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曲赏析(很好的)
• 贝多芬(1770 ~1827 ) 德国作曲家 代表作: 《第九交响曲》 《第二交响曲》
著名钢琴家、指挥家, 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 物之一。所做作品对音 乐发展有著深远影响, 因此被尊称为乐圣。
• 海顿 (1732~1809) 奥地利作曲家 代表作: 《第一大提琴协奏曲》 《第四十五交响曲》 他,维也纳古典乐派的 最早期代表。创作涉及 面很广,其中以交响乐 和弦乐四重奏最为杰出, 同时为现代交响乐的发 展奠定了基础。
梦中的婚礼由理查德克莱德曼演奏。理查德克莱德曼是法国钢琴家,擅长演奏肖邦、拉 贝尔、德彪西等人的作品,但那是他热衷于古典音乐的时候。后来他转向发展通俗音乐 界(梦中的婚礼、水边的阿狄丽娜、乡愁等皆是),演奏的曲目是保罗˙塞内维尔和奥利佛‧ 图森作的曲子。
这一《 g大调小步舞曲》是在当时作者所写的众多小步舞曲和德国舞曲中,最著 名的作品,它曾被改编成小提琴独奏曲、弦乐四重奏曲乃至轻音乐等各种形式,并 以《贝多芬小步舞曲》之名广受听众的喜爱。本曲为典型的“三段体”结构,第一 主题婉转如歌(片段1),第蓝色多瑙河 梦中的婚礼
G大调小步舞曲
一、《蓝色的多瑙河》 这是一首圆舞曲,什么叫圆舞曲呢?圆舞曲是一种音乐体裁,英文有时也音译为“华 尔兹”,圆舞曲的前身是奥地利民间的“兰得勒舞曲”,这也是一种农村舞曲。是发 展而来的一种三拍子舞蹈,跳舞时一对对男女舞伴,按照舞曲的节奏旋转打圈,动作 轻快、优美,情绪热烈、欢快。乐曲描写了多瑙河的秀丽景色,被誉为是奥地利的 “第二国歌”,是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必演曲目。 这首乐曲作于1866年。当时,施特劳斯担任维也纳宫廷舞会的指挥。因为当时的维也 纳在普鲁士的围攻之下,人们正处于悲观、失望之中,因此作品也遭到不幸,首演失败。 直到1868年二月,施特劳斯住在维也纳郊区离多瑙河不远的布勒泰街五十四号时,把 这部合唱曲改为管弦乐曲,在其中又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并命名为《蓝色多瑙河》 圆舞曲。这部乐曲同年在巴黎公演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仅仅几个月之后,这部作品 就得以在美国公演。顷刻间,这首圆舞曲传遍了世界各大城市,后来竟成为作者最重 要的代表作品。直至今日,这首乐曲仍然深受世界人民喜爱。 乐曲由序奏、五个圆 舞曲和尾声组成: 序奏开始时,小提琴奏出徐缓的震音,好象是多瑙河的水波在轻柔地翻动。接着圆 号吹奏出这首乐曲最重要的一个动机,它象征着黎明的到来。第一圆舞曲描写了在多 瑙河畔,陶醉在大自然中的人们翩翩起舞时的情景。巧妙而富于变化的第二圆舞曲描 写了南阿尔卑斯山下的小姑娘们,穿着鹅绒舞裙在欢快地跳舞。 第三圆舞曲属歌唱性 旋律,这段音乐采用了特殊节奏型切分节奏,给人以亲切新颖的感觉。 第四圆舞曲在开始 时节奏比较自由,琶音上行的旋律美妙得连作曲家本人也很得意,仿佛春意盎然,沁 人心脾。第五圆舞曲是第四圆舞曲音乐情绪的继续和发展, 起伏、波浪式的旋律使人 联想到在多瑙河上无忧无虑地荡舟时的情景。 接下去的部分,是全曲的高潮和结尾。 最后结束在疾风骤雨式的狂欢气氛之中。
世 界 名 曲 的 赏 析
世 界 著 名 作 曲 家
• 巴赫(1685~1750) 德国作曲家 代表作: 《勃兰登堡协奏曲》 《b小调弥撒曲》 他把前人发展起来的主要 风格、形式和传统概括地 加以研究并汇集在一起, 使之更加丰富多彩,被称 之为:“西方音乐之父”。
• 莫扎特(1756~1791 ) 地利作曲家 代表作: 《安魂曲》 《牧人王》 他不仅是古典主义音乐的 杰出大师,更是人类历史 上极为罕见的音乐天才, 有“音乐神童”的美誉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