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近代化工业的发展历程
范旭东,民国时期杰出的化工实业家,重化学工业的奠基人, 被称作“中国民族化学工业之父”、“中国重工业之父”。 1915年,范旭东在天津创办久大精盐公司,股本5万元。他 在塘沽的渔村开始研制精盐,很快令纯度达到90%以上,久 大以海滩晒盐加工卤水,用钢板制平底锅升温蒸发结晶,生 产出中国本国制造的第一批精盐,它品质洁净、均匀、卫生, 品种主要有粒盐、粉盐和砖盐等,传统制盐方法生产出来的 粗盐根本不能与之相比。[4] 上世纪20年代初,范旭东创办了亚洲第一座纯碱工厂—— 永利化学公司碱厂,突破了外国公司的垄断,与侯德榜等成 功地解决了制碱过程一系列化学工艺与工程技术问题。30 年代,他创办了我国第一座生产合成氨的联合企业——永 利化学公司錏厂。抗战期间,他在大后方先后创办了久大川 厂和永利利川厂,推进了大西南建设,支援了抗战。他为我 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侯 德 榜
范 旭 东
侯德榜(1890年8月9日~1974年8月26日),名启荣, 字致本,生于福建闽侯,著名科学家,杰出化学家,侯 氏制碱法的创始人,中国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近代化 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是世界制碱业的权威。 20世纪20年代,突破氨碱法制碱技术的奥秘,主持建成 亚洲第一座纯碱厂;30年代,领导建成了中国第一座兼 产合成氨、硝酸、硫酸和硫酸铵的联合企业;40~50年 代,又发明了连续生产纯碱与氯化铵的联合制碱新工艺, 以及碳化法合成氨流程制碳酸氢铵化肥新工艺;并使之 在60年代实现了工业化和大面积推广。 1926年中国“红三角”牌纯碱入万国博览会,获金质奖 章。 他还积极传播交流科学技术,培育了很多科技人才,为 发展科学技术和化学工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原久大精盐公司驻津办事处,位于天津市和平区 赤峰道63号。始建于1920年,中华兴业公司负 责技术设计。 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法 租界由日本军队接。1941年12月,日本宪兵队 进驻,后日本投降,由久大精盐公司使用。 新 中国成立以后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久大精 盐公司与永利碱厂合并,久大、永利均为著名实 业家范旭东创建,结束“洋碱”进口历史。生产 的红三角牌纯碱为全国优质名牌产品。1970年 改为化工部天津碱厂,后改为渤海化工集团。 现阶段2004年8月17日,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 府将其列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
永利 碱厂
永利碱厂是中国创建最早的制碱厂,开创了中 国化学工业的先河。由该厂生产的“红三角牌” 纯碱,使中国生产的化工产品的首次出口海外。 早在1926年美国费 厂为“发展中华民国主要化学工业之象征”。 在天津的近代史上,永利碱厂和南开大学、 《大公报》同时被称为“天津三宝”。2011年 6月,天津碱厂与比利时苏威公司合资组建天津 渤化永利碱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