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练习题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练习题

第十六章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一、A1型题1.枕骨大孔疝不同于小脑幕切迹疝的临床表现是A.头痛剧烈B.呕吐频繁C.意识障碍D.呼吸骤停出现早E.血压升高,脉缓有力2.脑出血的好发部位在A.大脑B.小脑C.脑桥D.脑干E.内囊3.关于癫痫患者长期服药的描述,正确的是A.服药量要大B.采用顿服法C.症状控制后及时停药D.最好单一药物治疗E.根据病情随时增减药量4.属于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是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B.蛛网膜下腔出血C.脑梗死D.脑血栓形成E.脑栓塞5.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主要治疗措施是A.血管扩张剂B.利尿剂C.脱水剂D.抗凝治疗E.镇静剂6.脑出血以内囊出血最常见,其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为A.同侧偏瘫B.对侧偏瘫C.同侧偏盲D.三偏症E.交叉性偏瘫7.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压增高最急需的措施是A.头颅MRIB.腰穿C.脑血管造影D.静脉注射甘露醇E.头颅CT8.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A.葡萄球菌B.肺炎双球菌C.大肠埃希菌D.脑膜炎奈瑟菌E.铜绿假单胞菌9.3岁小儿腰穿部位正确的是A.2~3腰椎间隙B.4~5腰椎间隙C.3~4腰椎间隙D.5~6腰椎间隙E.1~2腰椎间隙10.80%小儿病毒性脑膜炎、脑炎的病原体为A.肠道病毒B.虫媒病毒C.腮腺炎病毒D.疱疹病毒E.脊髓灰质炎病毒11.小儿惊厥是儿科常见的急症,其发生率是成人的A.5~7倍B.8~10倍C.10~15倍D.15~18倍E.20倍12.小儿惊厥最常见的类型是A.颅内占位性病变所致惊厥B.脑膜炎所致惊厥C.高热惊厥D.颅脑损伤所致惊厥E.低血钙所致惊厥13.病毒性脑膜炎患儿的脑脊液检查结果中可出现A.外观混浊B.压力降低C.细胞数减少D.蛋白质正常E.糖和氯化物正常14.可出现在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检查结果中的是A.外观清亮B.糖含量正常C.淋巴细胞大量增多D.蛋白质明显增多E.氯化物含量正常15.下列疾病不会发生颅内压增高的是A.脑内血肿B.硬脑下血肿C.颅内肿瘤D.脑震荡E.脑水肿16.硬脑膜外血肿的典型表现是A.逆行性健忘B.中间清醒期C.突然呼吸停止D.脑脊液漏E.伤后癫痫17.护理颅脑损伤患者,最重要的观察指标是A.体温B.血压C.脉搏D.呼吸E.意识18.软脑膜、血管及脑组织同时破裂,伴有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为A.脑裂伤B.脑挫伤C.脑震荡D.急性硬膜下血肿E.急性硬脑膜外血肿19.库欣(Cushing)反应的表现为A.血压升高,脉搏慢,呼吸慢B.颅内压升高,脉搏慢,心率慢C.体温升高,脉搏慢,呼吸慢D.血压升高,反应慢,呼吸慢E.体温升高,反应慢,呼吸慢20.硬脑膜外血肿典型的意识障碍表现为A.伤后昏迷进行性加重B.伤后无原发性昏迷C.伤后清醒,血肿形成后出现继发性昏迷D.伤后清醒—昏迷—再清醒E.伤后昏迷—清醒—再昏迷21.判断颅脑损伤患者有无颅底骨折,最有价值的临床表现是A.眼睑淤血B.球结膜下出血C.呕吐D.脑脊液漏E.严重头痛22.颅内窝骨折最易损伤的神经是A.嗅神经B.展神经C.听神经D.面神经E.滑车神经23.下列瞳孔的变化对诊断小脑幕切迹疝有意义的是A.患侧瞳孔先缩小,再散大B.患侧瞳孔逐渐散大C.双侧瞳孔均缩小D.双侧瞳孔均散大E.双侧瞳孔无变化24.颅中窝骨折最易损伤A.嗅神经B.视神经C.动眼神经D.三叉神经E.面神经25.颅中窝骨折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A.床头抬高15~30cmB.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洁外耳道C.限制液体入量D.枕部垫无菌巾E.用棉球塞住右耳,以减少脑脊液外漏二、A2型题26.患者男性,36岁。

