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习目标阐明与教学设计各环节之间的关系? ?【精选】

学习目标阐明与教学设计各环节之间的关系? ?【精选】


梅里尔成分展示理论ISD
事实 概念 程序 原理 记忆 应用 发现
梅里尔成分展示理论(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 二维模型)
为各知识点教学内容的划分和教学目标的确 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不同学生适于不同目标层次,需呈现不同教 学内容——教学设计要考虑多因素,做到因 材施教
学习结果和目标层次的累积性:
概念澄清
学习目标Learning Objectivesmance Objectives) 多个内容层次的教学目标体系 (不同于由低到高的目标层次)
教学目标体系
教学总目标
教育目标的编写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单元目标 单元目标 单元目标 单元目标
学习目标阐明与教学设计各环节 之间的关系? ?
学习
学 内容
习 需
分析
学 习 目






学习者 明
分析
修改

教 学 策 略 的 制 定
学 媒 体 的 选 择 和 运

形成性评价 教 学 设 计 成 果 的 运 用
总结性评价
修改
教学设计的四大基本要素
学习者、目标、策略、评价
学习目标的阐明与目标测试题的 编制
1、知觉:运用感官获得信息的指导动作 2、准备:为特定的行为做预备性调整或准备状态 3、指导下的反应 4、自动化:经过一定的练习使成为习惯的习得反应 5、复杂的外显反应:能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表现复杂的动作
1、知识(Knowledge)——记忆(了 解)
对已学的知识的回忆和重复
具体的知识(事实、信息) 术语的知识; 具体事实的知识 — — 日期、事件、人物、地点 处理具体事物的方式、方法的知 识 普遍原理和抽象概念的知识
2、领会(Comprehension) ——把握知识材料意义的能力
转化:个体把要交流的内容转化为其他 术语或转化为另一种表达形式
的感觉
3、价值判断
价值的接受 对某一价值的偏爱:个体对此价值的信奉已达到
追求、寻求它 信奉:信仰
4、组织
1)把各种价值组织成一个体系
2)确认各种价值观的相互关系 3)确立占主导地位的和普遍的价值
5、形成品性: 由价值或价值体系形成的性格化
三、动作技能领域(心理运动学习领域)
1.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1956)
2.国内目标分类体系
3 .加涅的五大学习结果分类(1970)
4.梅里尔的成分展示理论——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二维模型 (1983)
学习领域目标分类/学习结果分类系统
布卢姆目标
认知领域 知道 领会(理解) 运用、分析 综合、评价
加涅学习结果
言语信息 智力技能 认知策略
成分显示理论是对具体的学科内容按照 内容和教学目标等级两个维度将学习划 分为12类的教学活动成分,其中去除两 种不需要的教学活动成分,剩余10种教 学活动成分将学习进行了比较详尽的划 分,并且根据这些不同的教学活动成分 以及达到的教学目标给出了教学过程的 “处方”,因此成分显示理论是教学内 容组织的微策略。
解释:交流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其关 系的认识(对一项信息加以说明和概述)
推断:力图阐释事物的各种结果(预测 发展的趋势)
3、运用(Application)
指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境 新的情境;复杂的情境 概念、原理、方法、程序等
4、分析(Analysis)—— 把复杂的知识整体材料分解为组成部分并理解各 部分之间的联系的能力
要素分析 关系分析 组织原理分析:内容的结构和组织
5、综合(Synthesis)
将所学知识的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 的知识整体
进行独特的交流 制定计划或操作程序 推倒出一套抽象关系
6、评价(Evaluation)
对材料进行价值判断的能力 依照内部依据来判断 依照外部准则来判断
单元目标 理解目标的分类及层次 理解并运用目标的编写方法 理解目标与测试题的关系 理解目标编写的意义与局限
学习目标的分类
一、什么是习目标 1、学习目标:对学生通过学习后(如:学完一个
知识点后)应达到的行为状态进行的具体、明 确、详细的描述学习结果的表述明确、具体、 可观察、可测量 2、教学目标:指学生通过学习后,能够达到的最 终结果(包括外显的行为和内部心理的变化) 3、教学目的与学习目标/教学目标的不同
二、情感领域(affective domain)
1、接受或注意——愿意接受或注意某一件事情或 活动等 觉察:意识 愿意接受:中立态度或保守判断 有控制的或有选择的注意
2、反应——乐意以某种方式加入某事以及做出 反应
默认的反应:遵从,顺从 愿意的反应:自愿 满意的反应:行为伴随着一种满意
情感领域 动作技能领域
态度 动作技能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和加涅的认知学习结 果分类比较
1.相同点:均描述了学习结果,包含基本的心理过程 (由简单事实学习向高智力水平的学习的累积发展过 程)——教学要重视不同层次的目标!
2.不同点: 布——用可观察到的学生行为术语表示,不偏重揭示教
学内在机制,偏重于评价,偏重与各种人员之间的沟 通 加——着重人类认知过程和思维的内在机制,每类目标 伴随着特定的学习条件和评价。(??)
为了学习运用或领会这一概念(或原理), 应首先要求学习者学习、掌握的是什么?
作为设计者,我是否已经为学习者设计了达 到学习目标所必备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活动?
四、布卢姆:认知技能类教学目标 (ISDp96)
按智力特性复杂程度,目标从低级到高级分
为六个层次 知识(Knowledge)——知道、记忆 领会(Comprehension) 运用(Application) 分析(Analysis) 综合(Synthesis) 评价(Evaluation)
学 习 目 标
二、关于教学目标的历史背景
1.30年代 行为主义之父“泰勒” 2.50年代 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3.60年代 马杰,程序教学,行为术语 4.60年代末 加涅,学习结果
5.教学目标编写的培训:
编写的内容依据 目标的用途 教学设计系统观 编写的方法
三、各种目标分类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