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DL010 课时:2 主备人:吴黄生协编人:秦秀芳审核:张宇玲【复习目标】
1、拉丁美洲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和城市
2、拉丁美洲的主要地理特征
3、巴西的主要地理特征
4、巴西热带雨林的保护
【知识梳理】
方法指导:参照《区域地理P63-64》进行基础知识的预习填写。
【合作探究】
1、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分布最广的原因(提示:可从1.纬度-大气环流2.地形3.洋流角度分析)2、亚马孙河的水文水系特征及航运价值?
3、巴西首都搬迁的原因?
4、巴西的人口城市工业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原因?
【应用·习题精练】
【巩固篇】
1.下列关于拉丁美洲的“世界之最”,说法错误的是
A.有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B.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
C.有世界上最长的大河 D.有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2.关于巴拿马运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北美洲和拉丁美洲的界线 B.运河建造在巴拿马国境内
C.运河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 D.运河是巴拿马和哥伦比亚的界河
3.拉丁美洲水能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
A.亚马孙平原上 B.巴西高原上 C.西部安第斯山脉 D.墨西哥高原上
4.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的肺”是基于其什么功能
A.防风固沙 B.涵养水源 C.调节大气成分 D.保护农田
5.有关拉丁美洲国家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巴西、智利和古巴等均属发达国家 B.拉丁美洲各国均属于发展中国家
C.阿根廷的汽车和飞机制造业十分发达
D.单一性产品经济在南美洲诸国中已不复存在
读某一国家轮廓图,回答6~7题。
6.图中①处是一个大型能源基地,它是
A.油田 B.煤矿 C.核电站 D.水电站
7.该国与印度相比较,相同的地理特征是
A.全国气候炎热,一年中干、湿季节分明
B.高原海拔不高,适宜发展种植业
C.工业集中在东南部沿海地区
D.都是世界茶叶和咖啡主要出口国
8.读太平洋沿岸局部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山脉的形成原因是。
(2)沿海
地区A处的自然景观主要是。
(3)A区域向C区
域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
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地所属的气候类型区东西狭窄,南北延伸,其主要原因
是。
C区域的植被类型
是。
(4)B海域成为世界著名渔场的原因是。
(5)20世纪下半叶以来,B海域表层海水多次异常增温,造成气候反常,鱼群大量死亡,
这一现象被称为现象。
(6)请在图中粗实线上添加箭头表示B海域洋流流向,按形成原因分类,该洋流
属流。
(7) D气候带降水稀少但多雾,为什么?
【提高篇】
下图为甲、乙两国轮廓图,回答1~2题。
1.关于两国沿海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国沿海干湿季分明
B.乙国沿海为热带雨林气候
C.甲国沿海降水稀少
D.乙国沿海冬雨夏干
2.乘船从乙国北部沿海到甲国西部沿海,按最近路线航行
①经过直布罗陀海峡②经过巴拿马运河③先逆流后顺流④先顺流后逆流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3.读“南美洲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判断正确的是
A.这是南美洲7月份等温线分布图
B.①处等温线密集的主要原因是受秘鲁寒流的影响
C.②处等温线向南凸出的主要原因是冬季大陆冷却快
D.③处等温线向南凸出的主要原因是受巴西暖流的影响
4.读南亚和南美洲最大国家的地理简图,并回答问题。
(1)甲图所示国家是;乙图所示国家是。
按其生产力水平,它们均属国家,在地区和世界政治经济中的作用正在不断增强。
(2)根据图示,两国均利用本国丰富的(矿产)资源出口矿石,并建立了本国的____工业。
甲图①②③④四个城市中,(填数码)是以新兴工业为主的城市;乙图⑤⑥⑦⑧四个城市中,(填数码)为自由贸易区和电子工业中心。
(3)两国地形特点的相同之处是。
根据图示地形判断,北部靠近板块边缘的是图所示的国家。
(4)按温度带划分,两国绝大部分都位于__带,但甲图所示国家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为气候,而乙图所示国家主要的气候类型是气候和气候。
(5)在发展耕作业方面,两国相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是,甲图所示国家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乙图所示国家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6)下列关于两国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项选择)
A.两国均已建立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B.甲国科技力量雄厚,发展工业潜力大
C.甲国推行“绿色革命”,粮食大量出口 D.甲国是世界上养牛最多的国家
E.乙国咖啡、甘蔗、黄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F.乙国与邻国共同建有世界最大的水电站
【高考再现】 2010年浙江文综
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①地建设航天发射基地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6分)
(2)图中②③两地湿地广布,请分别简述其成因。
(10分)
(3)据报道,近年来④地所在区域非法牧场扩张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你认为主要由哪些负面影响?(6分)
(4)简析图中60°经线东西两侧所示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特征和原因。
(8分)
2、区域地理P66考向二
【反思小结】:
拉丁美洲导学案参考答案
合作探究
1、亚马孙平原面积广大,地势低平,又位于南美洲北部的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压控制,空气对流旺
盛;它的北、西、南三面为高原、山地,东面(亚马孙平原成口袋状)向大西洋敞开,有利于湿润水汽深入;沿海又有巴西暖流经过(增温、增湿);从东北、东南海上来的湿热信风气流汇集内陆,并受西部山地抬升作用,终年降水丰沛。
2、水文特征:流量大;水位变化小;无明显汛期;河流含沙量小;无结冰期;水能资源丰富
航运价值:不发达原因:人口稀少,经济落后,航运需求小
3、把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分开,分散城市职能;巴西高原海拔较高,气候凉爽;迁都便于加强对内地的
开发和管理;便于缩小城市规模,避免出现城市环境问题。
4、地处沿海,海运十分便利,利于市场的扩大;地形平坦,土壤较肥沃,雨热同期,适宜种植农作物;
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更适宜人类居住;欧洲殖民者最早在巴西的东南海岸登陆,开发较早;工商业发达;
课堂巩固1-7 CBBCB DB
5、(1)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而形成。
(2)热带荒漠(3)纬度地带性规律(或从赤道向两极
的地域分异规律)南北走向的安第斯山脉紧逼海岸及秘鲁寒流的影响等亚热带常绿硬叶林(4)上升补偿流带来海底营养盐类,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吸引大量鱼群(5)厄尔尼诺(6)绘图箭头向北上升补偿流
(7)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南信风的交替控制及秘鲁寒流降温减湿影响,形成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较干旱;且秘鲁寒流流经该地,沿海空气与寒流水面接触,下层冷却凝结,形成了稳定的逆温层,水汽只能成雾。
提高篇
1—3 CBD
4、(1)印度;巴西,发展中
(2)铁、锰;钢铁;④;⑤
(3)均有广大的冲积平原和古老高原;甲
(4)热,热带季风,热带雨林,热带草原
(5)面积广大(或地形平缓),水热资源丰富;西南季风进退和强弱年际变化大,降水不稳定,常发生水旱灾害;北部广大热带雨林地区不宜大规模开发
(6)ABDF
高考再现
1、(1)有利条件:纬度低,海运便利,地形平坦开阔,人口稀少等。
不利条件:天气多变。
(2)②地河流落差小,地势低平;水位季节变化大;沿河多沼泽。
③地处于河口三角洲;水网密布;
多滩涂。
(3)热带雨林被大面积砍伐,全球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气温变暖加剧。
水土流失,河流泥沙增加等。
(4)东侧:沿海,航运便利;西侧:安第斯山区,地势较高,气候较凉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