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服务外包发展现状分析先从服务外包(BPO)的全球市场概况及主要接发包方分析了国外BPO的发展现状,接着,以首批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和首批资金扶持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大连、成都、北京、上海、深圳、西安为主线分析了国内BPO的发展现状,最后对国内外BPO发展现状做以简评。
关键词:服务外包BPO 发展现状基地城市服务外包是指作为生产经营者的业主将服务流程以商业形式发包给本企业以外的服务提供者的经济活动。
服务外包的发包方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政府和社团组织等。
外包的服务可以提供给本国市场、东道国市场或第三方市场。
服务外包由来已久,但过去仅限于少数传统行业。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强和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服务外包发展迅速。
服务外包的本质,是企业以价值链管理为基础,将其非核心业务通过合同方式发包、分包或转包给本企业之外的服务提供者,以提高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效率的跨国生产组织模式。
服务外包影响着广泛的服务活动,遍布各个产业。
由于外包服务往往以跨国公司的非核心商业流程为主,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相对较低,因此发展中国家在承接外包服务方面拥有低成本优势。
国外BPO发展现状全球BPO市场是一个快速发展起来的新兴领域,到1999年,BPO市场全球的增长率己经达到了23%。
随着世界500强企业在全球掀起“新千年公司发展新模式”的BPO浪潮,大量中型企业也开始采用BPO,内容涉及金融、保险、医疗、人力资源、资产管理、顾客关系和营销领域。
据悉,2003年全球BPO行业产值达到了4056亿美元,全球增长率达到69%,其速度已经超过IT服务的平均增长率。
IDC预测,到2008年全球BPO产值可能达到6825亿美元。
据权威调研机构Gartner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2005年全球BPO市场规模为6244亿美元,与2004年的5889亿美元相比增长了6%。
随着部分发达国家本国适用劳动力数量持续下滑,市场竞争和利润压力与日俱增,服务外包模式成为跨国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实现内部资源价值最大化的最佳选择。
为了降低成本、突破地区局限性、实现全球布局,很多公司将其非核心业务转移到海外进行离岸外包。
离岸外包模式价值的逐渐显现促使更多跨国企业制定了离岸外包发展战略,全球产业转移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IDC 最新研究数据显示,2006 年全球IT/BPO 服务离岸外包产值已达195.6 亿美元,随着市场潜力的不断释放,市场规模正在呈膨胀式增长,2010 年全球IT/BPO 离岸外包产值有望达到382.7 亿美元。
全球外包的发包方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而美国是外包业务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曾经占据全球BPO发包市场85%至90%的份额,目前己下降为63%,余下份额为欧洲占26%,其他国家占11%。
海外市场上劳动力价值低廉是吸引美国企业外包业务的核心因素,据Forrester研究公司的市场分析显示,中国入门一级的程序员的工资比东京、伦敦或是芝加哥低30%到50%。
Forrester公司估计,转往海外的计算机岗位数量到2015年将由2000年的27171人增加到472632人。
Forrester还预测其他服务,包括电话中心服务和后台会计服务也将跟随信息技术的外包而流向海外。
在全球外包开支中,美国占了约2/3,而在美国的2600多万家企业中,用外包方式的企业大约也占了2/3。
著名的市场研究企业Gartner公司的一项研究表明,2004年美国公司海外发生的BPO市场达到了14亿美元,2005年企业用于业务流程外包的开支金额将增长40%。
而根据美国项目外包研究机构所做的一项调查,采用外包方式的美国企业总裁认为,无论是经济繁荣时期还是衰退时期,业务外包都已成为关系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经营管理手段。
全球外包的接包方则主要集中在印度、爱尔兰等国家。
其中美国市场几乎被印度垄断,印度软件业80%的收入依赖外包业务,并无可否认的成为外包界的第一大国。
而欧洲市场则被爱尔兰垄断。
2004年印度信息技术产业的出口额达122亿美元,其中BPO的出口额达36亿美元,年增长率达到60%。
其中来自美国67.73%,欧洲22.25%。
世界500强企业中有250多家企业是印度IT企业的客户,占整个离岸BPO市场份额达到了66%。
由目前来看,印度是国际BPO接包市场上的大赢家。
中国、俄罗斯、巴西、菲律宾等国正成为新兴的外包目的地。
国内BPO发展现状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BPO业务,至今已经初具规模。
根据IDC 的报告显示,2004年中国BPO市场保持较前一年35.1%的势头增长,市场规模达到93.7亿美元,而且IDC预测,这一市场的增长势头仍将强劲,至2009年这一市场规模将实现417亿美元,未来五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4.8%。
因此,中国具有极大的BPO发展前景。
2006年,在国际需求激增、国内服务提供商日趋成熟的前提下,中国服务外包市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仅以中国离岸软件外包服务为例,2006年市场规模达13.8 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48.4%,并将在2006-2011五年中保持37.9%的年均复合增长率。
在不断拓展新业务的同时,中国服务商致力于加强全球交付能力,满足国际客户定制化的需求。
IDC最新调查数据显示,日本和韩国仍然是中国离岸服务外包的主体市场,以中国软件离岸外包市场为例,日韩客户2006年贡献了近56%收入,而欧美客户贡献比例在一年间提升了8.4个百分点,占到整体收入的近36%。
据IDC预测,未来日韩市场将维持较为平稳的增长速度,而同时欧美市场将在2006-2011五年中以48.6%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
