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
1.如图所示,F 1、F 2等大反向,同时作用于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A 、B 两物体上,已知M A >M B ,经过相同时间后撤去两力.以后两物体相碰并粘成一体,这时A 、B 将 ( )
A .停止运动
B .向右运动
C .向左运动
D .仍运动但方向不能确定
2.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从同一高度沿倾角不同的两个光滑斜面由静止自由滑下,下滑到达斜面底端的过程中
A.两物体所受重力做功相同
B.两物体到达斜面底端时动量相同
C.两物体所受合外力冲量相同
D.两物体到达斜面底端时动量变化量的大小相等
3.如图,质量为m 的人在质量为M 的平板车上从左端走到右端,若不计平板车与地面的摩擦,则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 .人在车上行走时,车将向左运动
B .当人停止走动时,由于车的惯性大,车将继续后退
C .人以不同速度从车的左端走到右端,车在地面上移动的距离不变
D .不管人在车上行走的速度多大,车在地面上移动的距离都相同
4. 下列情形中,满足动量守恒的是
A. 铁锤打击放在铁砧上的铁块,打击过程中,铁锤和铁块的总动量
B. 子弹水平穿过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的木块过程中,子弹和木块的总动量
C. 子弹水平穿过墙壁的过程中,子弹和墙壁的总动量
D. 棒击垒球的过程中,棒和垒球的总动量
5.把皮球从地面以某一初速度竖直上抛,经过一段时间后皮球又落回抛出点,上升最大高度的一半处记为A 点。
以地面为零势能面。
设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与速率成正比,则
A .皮球上升过程中的克服重力做功大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功
B .皮球上升过程中重力的冲量大于下降过程中重力的冲量
C .皮球上升过程与下降过程空气阻力的冲量大小相等
D .皮球下降过程中重力势能与动能相等的位置在A 点下方
6.如图所示,轻弹簧下悬重物m 2。
m 2与m 1之间用轻绳连接。
剪断m 1与m 2间的轻绳,经较短时
间m 1有速度u ,m 2有速度大小为v ,求这段时间内弹力的冲量及弹力的平均值。
7.如图所示,气球吊着A 、B 两个物体以速度v 匀速上升,A 物体与气球的总质量为m 1,
物体B 的质量为m 2,m 1>m 2。
某时刻A 、B 间细线断裂,求当气球的速度为2v 时,求物体B
的速度大小并判断方向。
(空气阻力不计)
1.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质量之比m A ∶m B =3∶2,原来静止在平板小车C 上,A 、B 间有一根被压缩的弹簧,地面光滑,当弹簧突然释放后,则
A .若A 、
B 与平板车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A 、B 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 .若A 、B 与平板车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A 、B 、
C 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C .若A 、B 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相等,A 、B 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D .若A 、B 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相等,A 、B 、C 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2.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甲、乙两木块,两木块间夹一轻质弹簧,弹簧仅与木块接触但不连接,用两手握住木块压缩弹簧,并使两木块静止,则( )
A .两手同时释放,两木块的总动量为零
B .先释放甲木块,后释放乙木块,两木块的总动量方向向右
C .先释放甲木块,后释放乙木块,两木块的总动量方向向左
D .在先释放甲木块,后释放乙木块的全过程中,两木块的总动量守恒
3.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人立于平板车上,人与车的总质量为M ,人与车以速度v 1在光滑水平面上向东运动。
当此人相对于车以速度v 2竖直跳起时,车向东的速度大小为 (填选项前的字母)
A
. B . C . D .v 1
