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卷(二)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含解析
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卷(二)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含解析
大于出生率,种群数量会不断下降,所以该曲线可表示种群数量呈“ S”型增长,但不能表示在密
闭容器中培养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 C错误; E 时期种群的数量达到 K 值, 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 在 C 时期,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最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更新,若该种群为海洋经济鱼类,则捕捞该 鱼的最佳时间应在大于 C 时期,但不是在 E 时期,而是使捕捞后的剩余量维持在 C时期对应的水平, D 错误。
程包括转录和翻译, 转录是以 DNA的一条链为模板,翻译是以 mRNA为模板、 以 tRNA 作为氨基酸的
运载工具, rRNA是组成核糖体的成分之一, B 错误;细胞分化过程中,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
致 RNA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但核 DNA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C 正确; 观察 DNA和 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氨酸→精氨酸”的合成途径, Arg-8 与 Arg-9 突变株体内缺乏合成谷氨半醛的途径,但存在“谷氨
半醛→鸟氨酸→瓜氨酸→精氨酸”的合成途径,
可见, 精氨酸的合成途径是谷氨半醛→鸟氨酸→瓜
氨酸→精氨酸, A 正确; Arg-3 突变株体内缺乏合成瓜氨酸的途径,在加有精氨酸的基本培养基中
再添加谷氨半醛、鸟氨酸时均不能生长, 因此会停留在鸟氨酸这一步, 其培养基中不会有瓜氨酸积
( 100cm2˙h),而净光合作用速率= 6mg/( 100cm2˙h)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为 4klx 。可见,在相
同温度下, 若在一天 24h 内, 给该植物光照处理 12h、黑暗处理 12h,则光照强度必须大于 X= 4klx
时,植物才会表现出生长现象。如实际光照强度刚好等于
4 klx ,则该植物一天内每 100cm2 叶片光
细胞凋亡的含义、癌细胞的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随着细胞生长,细胞表面积增大,但细胞表面积与细胞体积比(相对表面积)减小,物质
运输的效率降低, A 错误;细胞衰老的主要特征包括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色素积累等,
B正
确;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由于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
油般的流体状态, B 正确;双链 DNA的稳定性,与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有关,
连接脱氧核糖和磷酸的化学键是磷酸二酯键, C 错误;真核细胞中的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 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D 正确。
3.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X klx 时,植物才会表现出生长现象,则 X 应为 _____klx 。如实际光照强度刚好等于 一天内每 100cm2 叶片的光合作用所消耗的 CO2 的量为 _____mg。
Xklx ,该植物
【答案】 (1). CO 2 浓度、温度等 (2).
左移 (3). cd
段 (4). 4 (5). 144
统代谢途径的一环,但精氨琥珀酸并不能取代瓜氨酸,
D 错误。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问题的实质: 在培养基中添加“某种物质”后突变株能生长, 说明
该突变株体内缺乏所添加“某种物质”的合成途径,
据此结合题意并采取对比法, 找出各培养基中
添加的“物质”种类的异同及其突变株的生长情况,进而分析判断各选项的问题情境。
考查学生对种群数量的变化的相关
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种群的“
S”型增长
曲线形成的原因及其种群数量与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详解】分析图示可知: 该曲线表示种群增长速率与时间的关系, 能够揭示种群数量变化与时间有
关,但不能表明种群数量变化与其他变量无关,
【答案】 C
【解析】
【分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细胞膜的结构、 细胞骨架的
化学组成与功能、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称为单体,即生物大分子由单体连接而成,每一个单体都是以
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 A 正确;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呈轻
此时细胞的代谢特点是: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若该曲线表示该植物在
30℃时的光照强度与光
合速率的关系,并且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
25℃和 30℃,那么在原有
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降到 25℃,则光合作用速率增大,呼吸作用速率减小,理论上
c 点将
左移。
(2) 图乙显示:叶绿体中的 CO2 来自于线粒体和空气,叶绿体释放的 O2 的去向是进入线粒体和释放
25℃和 30℃,那么
在原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将温度降到 25℃,理论上分析 c 点将 _____( 填“左移”“右移”或“不
变” ) 。
(2) 图乙所示该植物细胞的代谢情况, 可用图甲中 _____( 填“a点”“c 点”“ ac 段”或“ cd 段”)
来表示。
(3) 在相同温度下,若在一天 24h 内,给该植物光照处理 12h、黑暗处理 12h,则光照强度必须大于
调控,所以也常常被称为细胞程序性死亡, C 正确;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例如,正常
的成纤维细胞呈扁平梭形, 癌变后变成球形, 因此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发生改变是判断细胞
