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墨子的兼爱、尚贤的政治思想

墨子的兼爱、尚贤的政治思想

墨子以兼爱、尚贤为核心的政治思想
墨子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思想家之一,他的政治哲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儒家思想一起并称为春秋战国两大显学。

墨子思想的重要特点是注重实用,他针对当时社会状况,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墨子的政治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反对战争,博爱万物的兼爱与非攻思想
所谓兼爱,就是不分亲疏厚薄的互相关爱,互相使对方得利。

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与儒家的博爱(“亲亲有术,尊贤有等”)相反。

墨子认为,社会动乱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与人之间不相爱,导致人们自私自利,亏人利己。

如诸侯爱自己的国家而不爱别人的国家,所以攻打别人的国家而利自己的国家。

兼爱是大到国家之间要兼相爱交相利,小到人与人之间也要兼相爱交相利。

因此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爱人若爱其身”。

墨子认为兼相爱、交相利是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途径。

通过兼爱,能实现和谐的社会秩序。

从兼爱思想出发,墨子反对战争,提倡“非攻”。

他认为一切战争都是违反道义的行为,罪莫大焉。

兼爱便必须非攻,非攻即反对攻战,即“大不攻小也,强不侮弱也,众不贼寡也,诈不欺愚也,贵不傲贱也,富不骄贫也,壮不夺老也。

是以天下庶国,莫以水火毒药兵刃以相害也”。

当然,非攻并不等于非战,而是反对侵略战争,很注重自卫战争。

自卫是反侵略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不自卫就会等于不反侵略。

兼爱是墨子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非攻”是其具体行动纲领。

只有兼爱才能做到非攻,也只有非攻才能保证兼爱。

兼爱非攻是墨子最著名的思想。

二、崇尚贤能,崇尚统一的尚贤与尚同思想
尚贤就是尊重、重用贤人,所谓“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包括选举贤者为官吏,选举贤者为天子国君。

墨子认为当时各诸侯国的王公大人在主观上都想把国家治理好,可实际上却是“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便是“不尚贤”。

墨子把尚贤看得很重,以为是政事之本。

他特别反对君主用骨肉之亲,因此提出,应该“官无常贵,民无终贱”,一方面把那些无德无能的官员清理出去,另一方面对于贤者要不拘出身,不论贵贱。

墨子的尚贤主张对否定旧的世卿世禄制度有一定的意义,有利于官与民的相互流动,扩大国家的统治基础。

尚同就是要求百姓与天子皆上同于天志,上下一心,实行义政。

墨子认为,他所生活的社会动荡不安,原因是人们的意见不统一。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尚同。

他主张选举天下的贤德、善良、人格高尚而又有智慧、能言善辩的人立为天子,“使从事乎一同天下之义。

”然后,天子又选择贤者来任“三公、诸侯、国君”与各级的“正长”,以帮助天子统一民众的思想。

这样做就是尚同于天的意志,因为天的意志是“兼爱”。

若是人人都做到“兼爱”,天下当然也就太平了。

尚贤、尚同是墨子的社会政治理论和政治革新的核心内容和重要部分。

有助于让平民百姓中的贤良之士参与管理国家和治理社会,有利于扩大国家的统治基础。

墨子的兼爱、非攻、尚贤、尚同等政治思想,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整套政治主张,他的思想顺应平民的要求,对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作了彻底的揭露和批判,尽管其中有许多不完善之处,但仍不失其光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