到2009年,欧美市场对中国软件离岸外包收入的贡献率将首次超过日韩市场。
以首批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和首批资金扶持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为代表,中国BPO也就呈现出以大连、成都、北京、上海、深圳、西安六个基地城市为主的发展雏形。
大连市外包产业的建立和发展是以大连软件园为载体发展、壮大起来的。
大连市软件业销售收入从1998年的2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100亿元,软件业销售收入和软件信息服务出口自2000年始保持年均60%和78%的增长速度,是国内软件产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软件企业总数从1998年的不足100家增加到2005年的510家,从事外包业务的企业达100多家。
成都BPO的发展起步较晚,目前以做软件外包业务为主。
2005年,全市软件业销售收入130亿元,软件出口外包超过3000万美元。
目前全市登记注册的软件企业总数达3000余家,其中经国家双软认证的企业368家,软件研发及系统集成销售收入上1000万元的企业有近30家,上亿元的本地软件企业近10家,形成了一批骨干软件企业群体。
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非常迅猛,2005年市场规模(不包含嵌入式软件)达到3.07亿美元,预计到2008年将达到8.42亿美元。
整个产业中对日业务占49.8%,而对欧美业务占45.5%。
在总量上北京的软件外包产业处于国内第一的位置,但与国外相比,北京软件外包产业仍然显得非常弱小。
北京软件外包约有200家企业,但是大企业只有30家左右。
上海离岸外包业务承接情况保持了和北京、大连类似局面,以日本客户为主,其比例占出口总额的60%。
虽然目前欧美业务量在不断增大,但由于基数较低,整体份额依旧相对较低。
2005年,上海市软件出口额达6.81亿美元,同比2004年增长了48.32%。
深圳软件外包,以服务欧美市场为主,日本市场为辅。
2005年,深圳市的软件外包总产值约1亿美元。
深圳软件出口和服务外包收入占据了全国近20%的份额,目前已形成较大的软件外包企业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
西安BPO产业刚刚开始,西安软件园以日本市场为开端,以BPO领域为切入点全面启动欧美市场,形成了以软件出口和自主知识产权发展并重的产业基地。
2005年西安软件园BPO总销售收入82.7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速度超过35%。
目前,入住西安软件园的BPO企业达到580余家,占陕西全省服务外包企业数的90%以上(全省640余家),从事软件外包的企业30多家,在这些企业中有5家企业专业从事BPO业务。
BPO发展现状评述国外BPO业务从多年前企业业务外包诸如物流、设施运营管理、客户关怀、呼叫中心和营销之类的业务职能开始,正逐渐走向成熟,而最近几年里BPO市场发生的深刻变化又为BPO服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市场潜力,并导致BPO市场竞争格局的重大变化。
由于竞争和服务范围的扩大,全球BPO产业正在由过去的印度和爱尔兰等几个国家向中国、菲律宾、俄罗斯、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转移。
从发包方青睐的接包地区看,亚洲城市己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海外转移目的地。
欧美等国家出于降低成本和规避风险的考虑,增加了多方合作的力度,中国成为国际发包企业的新选择。
中国的BPO产业虽然发展比较迅速,但总体所占全球市场份额还较小,较其他国家相比,业务增长率也较小,外包市场还不成熟,仍然处在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
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原因,中国的主要发包国是日本,日本市场机会占据了80%的业务,欧美市场仅有15%左右,而且BPO服务仍然以软件开发类外包为主,软件外包所占比例在85%以上。
中国的企业现在承接的主要是产业链的最底层,如数据录入。
与服务外包发展初期分散的竞争格局相比,目前国内的服务商逐渐趋于整合。
并购手段作为企业优化组织结构、拓展服务种类、获得行业技术、夺取市场份额、实现规模经济效益的捷径,已经被中国企业广泛采用。
国内服务外包企业意识到,要进入价值链的高端,增强承接大型项目的能力,首先要扩大企业规模,增强核心竞争力。
成功的合并收购案例不仅发生在本土企业之间,更延伸到与国际知名外包服务商的合作。
政府也加大了对离岸服务外包的扶持力度,在基础设施建设、优惠政策支持等方面做出了显著的贡献,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服务外包综合能力的发展。
就中国六个基地城市BPO的发展来看,北京、上海、深圳属于厚发而薄积型,它们以其早期开放发展的雄厚经济实力和培养的大批国际性企业,很自然的顺应国际市场需求吸引了跨国公司,融入到了国际离岸外包的环境。
而对于大连、成都、西安等二级城市,经济实力远不如上述三个城市,企业规模和国际化也存有一定差距。
但它们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抓住历史机遇结合自身优势,主动切入国际外包的市场。
面对BPO的广阔市场,无论已经得到丰厚回报还是仍不得其门而入,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和国内城市正投身这个朝阳产业。
参考文献:1.杨圣明.关于服务外包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2.张磊.服务外包(BPO)的兴起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世界经济研究,20063.全球及美国BPO市场预测(2003-2008).IDC产品与服务频道4.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2005-2006年中国BPO市场研究年度报告,20065.李志军.发展服务外包:西部中心城市的比较优势与路径选择.国际经济合作,20066.张宏.服务外包:西安的战略性选择.中国科技产业,2006李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供应链管理、服务外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