昨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疝修补术,今日体温38℃,脉搏88次/分,最可能是A.肺部感染B.泌尿道感染C.伤口感染D.吸收热E.切口感染27.患者男性,48岁。

脑出血,入院第2天发生颅内压增高,遵医嘱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0ml时应注意A.慢B.极慢C.一般速度D.快速滴注E.按血压高低调节滴注速度28.患者男性,65岁,有心房颤动病史。

清晨起床自行上厕所时摔倒,家人发现其口角歪斜,自述左侧上下肢麻木。

送医院检查,神志清楚,左侧偏瘫,CT见低密度影。

最可能的诊断是A.脑出血B.脑挫伤C.脑震荡D.蛛网膜下腔出血E.脑梗死29.患者女性,60岁。

突然出现剧烈头痛,伴有喷射性呕吐,很快出现意识模糊,且脑膜刺激征阳性,此患者可能的诊断是A.脑出血B.脑栓塞C.蛛网膜下腔出血D.脑血栓形成E.脑梗死30.患者女性,70岁,高血压15年,晨起发现右侧肢体瘫痪,当时意识清楚,被家人送到医院进行治疗。

CT结果为低密度影,选择溶栓的时间是A.发病后2小时内B.发病后3小时内C.发病后4小时内D.发病后5小时内E.发病6小时内31.患者女性,78岁,高血压20年,家人探视后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头晕,呕吐,进而意识障碍,血压206/110mmHg,CT显示高密度影,治疗需立刻降颅压和镇静,下列哪种药物禁用A.吗啡B.甘露醇C.地西泮D.硝苯地平缓释片E.尼莫地平32.患者男性,50岁,高血压18年,上班中出现头晕、头痛,血压180/100mmHg,同事将其送往医院治疗,不久症状好转,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这种发作最常见的病因是A.情绪激动B.高血压C.吸烟D.饮酒E.动脉粥样硬化33.患者男性,41岁,既往体健,近日因寒冷突然出现左侧面部剧痛,医院诊断为三叉神经痛,首选的治疗药物是A.阿司匹林B.6-氨基己酸C.卡马西平D.地西泮E.新斯的明34.患者女性,67岁,脑动脉硬化5年,因与家人发生矛盾,突然出现眩晕、枕后痛,呕吐,伴共济失调和眼球震颤,很快出现意识模糊,CT显示高密度影,根据临床特点,判断出血部位A.脑干B.脑桥C.小脑D.内囊E.蛛网膜下腔35.患者男性,20岁,中耳炎1年,3天前感冒,出现发热T38℃,继而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抽搐和意识障碍,送到医院查血白细胞13×109/L,颈项强直,脑脊液培养肺炎球菌,使用青霉素抗感染。

使用抗生素几天后应复查脑脊液A.1~2天B.2~3天C.3~4天D.4~5天E.5~6天36.患者女性,40岁,既往风心病10年,夜间睡眠中突起口角歪斜,口齿不清,左上肢无力2天入院,考虑医疗诊断为A.脑出血B.脑血栓形成C.蛛网膜下腔出血D.脑栓塞E.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37.患者女性,40岁。

