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炼字优秀课件
(步。骤三)3、结合表现手法指出如何突出诗眼。
诗人以春江、月夜、花路、扁舟等景物,通过白描, 创造了一种幽美、寂静而又迷蒙的意境。
(步骤四)4、总结该字如何点明主旨,突出诗眼。
正是因为夜景的清幽,作者更觉世事纷扰,不如这 种幽居独处、不问世事、随遇而安、放任自适的归 隐生活,由此表达自己追慕“幽意”的人生意趣。
高冠谷口招郑鄠(Hù) 岑参
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 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 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 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氤氳。
【提问】你认为这首诗第二联中诗眼分别是 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析。
(步骤一) 1、点出诗眼,并释义。
诗眼是“然”和“暖”,“然”通“燃”,
参考
燃烧之意,“暖”为温暖之意。
“诗眼”大致分为两类:(炼字) 二是诗中最精练最传神的词语,或增强诗
歌的形象性,或借以增添情趣;或使诗意更精确 ,或使诗句翻出新意。 例:
[1]“春风又绿江南岸” [2]“白玉堂深曾草诏,水晶宫冷近题诗 ” [3]一首咏早梅的诗:“前村深雪里,昨 夜一枝梅。 五言[诗4多]以“第独三恨字太为平眼无,一七事言,诗江多南以闲第杀五老字尚为书眼。 ”诗眼在词性上多为动词和形容词。
【提问】你认为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一个词? 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的景与情简要赏析。
(步骤一) 1、点出诗眼,并释义。
诗眼是“幽”或“幽意”,即清幽之
(步意骤。二) 2、紧扣诗眼,解释诗意。
参考
晚风习习,吹拂着游船,船儿任凭轻风吹送,转入 春花夹岸的溪口,南斗星闪耀,水潭上月光溶溶、 烟雾茫茫,还有两岸树木伴着月亮悄悄地退向身后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氛垢:尘埃。
【提问】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分 别是哪一个字?请作简要分析。
(步骤一)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参考
分别是“明”和“出”,意为明亮、出现。
(步骤二)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句中描述景象。
银白色的河水闪动着粼粼波光使得田野外面特 别明亮,青翠的山峰突兀出现在山脊背后。
(步3骤、三结)合表达技巧阐述该字的表达效果, 点 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俯仰结合,色彩映衬,描摹出一幅层次清晰、色彩 明丽、意境清幽秀丽的“新晴”画面。表现了作者 对自然的热爱。
二、以鉴赏“诗眼”的方式考 查
【诗眼】指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 内涵的字或词。
【提问方式】
❖ A、本首诗歌的诗眼是件
诗词鉴赏之语言
学习目标
1、了解锤炼语言的一般考查方式。 2、剖析诗歌语言锤炼类题型的一般解题方法。
考查方式
1、以赏析生动传神的词语的方式考查 2、以鉴赏“诗眼”的方式考查
一、以赏析生动传神的词语的方式考查
提 A、某句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
问 方
请简要分析?
式 B、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
(步骤二) 2、紧扣诗眼,解释诗意。
暮雨中的涧花开得很红火,像烈火燃烧似的:“暖”
是指春云低垂,潭边树木与其相接,好像要为它们
送去温暖。
(步骤三)3、结合表现手法指出如何突出诗眼。
“然”和“暖”用比喻、拟人手法,精练传神地描写 了朋友居住之地的环境优美、高雅、温馨而富有生机 。
(步骤四)4、总结该字如何点明主旨,突出诗眼。
❖ B、你认为这首诗某一联两句中“诗 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
“诗眼”何处寻
“诗眼”大致分为两类: 一是表现为一首诗思想的凝聚点,揭示诗的
主旨,这是全诗的诗眼。发现了它就等于抓住了 诗的中心。 例:
李白《赠汪伦》的诗眼是“深”。 张继《枫桥夜泊》的诗眼是“愁”。 柳宗元《江雪》的诗眼是“孤”。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诗眼是“独”。
【提问】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 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参考
分别是“拳”、“退”。 “拳”即蜷缩之意 , “退”即使后退之意。 (第一步:释字义 )沙滩一片明亮,许多白鹭栖息在那里。天空 如此开阔,以至高飞云端的鸿雁似乎不是在 向前移动。 (第二步:描画面)
抒发了诗人对朋友这种恬淡闲适隐居生活的渴望之 情。
反馈达标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 分图,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 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 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 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 曾随苏轼同游赤壁。 ②西山:在湖北鄂 州西,山幽僻深邃。 ③拳宿鹭:指白鹭 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
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
(步骤3三、)结合表达技巧阐述该字的表达效果,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入”表现出河的生气,“摩”字用夸张的手法突出
了山的高峻,表现了作者对江山的热爱之情。
迁移训练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在哪里?
解答分析:这类题目要求品味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要放在句 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
1、(明确某个字)解释该字在句中 的含义。(释字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句中描述景 象。(描画面) 3、结合表达技巧阐述该字的表达效 果,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 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析效果)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提问】 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 “摩”字的表达效果。
参考
(步骤一)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入,进入;摩,摩擦,触碰。
(步骤二)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句中描述景象。
答题步骤
1、(明确诗眼)解释该字(词)在句
中的含义。
(释字义)
2、紧扣诗眼,解释诗意。(描诗意)
3、结合表现手法指出如何突出诗眼。
(析手法)
4 、 总结该 字 如何点明主旨,突出诗眼
。
(明感情)
春泛若耶溪 綦毋潜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①。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②。 【注】①“偶”即“遇”。②“持竿叟”,严子陵曾在若耶 溪附近地域的富春江隐居垂钓。③溶溶,宽广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