4.如右图所示,小车M 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上表面粗糙且足够长,木块m 以初速度v 滑上小车的上表面,则( )
A .m 的最终速度为mv M
B .因小车上表面粗糙,故系统动量不守恒
C .当m 速度最小时,小车M 的速度最大
D .若小车上表面越粗糙,则系统因摩擦而产生的内能也越大
5.某人在一只静止的小船上练习射击,船、人连同枪(不包括子弹)及靶的总质量为M ,枪内装有n 颗子弹,每颗子弹的质量均为m ,枪口到靶的距离为L ,子弹水平射出枪口相对于地的速度为v 。
在发射后一颗子弹
时,前一颗子弹已射人靶中,在发射完n 颗子弹并击中靶时,不计船受到的阻力,小船后退的距离等于
( )
A .0 B
6.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叠放AB 两物体,其间有摩擦,m A =2 kg ,m B =1 kg ,速度的大小均为v 0=10 m/s ,设A 板足够长,当观察到B 做加速运动时,A 的可能速度为( )
A .2 m/s
B .3 m/s
C .4 m/s
D .5 m/s
7.如图,质量为M 的小船在静止水面上以速率v 0向右匀速行驶,一质量为m 的救生员站在船尾,相对,小船静止。
若救生员以相对水面速率v 水平向左跃入水中,则救生员跃出后小船的速率为( )
1.静止在水面上的船长为L 、质量为M ,一个质量为m 的人站在船头,当此人由船头走到船尾时,不计水的阻力,船移动的距离是
2.如图所示,气球质量为100kg ,下连一质量不计的长绳,质量为50kg 的人抓住绳子与气球一起静止在20m 高处,若此人要沿着绳子安全下滑着地,求绳子至少有多长。
3.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l 的圆筒A ,圆筒内外皆光滑,将A 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圆筒半径为R.现有一质量为m 2的光滑小球B (可视为质点),由静止从圆筒的水平直径处沿筒壁滑下,设A 和B 均为弹性体,且不计空气阻力,求圆筒向一侧滑动的最大距离.
4.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三角形木块(AB=L )静止在光滑水平,一质量为m 的木块可视为质点,从顶端C 释放,所有接触面均光滑,求m 滑至B 时M 滑动的位移。
5.如图所示,一平板车质量为M 其长度为L ,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
平板车上有一质量为m 的汽车长度为d ,汽车从一端行驶到另一端,求:平板车与汽车各自的位移。
6.如图所示,AB 为一光滑水平横杆,杆上套一质量为M 的小圆环,环上系一长为L 质量不计的细绳,绳的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 的小球,现将绳拉直,且与AB 平行,由静止释放小球,则当绳与A B 成θ角时,圆环移动的距离是多少?
1. 质量为M 的平板车以速度v 0在光滑水平面上滑行,车旁有人将质量为m 的小木块无初速地轻放在车上,已知木块与平板车间的动摩擦因素为μ,平板车可以无限长。
试求:⑴ 它们的共同速度为多少? ⑵ 需经多长时间两者才能相对静止?
2.如图所示,两小车A 、B 置于光滑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 和2m ,一轻质弹簧两端分别固定在两小车上,开始时弹簧处于拉伸状态,用手固定两小车。
现在先释放小车B ,当小车B 的速度大小为3v 时,再释放小车A ,此时弹簧仍处于拉伸状态;当小车A 的速度大小为v 时,弹簧刚好恢复原长。
自始至终弹簧都未超出弹性限度。
求:
①弹簧刚恢复原长时,小车B 的速度大小;
②两小车相距最近时,小车A 的速度大小。
3.如图所示,质量为1kg 的小物块以5m/s 的初速度滑上一块原来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板,木板质量为4kg ,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02,经时间2s 后,小物块从木板另一端以1m/s 相对于地的速度滑出g=10m/s 2,求: (1)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2)这一过程中木板的位移。
(3)此过程中因摩擦增加的内能。
4.物块A 和B (均可视为质点),由车上P 处分别以初速度v 1=2m/s 向左和v 2=4m/s 向右运动,最终A 、B 两
物块恰好停在小车两端没有脱离小车。
已知两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0.1,取g=10m/s 2。
求:
(1)小车的长度L ;
(2)A 在小车上滑动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3)从A 、B 开始运动计时,经5s 小车离原位置的距离。
V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