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下高雅音乐的欣赏途径和特征
这学期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聆听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各种各样具有特色的音乐.在音乐的熏陶下,我们产生了对音乐的各种研究,包括音乐的特点等等.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媒体愈来愈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各种各样的媒体纷至沓来,湮没了众多曾经古老而又璀璨的传播媒介,如今,在新媒体环境下,高雅音乐再现它更加顽强拼搏的生命力,而欣赏高雅音乐的途径以及特征也就更加富多彩,多种多样了.
我们不禁产生了一个想法,在多媒体的环境下,高雅的音乐是通过何种方式传播的呢?
其中一个途径就是通过大众传媒——网络,来达到它传播并且被欣赏的目的。
现如今,网络随着电脑的普及,已经日渐深入众多人们的心中,而且,网民的数量也日益呈现爆炸式增长的趋势。
在这个态势之下,不可避免的,高雅音乐便需要依靠网络媒介,从而达到它传播的目的。
而且,随着许多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高雅音乐已经不再是那么的高不可攀,而是通过像网络这个平民化的媒介达到它日渐深入到人们身边的目的。
另一个途径就是通过电视广播的发展来促进高雅音乐的传播并且为大众所熟知,从而达到被欣赏的目的.虽然现今广播电台的发展已经逐渐呈现日薄西山的态势,但是不可否认,广播电台在高雅音乐曾经发展的舞台上起到了很大的贡献,而且现在依然还有很多人喜欢听着广播里放着优美典雅的高雅音乐。
而对于现今的媒介——电视,发展的则是越来越快,越来越壮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电视早已经走进寻常百姓家,人们在茶余饭后,打开电视,听着一首高雅的小曲,美哉,乐哉。
因而就这样,现如今的电视对于人们欣赏高雅音乐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并且对于促进高雅音乐的发展传播,更是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还有就是通过书籍的印刷从而达到传播并且为人们所欣赏的目的。
然而,这个途径虽说是很普遍的,最简单的,但这个途径传播的高雅音乐面对的群体却很少,主要集中于那些修养情操比较高的知识分子、高雅音乐人士、音乐专业人士。
因而,这一个途径虽说是比较早的传播方式,而且随着时间的发展,也不容易消亡,但是,这个途径面向的群体比较狭窄,因此,难以达到传播高雅音乐,并且为人民大众所熟知的目的。
介绍了新媒体环境下高雅音乐欣赏的途径,而对于新媒体环境下高雅音乐欣赏的特征则是有许多的特征,下面说一下新媒体环境下高雅音乐欣赏的特征吧。
欣赏是人们对音乐美的感受和理解,是一种审美活动,同时也是音乐作品发挥和实现其社会功能的纽带和桥梁,音乐欣赏虽然具有和其他艺术欣赏相同的规律,如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等,但它还有着与其他完成艺术欣赏不同的特点.音乐欣赏靠听觉来完成对音乐形象的感觉与理解,因而高雅音乐欣赏首先强调听觉的主动性。
马克思说过:“对于非音乐的耳朵,再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可见欣赏音乐首先要具有“音乐的耳朵”.音乐欣赏靠听觉来完成对音乐形象的感觉与理解,因而高雅音乐欣赏首先强调听觉的主动性。
音乐欣赏的过程表明:音乐通过自身的声音运动,作用于人们的听觉器官,使人产生情绪的感染和激动,进而感受和理解到音乐所揭示的思想内容,从中受到启迪和教益。
欣赏音乐作品不能象读文学作品和观赏绘画、雕塑那么细致,一般只能从总的情绪和意境上结合自己的阅历和联想去理解它.音乐形象是靠有组织的声音塑造起来的,是可以被人们所认识的,好的艺术形象往往是准确、鲜明、生动而完整的,它不仅有明确的表现意义,而且具有积极、高尚的社会价值和美学价值。
我们在衡量一首音乐作品的优劣,不仅要看它是否好听,同时还要看它是否准确鲜明地塑造出音乐形象,是否获得积极的社会效果。
因此,听觉是感受音乐形象的基础,感受音乐形象、理解音乐内容是听觉的归宿。
第二、音乐形象虽然具有感情化和性格化的稳定性,但仍有被演绎的可能,这是高雅音乐欣赏的第二个特点。
音乐作品虽不象绘画那样给人提供明确的现象,但可使人相当清晰地感受到它是什么样的感情,什么样的性格.一部音乐作品,一般都有着各自特定的感情和性格.因此不仅音乐创作者,表演者袄具有高尚的情怀和较高的文化素质,同时要求欣赏者也要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才能圆满地完成音乐欣赏的整个过程。
最后,在新媒体环境下高雅音乐欣赏的特征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多元化。
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体传播的多种多样,因而欣赏高雅音乐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这就使高雅音乐欣赏具有多元化的特征。
总之,新媒体下的高雅音乐的传播具有多样性,它的特征具有多元化.高雅音乐会在人们的生活娱乐中充当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