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13在大海中永生幻灯片
及与之相配套的事实论据) 四、确定论据之间的连接方式 (使读者更能清
楚地看清文章的论证脉络,条理清楚) 五、确定从哪方面来联系实际或解决问题 六、确定结论,即如何收尾。
13在大海中永生
邓小平 - 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核
心人物
邓小平(1904年8月22日~1997年2月19日),四川广安 县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之一,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 马克思主义者,同时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所倡导的“改革 开放”及“一国两制”政策理念,改变了20世纪后期的中国, 也影响了世界,因此在1978年和1985年,曾两次当选《时 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
1、标题(提出论点) ①包含中心;②出新 2、引论部分(引出中心论点) 正面、鲜明、简洁亮中心。 3、本论部分 分论点一(论据) 分论点二(论据) 分论点三(论据) ①是一个简明的句子。 ②分论点要扣得住(紧扣中心论点)、分得开(或递进,或并
列,或总分,或综合)、排得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③要有论据 4、结论部分 ①归纳总结②深化中心 ③有现实意义
• 骨灰撒大海,鲜花送伟人。 时近中午,专机盘旋着向大海告别。透过舷窗望去,
水天一色,波翻浪涌。从那永不停息的涛声中,人们仿佛 听到了邓小平爷爷那震撼人心的声音: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 民。”
与大海同在,与祖国同在,与人民同在。我们衷心爱 戴的邓小平爷爷在大海中永生!
• 1、飞机在高空盘旋,鲜花伴着骨灰,撒 向无垠的大海。大海呜咽,寒风卷着浪花, 痛悼伟人的离去……“呜咽”可以换成词 语 、 、 ,意思不变。
建设的“总设计师”。 2014年2月19日是邓小平逝世17周年纪念日。
13在大海中永生
• 一架银色的专机 离开 西郊机场 低低地缓缓地 绕飞
• 辽阔的大海机舱里 安放骨灰 全国各族人民 衷 心爱戴
• 中华民族 崭新 历史的伟人 一个篇章
• 盘旋 骨灰 撒向 无垠的大海大海呜咽 寒风 卷着 痛悼
• 奔腾不息万里海疆澳门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奔腾不息
26
跳出爱憎,我们忽略了炀帝的暴虐而
认可了他的功绩。 事例分论二
炀帝踏着龙舟走向江南的七月,黎民
抱着妻小沿河悲恸。于是血被激怒了,
那由南向北奔流的运河不再雄浑,那滔
滔河水浸透了百姓的血泪。可是就是这
条劳民伤财的大运河,书写了大都的辉煌,
托起了沿河的点点明珠之城。 历史的车
轮滚滚向前,告诉我们———京杭大运
河灭了一个隋朝,却也开辟了更辉煌的盛
世。
27
跳出爱憎,我们也看到了玄宗的英明神 武也看到事了例他分的论冷三血。
太宗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开创 贞观之治的盛世。人们对此双手挥舞高呼 “明君”、“伟人”。 可即使是这样一代 圣明,我们又怎能忘了玄武门前的血泊? 历史的高峰回响着一个声音:“再伟大的君 王,他的身后也有白骨累累,血汗斑斑。”
提出问题:起兴,亮出论题 分析问题:并列论证 分论一(事实材料) 过渡句或过渡段(最好有次环节,这样可 使文章结构更清晰) 分论二(事实材料) 过渡句或过渡段 分论三(事实材料) 结尾:重申或深化论题
30
议论文写作提纲的构思
一、确定题目 (论述的问题或论点) 二、确定论点以及怎样引出论点 三、围绕论点确定几个论据 (包括道理论据以
• 属于 台湾 永不停息 • 香港 衷心 水天一色
13在大海中永生
• 1997年3月2日上午,一架银色的专机离开北京西郊机场,在首都上 空低低地缓缓地绕飞一周,然后穿过云层,飞向祖国辽阔的大海。机 舱里安放着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的邓小平爷爷的骨灰。 一位以自己的一生带领人民书写中华民族崭新历史的伟人,今天将完 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 飞机在高空盘旋,鲜花伴着骨灰,撒向无垠的大海。大海呜咽, 寒风卷着浪花,痛悼伟人的离去…… 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祖国的万里海疆;也许, 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澳门、香港;也许,奔腾不息的浪 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宝岛台湾;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 送向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邓小平爷爷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 国界,他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
• 2、“鲜花伴着骨灰”中的“伴”能换成 “拌”吗?说说你的理由。
•
结束
2014年高考作文专题复习
纲举目张 思路清楚 ----拟写提纲的技巧
一、拟写提纲的重要性
• 1、确保思路清晰 • 2、减少盲目随意性 • 3、节约写作时间
保证得分 相对理想
• 拟提纲5分钟,写作55分钟。
二、作文提纲的模式及其要求
跳出爱憎后的我们,会有一双清澈灵动的 心眼。环视世间一定会有新的认知,更加公正、 更加客观。
以清澈的眼审视自己,对于任何过失,“有 则改之,无则加勉”;以灵动的心审视世界, 对任何对错,保留一份最真实的了解。
给所有的事物一个旁观的眼神,让历史的车 辙辗过额头,留下赞许的痕迹。
重申或深化论题
29
此文属于议论性散文的并列式结构
提出问题:起兴,亮出论题
25
事例分论一 跳出爱憎,我们忽略了刘邦的痞气而看到了 他的伟大。
霸王骑着乌骓化为了鬼雄,虞姬将生命之花化作了 矛尖的湛蓝,于是心被感动了,那殿上之君只不过是 无耻小人,听听汉家小儿高唱“大风起兮云飞扬”, 就热血沸腾。 可是就是这个被唾骂的人建立了中华大 地的一代霸业。没了他,哪来的张骞扶着驼铃走向天 山的雪莲?没了他,哪来的卫青舞着旌旗奔向大漠的 飞沙? 历史长河滚滚奔流,告诉我们———刘邦比项 羽更有才能去成就一番霸业。
三、拟提纲其他注意事项
1.提纲要简洁 2.提纲要突出中心 3.要重视提纲的修改
品读文章 感受结构
学会历史般的旁观
在蝶的眼中,花是天使,因为花给予她生 命的甘露;
在花的眼中,蜂是挚友,因为蜂给予她生 命的延续。
然而在蝶眼中,蜂不过是埋头苦干的笨蛋, 在蜂眼中,蝶不过是游戏花间的浪子。
爱憎蒙住了理性的心。跳出爱憎,历史会还 给我们一份真实的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