突然出现剧烈头痛,伴有喷射性呕吐,很快出现意识模糊,且脑膜刺激征阳性,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治疗措施为A.降低颅内压,使用甘露醇B.手术治疗C.抗凝治疗D.止血治疗E.营养治疗38.患者女性,58岁,高血压10年,因情绪激动后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测血压220/110mmHg,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CT显示高密度影,最恰当的护理措施是A.发病1~12小时内避免搬动患者,患者侧卧位,头部稍抬高B.发病12~24小时内避免搬动患者,患者侧卧位,头部稍抬高C.发病24~48小时内避免搬动患者,患者侧卧位,头部稍抬高D.发病48~72小时内避免搬动患者,患者侧卧位,头部稍抬高E.发病72~96小时内避免搬动患者,患者侧卧位,头部稍抬高39.患者女性,66岁,在家宴请客人时突然跌倒在地,当时意识清醒,自己从地上爬起,后因左侧肢体无力再次跌倒,并出现大小便失禁,随后意识丧失呈嗜睡状态,以脑出血入院,该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是A.呼吸衰竭B.肾衰竭C.心力衰竭D.脑疝E.DIC40.患者女性,38岁,既往体健,2小时前在提取重物后突然剧烈头痛,伴喷射状呕吐,呼吸减慢,心率减慢,血压升高,这种现象是A.急性颅脑感染B.脑神经受刺激C.牵涉性头痛D.颅内压增高E.神经官能症41.患者男性,55岁,1年内出现3次突然说话不流利,每次持续30分钟左右,第3次发作时伴右侧肢体麻木,神经系统检查正常,动脉硬化病史2年,最可能的诊断是A.癫痫部分性发作B.偏头痛C.颈椎病D.顶叶肿瘤E.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2.患者女性,34岁,洗衣时突发左侧肢体活动不灵,体检:意识清,失语,心律不齐,心率106次/分,脉搏86次/分,左上肢肌力0级、下肢肌力2级,偏身感觉障碍,首先考虑的疾病是A.脑血栓形成B.脑栓塞C.脑出血D.短暂性脑缺血发作E.蛛网膜下腔出血43.患者男性,80岁,脑出血入院,出现意识模糊,频繁呕吐。

右侧瞳孔大,血压208/120mmHg,左侧偏瘫,应禁止使用的护理措施为A.绝对卧床休息,头偏向一侧B.应用脱水,降颅压治疗C.遵医嘱降血压D.置瘫痪肢体功能位E.协助生后护理,采用灌肠保持大便通畅44.患者男性,30岁,因突然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入院,初步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诊断主要依靠A.脑脊液检查B.CT检查C.MRI检查D.脑血管造影E.脑超声检查45.患者男性,28岁,原有癫痫大发作史,今晨起有多次抽搐发作,间歇期意识模糊,两便失禁,中午来院急诊,紧急处理措施是A.鼻饲抗癫痫药B.静脉推注地西泮C.肌注苯巴比妥D.0.1%水合氯醛保留灌肠E.20%甘露醇静脉滴注46.患儿,男,9岁,做作业时,突然中断,发呆,手中铅笔落地,约10秒后又能继续做作业,但每次发作均无记忆,最可能的诊断是A.癫痫失神发作B.肌阵挛发作C.无张力发作D.癫痫精神运动性发作E.癫痫单纯部分性发作47.患者女性,34岁,2周来,常在刷牙时出现左侧面颊和上牙部疼痛,每次持续3~4分钟,神经系统检查未发现异常,应考虑的诊断是A.牙痛B.三叉神经痛C.面神经炎D.鼻窦炎E.单纯部分性发作48.患者女性,66岁,高血压病史15年,糖尿病10年,突发右侧肢体无力,说话不流利,逐渐加重2日,体检:神志清楚,血压正常,混合性失语,右侧鼻唇沟浅,伸舌右侧,饮水自右侧口角漏出,右侧上下肢肌力0级,肌张力低,腱反射低下,右下肢病理征阳性,脑CT未见异常,最可能的诊断是A.脑膜炎B.脑栓塞C.脑血栓形成D.脑出血E.蛛网膜下腔出血49.患儿女,3个月。

主因发热2天,抽搐1天就院,入院时体温39.3℃,出现抽搐并伴有喷射性呕吐,体检:前囟饱满,双侧瞳孔反射不对称。

脑膜刺激征阳性。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2000×106/L,中性粒细胞为主,该患儿可能A.高热惊厥B.电解质紊乱C.低钙惊厥D.癫痫发作E.化脓性脑膜炎50.患儿男,6月,诊断化脓性脑膜炎,经抗生素治疗一周后热退,病情好转,复查脑脊液细胞数由1500×109/L降至50×109/L。

近2天又开始发烧,体温39.8℃,并出现频繁呕吐,可能并发了A.硬膜下积液B.脑性瘫痪C.胶质细胞瘤D.蛛网膜下腔出血E.神经母细胞瘤51.患儿男,5岁,一周前流涕。

继之高热、头痛、嗜睡、精神异常、意识障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