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免疫学实验课件-抗酸染色与墨汁负染实验

医学免疫学实验课件-抗酸染色与墨汁负染实验

目 录 末页
二、墨汁负染色法 目的
墨汁负染色法观察新型隐球菌的 形态。
目 录 末页
二、墨汁负染色法
原理
新型隐球菌的荚膜较厚,一般不 易着色,同时菌体折光性较强,用墨 汁负染色法可在黑色背景下看到透亮 的菌体。
目 录 末页
二、墨汁负染色法
材料
1.菌种 新型隐球菌 2.试剂 优质墨汁 3.其他 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普通 光学显微镜
墨汁负染色法可鉴别新型隐球菌。
目 录 末页
目 录 末页
二、墨汁负染色法
步骤
2.滴半滴墨汁.取菌并混匀。 3.盖盖玻片(覆盖于菌液上,注意先将盖 玻片一边接触菌液缓缓斜放下,以免产 生气泡)。 4.油镜观察。
目 录 末页
二、墨汁负染色法
结果观察
目 录 末页
二、墨汁负染色法
临床意义
新型隐球菌可引起全身各组织器官 炎症,最易侵犯的是中枢神经系统,引 起慢性脑膜炎。
目 录 末页
方法
一、抗酸染色法
1.涂片制备 挑取痰液→在玻片上涂成痰膜(涂两 次,第一次干燥之后再涂第二次) →干燥→固定。
2.抗酸染色 初染 脱色 复染
目 红染液(10min) ⑵脱色:酸性酒精(1-2min) ⑶复染:亚甲基蓝 (30秒)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五
一、抗酸染色法 二、墨汁负染色法
目 录 末页
一、抗酸染色法 目的
抗酸染色观察结核分枝杆菌的形态。
目 录 末页
一、抗酸染色法
原理
分枝杆菌属的细菌细胞壁脂质含量 较高,特别是其中大量分枝菌酸可影响 染料穿入。一旦着色后不易被盐酸酒精 脱色。
目 录 末页
一、抗酸染色法 材料
结核病人的痰液标本、抗酸染色液 试剂盒、试管夹、玻片等。
目 录 末页
一、抗酸染色法
结果
结果观察:
抗酸阳性菌为红色 抗酸阴性菌为蓝色
目 录 末页
一、抗酸染色法 结果
报告方式(直接涂片法) 仔细观察300视野(观察时间不少于4min),未
发现抗酸杆菌。 士:可疑。发现抗酸菌l~2条/300视野。 1+:发现抗酸菌3~9条/100视野。 2+:发现抗酸菌1~9条/10视野。 3+:发现抗酸菌1~9条/每视野。 4+:发现抗酸菌≥10条/每视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