感、哲理,由浅入深,脉络清晰,步步推进式的教学,让学生收获的不仅是一首古诗,而是对古诗学习方法的基本把握。
以自然为本。
教学过程中不能死守教案,而应顺学而导,以学定教。
教学中有适当的延伸拓展补充,有文化的底蕴,但无卖弄之嫌,一切顺其自然,水到渠成。
3重点难点
重点:把学生带入情境,有滋有味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难点:理解诗句意思,了解诗中蕴含的神话传说,体会诗的意境。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一、导入
1.孩子们,八单元课文都与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有关,《古诗两首》就藏着美丽的故事,《乞巧》和哪个故事有关?(牛郎织女)今天我们要学习第二首古诗,,一起读——嫦娥。
2.这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女子,“嫦娥奔月”的故事千古流传,谁愿意讲讲?
2【讲授】二、导学
1.学一首古诗,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教师引导学生讲:会读会写会背知诗意想画面悟情感知诗人2.是的,知人论诗。
让我们先走近诗人李商隐。
你对他有什么了解?你会背他的诗吗?
这位才情横溢的诗人曾写下了无数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诗篇。
我们来欣赏其中两首。
出示:《夜雨寄北》、《乐游原》,男女生读。
出示李商隐简介: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齐名,人称“小李杜”,其诗意境朦胧,情感忧郁感伤。
我们在学《嫦娥》诗时会有所感受。
3【活动】三、粗读自悟,整体感知
1.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首诗,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2.抽3个学生读,读完后请学生评价。
3.提醒生字读音:屏、烛、晓、偷,还要注意读出节奏,奖励XX读。
4.诗歌读起来有味道,跟押韵有关。
这首诗押什么韵?(看最后一个字,押“恩”韵)本诗一、二、四句押韵,韵脚是“深”“沉”“心”,这几个字儿都是前鼻音,注意读准确。
师:那我们齐读一遍,押韵的味道再浓一点。
学生再次朗读。
5.现在,请孩子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边听边想,你仿佛看到些什么?
你看到的景象或人物是什么样的?
师生互相启发,把想象的画面说一说。
共同归纳大意:室内:云母屏风上印着幽暗的烛影。
室外:银河渐渐西移垂地,晨星就要消失。
广寒宫:嫦娥应该后悔偷吃了灵药,眼望着碧海青天,夜夜心情孤寂。
4【活动】四、细读解意,质疑问难
1.学好古诗有方法,一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图猜诗意,三年级我
们要学会使用注释,看着注释,你能学懂多少,不懂的标上记号。
学生自主学习。
2.现在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自己不懂的问题。
3.如果你还有没解决的问题就提出来。
学生质疑交流。
师相机解惑。
出示“疑难交流“,学习“晓”,理解字义,换偏旁,范写书空。
5【活动】五、品读悟情,体会“三心”
1.指名读一二句,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在书上圈出来。
(屏风、烛影、长河、晓星)这四样景物通过“深、渐落、沉”这三个词一串联,就为
我们呈现出一幅诗人在孤独的环境中夜不能寐的画面,同时也鲜明地蒙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
因为,一切景语——皆情语。
这是为了烘托后文要表达的感情。
2.我们读诗的人,就要善于从诗中找到最能表达感情的词语,来体会
诗歌的情感。
你认为在这首诗中最能表达作者情感的词是哪个或哪些? (板书:悔、夜夜心)
嫦娥很后悔,既然后悔,诗人就要这么写了。
逐行出示:
嫦娥后悔偷灵药。
嫦娥应悔偷灵药。
读读,什么感觉?所以,这其实是诗人的一种猜测,我们之前读过《推敲》的故事,古诗语言相当精炼,诗人在选择每个字时都要经过再三思考。
3.好,我们来感受嫦娥的“悔”。
嫦娥为什么而后悔?
