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
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
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
包含本课对应
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用频率估计概率
学习目标:
知识和技能:
会进行用频率估计概率的计算。
2、过程和方法:
(1)接触并了解到设计实验进行频率估计的方法。
(2)了解模拟实验的方法,会设计模拟实验去估计概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了解频率估计概率的必要性。
(2)通过利用频率来估计概率,再利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明白学习概率的意义,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学习重点: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方法。
学习难点: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条件是保证试验次数足够大,准确判断概率值。
导学过程
课前预习:
阅读教材140--142页的有关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如果一个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不是有限的,或者各种可能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相等的,我们是否可以通过试验的方法去估计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呢?,若可以,条件是什么?
2、对于一个随机事件A ,用频率估计事件A 发生的概率P(A),则P(A)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课堂导学:
1、导入
为估计某天鹅湖中天鹅的数量,先捕捉10只,全部做上记号后放飞。
过了一段时间后,重新捕捉40只,其中带有标记的天鹅有2只。
据此你能估算出该地区大约有天鹅多少只吗?
2、出示任务、自主学习
会进行用频率估计概率的计算。
3、合作探究
阅读教材140--142页的有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本节求概率的方法是什么?
2.在做大量重复试验时,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正面向上”的频率有什么变化趋势?
3.你对“频率呈现出一定的稳定性”是怎样理解的?
4.如果一个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不是有限的,或者各种可能结果的可能性是不相等的,我们是否可以通过试验的方法去估计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呢?
5.对于一个随机事件A ,用频率估计事件A 发生的概率P (A ),则p (A )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三、展示反馈
1.估算幼苗的成活率,运输中柑橘完好的概率,种子的发芽率等事例中,都利用了_________的方法来计算。
2.根据天气预报明天下雨的概率是0.7,则明天不下雨的概率是_________。
3.同时投掷两枚硬币,落地后一正一反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
4.在种子发芽率的实验中,科研人员经过大量实验得到不同数量的种子,发芽的频率都约是0.78,则可以估计种子发芽率是_________,从而可估计200千克的种子约有_________千克种子发芽。
5.在一个盒子中有红球、黑球和黄球共20个,每个球除颜色外都相同,从中任意摸一球,得到红球的概率为2
1,得到黑球的概率为51,试求这20个球中黄球共有多少个? 四、学习小结:
在具体情境中,重复实验次数较多时,实验频率趋于稳定。
因此,我们可以把大量重复试验时的频率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
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如果事件A发生的频率m/n稳定在某个常数p附近,那么这个常数p就叫做事件A的概率,记为P(A)= p
五、达标检测:
1.完成《问题导学》130“自主测评”1---3
2. .(湖北武汉)下列说法: ①“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一定是正面朝上”。
②“从一副普通扑克牌中任意抽取一张,点数一定是6”。
()
A.①②都正确 B.只有①正确C.只有②正确D.①②都错误
3.(山东枣庄)在围棋盒中有x颗白色棋子和y颗黑色棋子,从盒中随机取出一颗棋子,取得白色棋子的概率是0.4.如果再往盒中放进6颗黑色棋子,取得白色棋子的概率是0.25,则原来盒中有白色棋子()
A.8颗 B.6颗 C.4颗 D.2颗
4.(四川南充)在“抛掷正六面体”的试验中,如果正六面体的六个面分别标有数字“1”、“2”、“3”、“4”、“5”和“6”,如果试验的次数增多,出现数字“1”的频率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
5.(湖南郴州)小颖妈妈经营的玩具店某次进了一箱黑白两种颜色的塑料球3000个,为了估计两种颜色的球各有多少个,她将箱子里面的球搅匀后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再把它放回箱子中,多次重复上述过程后,她发现摸到黑球的频率在0.7附近波动,据此可以估计黑球的个数约是_______。
课后作业:
习题25.3(145---146) 1----3
板书设计:
25.3用频率估计概率(1)
当实验次数很大时,实验频率稳定于理论概率,并可据此估计某一事件发生的概率。
课后反思:
教学反思
1 、要主动学习、虚心请教,不得偷懒。
老老实实做“徒弟”,认认真真学经验,扎扎实实搞教研。
2 、要勤于记录,善于总结、扬长避短。
记录的过程是个学习积累的过程,总结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提高的过程。
通过总结,要经常反思自己的优点与缺点,从而取长补短,不断进步、不断完善。
3 、要突破创新、富有个性,倾心投入。
要多听课、多思考、多改进,要正确处理好模仿与发展的关系,对指导教师的工作不能照搬照抄,要学会扬弃,在原有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条件创造性实施教育教学,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弘扬工匠精神,努力追求自身教学的高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