癌变的依据之一, D 正确。
Hale Waihona Puke 4.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一定部位产生,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微量物质 B. 赤霉素具有促进果实发育,解除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 C. 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D. 植物根 向地性、茎的向光性等现象,都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答案】 D 【解析】 【分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 该题考查学生对植物激素的概念及作用、 生长素等其他植物激素的生理 作用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以及
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依题意并分析表中信息可知: Arg-3 与 Arg-12 突变株在添加瓜氨酸的基础上才能在加有
精氨酸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 说明二者体内缺乏合成瓜氨酸的途径, 但存在“瓜氨酸→精氨酸”的
合成途径,同理可推知: Arg-5 与 Arg-6 突变株体内缺乏合成鸟氨酸的途径,但存在“鸟氨酸→瓜
合作用所消耗 CO2 的量= 12 h 光合作用所消耗 CO2 的量=(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12=( 6+ 6)
×12= 144mg。
【点睛】图甲中的纵坐标表示净光合作用速率,根据“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的关系式, 分析曲线的变化趋势所蕴含的生物学信息及其形成原因。分析图乙,应以箭头指向和文
6. 脉孢霉的许多不同的营养缺陷型能在加有精氨酸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
其中一些还可以在加有其
他物质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 “+”表示生长、“-”表示不生长 ) :
进一步实验证明,在基本培养基中加入精氨琥珀酸后,
Arg-10 能生长而 Arg-1 不能生长。根据上
述实验结果,能够推理出的结论是
【详解】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一定部位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
, 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
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具有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作用,
A 正确;赤霉素具有促进果实发育,解除
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 B 正确;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
老和脱落, C 正确;受地心引力的影响,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因根对生长素较茎敏感,
A. 该曲线揭示了种群数量变化只与时间有关而与其他变量无关
B. 该曲线 CD段虽然呈下降趋势,但种群数量仍然在缓慢增加
C. 该曲线可表示在密闭容器中培养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
D. 若该种群为海洋经济鱼类,则捕捞该鱼的最佳时间在
E 时期
【答案】 B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反映“种群增长速率与时间关系的变化曲线图”为情境,
A. 随着细胞生长,细胞表面积增大,物质运输效率升高
B. 细胞内多种酶活性降低、色素积累等,都是细胞衰老的特征
C. 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
D.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发生改变是判断细胞癌变的依据之一
【答案】 A
【解析】
【分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 该题考查学生对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效率的关系、 细胞衰老的主要特征、
A. 精氨酸的合成途径是谷氨半醛→鸟氨酸→瓜氨酸→精氨酸
B. 在 Arg-3 突变株培养基中,可能有瓜氨酸积累
C. Arg-1 能够合成精氨琥珀酸,而 Arg-10 不能
D. 精氨琥珀酸可以取代基本培养基中的瓜氨酸
【答案】 A
【解析】
【分析】
本题以“表格信息”为情境, 考查学生对微生物的代谢与营养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近地侧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了根的生长, 远地侧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了根的生长, 使根表现出向地
性,因此根的向地性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茎的向光性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单侧光照射,背
光一侧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使背光一侧生长快,导致茎弯向光源生长,所以茎的向光性不能
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D 错误。
5. 下图是种群增长速率与时间关系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可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给鸭梨果肉细胞染色,
D 错误。
2. 下列有关细胞中“基本骨 ( 支 ) 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物大分子由单体连接而成,单体则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B. 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呈轻油般的流体状态
C. 双链 DNA的稳定性,与脱氧核糖和磷酸通过氢键连成的基本骨架有关
D. 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细胞骨架,与细胞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