让我们带着体会到的情感读诗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齐读)
4.正因为这无穷的悔恨占据着嫦娥的心,所以嫦娥每天夜晚孤独寂寞地看着这碧海青天难以入眠,正所谓“碧海青天夜夜心”。
我们来想象一下,嫦娥有一颗怎样的心?(思念、悔恨、哀怨、痛苦、寂寞)请生分别将自己体会到的感受带进诗句中朗读。
(指名读)
5.这夜夜心,是一夜两夜吗?是一月两月吗?那是——(一辈子)
6.引读:多么孤独!难怪李白在《把酒问月》中这样写到——白兔捣药秋
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难怪毛泽东在《蝶恋花·答李淑一》中也这样写到——寂寞嫦娥舒广袖。
7.引读:
嫦娥一个人待在月宫中,没有人来陪伴,多么孤独啊!(齐读)
没人陪的日子年年月月,日日夜夜,多么寂寞啊!(齐读)
漫漫长夜,寂寞难耐,思念丈夫,思念人间,怎奈已吃药成仙。
嫦娥再也无法回到充满温暖、充满爱念的人间了,她怎能不——“碧海青天夜夜心”!
8.师:这番心情,如果用一个更贴切的词来形容,我们可以把“孤单、寂寞”这两个词合成一个词,那就是——孤寂。
(板书)
(二)揣摩诗人的心
1.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嫦娥》这一首诗呢?在诗中,又寄托了作者怎样的心呢?(同情、怜惜、惋惜、哀叹)
2.同情、怜惜、惋惜、哀叹,这么多的情感融在诗中,回想诗人的一生,仕途失意,感情不顺,他为嫦娥而哀叹,也为自己而感伤。
所以,在这首诗里,诗人的心其实跟嫦娥的心是相通的,正所谓“心心相通,同病相怜”,
3.让我们带着对嫦娥对诗人情感的理解,再深情地朗诵这首诗。
生深情诵读。
(出示课件,配乐朗诵)
(三)体会自己的心
1.师:感受了嫦娥的心,揣摩了诗人的心,现在想想你自己的心,读着这首诗,你跳动着一颗怎样的心?(对嫦娥的同情之心对诗人的钦佩之心)
2.师:读一首诗,我们既要感悟诗人所描绘的主人公的情感,也要感受诗人的情感,还要体会自己的情感,这样,我们的情感才会不断丰富起来,成为一个有情、有心的人。
6【活动】六、比较学习,整合延伸
1.最后让我们把古诗两首放在一起学,找找它们的异同。
这节课我们着重关注相同点,看谁发现得多。
2.擦亮眼睛看一看,两首诗当中还有一个相同的字,谁最快发现?(河)这个“河”是指?(天河、银河)
3.银河,天河,理解得多么准确!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银河(图片),
这银河是那样浩瀚无边,又是那样神秘莫测,那里有人吗?会发生什么事?古往今来,人们都在想象,留下了多少民间故事和千古佳句,
今后讲到“牛郎织女”这个故事我们就会想起这样一首诗——齐读《乞巧》, 谈到“嫦娥奔月”这个故事,我们又会想起这样一首诗——齐读《嫦娥》。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古国,她是诗的国度,故事的摇篮。
同学们课后可以去搜集、积累这方面的诗和故事。
作为文明古国的炎黄子孙,我们真应该多读诗,多背诗,在诗中去丰富情感,涤荡心灵,在诗中去追寻古老的文明,去感悟民族的精神和智慧。
古诗离我们并不遥远,它们的存在是古人活过的证明,是生命燃烧后留下的痕迹,也许现在你们还不懂很多古诗词的深意,但你把那些诗词记下来哪怕是生吞硬嚼下去,就是在心里生根。
日后触景生情,总会懂的,它们会在我们漫长的一生中草灰蛇线、伏脉千里。
春天,桃花盛开,你会明白“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夏天,你和爸爸妈妈去湖里游玩,小舟从荷叶中穿过,你会懂得什么是“接天莲叶无穷碧”,什么是“水光潋滟晴方好”;秋天,天高云淡,凉风乍起,你会看到什么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冬天,西风凛冽,天空阴沉,你会知道什么是“晚来天欲雪”,什么是“红泥小火炉”。
孩子们,让我们以经典为友,以诗书相伴,走向美好人生。
愿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瑰宝伴随你、我,我们在座的每个人的一生!
7【作业】七、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书写古诗。
2.搜集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