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河北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一、积累与运用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是一个文明交流互鉴的窗口。
中国馆的“锦绣如意”体现着悠远绵长的东方智慧,而国外设计师打造的创意展园,也体现出东西交汇、古今融合。
英国设计师受古丝绸之路的启发,用植物铺了一条“从北京到西方”的花园丝路,入口处是欧洲树种,核心区为北京乡土植物……四艺是文明沟通与对话的桥粱,正如国外设计师的感受,“中国正在拉近世界各国的距离”。
在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中,一个美丽的中国必将光采夺目地(zhàn fàng)放在世界文明的百花园。
(1)这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①改为②改为(2)给这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或根据拼音写词语。
①互鉴.②zhàn fàng(3)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原句:而国外设计师打造的创意展园,也体现出东西交汇古今融合。
修改句:。
2.(8分)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句子。
(1)《醉翁亭记》中写滁州老人小孩出游来往不断的热闹场景的句子是:,。
(2)李商隐《无题》中赞美献身事业,奉献不止的精神的诗句是:,(3)《渔家傲•秋思》中表达戍边将士“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卫国志向的句子是:,。
(4)白居易《卖炭翁》中“,″形象地写出了老翁精疲力竭的情态。
3.(3分)下列有关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通常男子20岁、女子15岁行成人礼,其中,男子成人礼叫冠礼,女子成人礼叫笄礼。
人们又分别将男女举行成人礼的年龄叫做弱冠之年和及笄之年。
B.明清的科举制度中,全省的考试一般称为“乡试”,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范进中举》一文中,范进参加的就是乡试。
C.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
赠序,即临别赠言。
《送东阳马生序》是宋濂写给同乡后学马生的临别赠言。
D.《战国策》是西汉左丘明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整理编辑而成的史书。
4.(4分)如图是某省文物研究所征集的徽标。
(1)写出徽标的构图要素。
(2)请任选一个构图要素,说说它的寓意。
二、诗歌阅读5.(6分)阅读下列古诗,回答下列各题。
满江红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
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1)下列句子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句是A.《满江红》是题目,作者是浙江绍兴人,别号“易安居士”,中国民主主义革命著名活动家,妇女解放运动先驱秋瑾。
B.“四面歌残终破楚”用“四面楚歌”的典故喻指国破,词人为国家命运而担忧。
C.“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表现词人与天命抗争、与传统决裂的勇气和决心。
D.“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本句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滴尽致。
(2)请任选角度赏析“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此句。
三、文言文阅读6.(14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同敞①“有文武材,意气慷慨。
每出师,辄跃马为诸将先。
或败奔,同敞危坐不去,诸将复还战,或取胜,军中以是服同敞。
顺治七年,大兵破严关,诸将尽弃桂林走。
城中虚无人,独式耜②端坐府中,适同敞自灵川至,见式耜,式耜曰:“我为留守,当死此。
子无城守责,盍去诸?”同敞正色曰:“昔人耻独为君子,公顾不许同敞共死乎?”式耜喜,取酒与饮,明烛达旦,侵晨被执,谕之降,不从。
令为僧,亦不从。
乃幽之民舍。
虽异室,声息相闻,两人日赋诗倡和。
阅四十余日,整衣冠就刃,颜色不变。
(选自《明史•张居正传》,有删改)【注】①同敞:张居正的曾孙,②式耜(sì):即瞿式耜,和张同敞同为抗清名臣。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①辄.跃马为诸将先②诸将尽弃桂林走.③适.同敞自灵川至④昔人耻.独为君子(2)在“虽异室声息相闻两人日赋诗唱和。
”一句中断句,限两处。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军中以是服同敞。
②式耜喜,取酒与饮,明烛达旦。
(4)文中同敞的事例印证了《鱼我所欲也》中的什么观点?请结合选文内容说明理由。
四、议论文阅读7.(8分)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
停下来,做个发现者张勇①李斌先生在文中谈到,大学时的老师来北京出差,邀请三两门生去喝茶。
老师亲自沏茶、斟茶,并传授洗杯、闻杯、品茶的技巧。
临走时老师特别叮嘱:“只有学会停顿,才能发现不同的自己,工作再忙再累,也要给自己留出一点品茶静思的时间。
”②忙是一种节奏,是一种标志,也是一种生活。
现在社会,何人不忙?何事不忙?生活的逼迫,学习的压力,梦想的追求,常常让我们行色勿勿,不肯停下前进的脚步。
于是,在努力拼搏的过程中我们有时候会感到无力,彷徨,孤单……与其在苦难的泥潭中挣扎,不如停下来。
③立陶宛有一种叫做“螺旋树”的松树,这种树在幼年时,长势过快,一味地疯长,顶端的幼芽就显得柔弱,经不起一点风吹雨打。
每当刮风下雨,这些脆弱的幼芽往往是不堪一击,几乎全被毁掉。
顶芽被毁后,螺旋树就生长出许多侧芽来顶替,这样一来就渐渐地长成了弯弯扭扭的螺旋树。
④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
要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这样才能为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没有人可以精力无限、奔腾不息,忙碌周期与休憩周期相结合才能让生命充满精彩。
适度的停顿犹如登山过程中的休整,是从胜利走向胜利、从激昂迈向激昂的必经阶段。
就像电影镜头,长短镜头结合在一起,才会形成缤纷多彩的画面节奏;。
⑤古人在驿道旁建造亭子,让人们暂时停下疲累的脚步,正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赶路,让人们在“停”中补充体力,增添力量,让人们把后面的路走得更轻松,走得更快捷。
“停”是为了更好地走,这是中国古人智慧在“亭”中的形象体现。
⑥“明月松间照”,照一片娴静淡泊寄寓我无所栖息的灵魂;“清泉石上流”,流一江春水细浪淘洗我劳累庸碌之身躯。
仁者爱山,智者乐水,面对山之厚重,水之浩淼,难道你就不会有些许所感所悟么?那些洗净铅华、浮躁的心灵同样可以清丽脱俗,摄人心魂,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现在你,需要整装待发,重新起航。
不偶尔停一下,你如何能“直挂云帆济沧海”呢?不偶尔停一下,你又怎能成为生活的主人,美的发现者、欣赏者。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1)通读全文,说说作者认为“偶尔停下来”会有哪些收获?(2)第三段写螺旋树的例子作用是什么?(3)请在第④段横线上补写一个运用比喻论证的句子。
五、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问题8.(3分)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下列小题。
《水浒传》中,浮浪落魄子弟高俅因为什么被皇帝看中而提升为殿帅府太尉的?这个情节具有讽刺意味,请你试做分析。
9.(4分)在飞岛国的“拉格多大科学院”里,格列佛获得很多见闻,请说出至少三个来。
六、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10.(14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养眼的老街①“养眼”这个词是谁发明的,真是太伟大了。
眼睛是需求养的,看书涵养知识,看美人涵养心性,看天空涵养志气。
人在居室里待久了,对窗外的局势就不太明了了,会狭窄,会偏执,甚至心境暗淡。
②养眼的东西也需求遴选,花朵看多了会眼花缭乱,美女看多了会意乱情迷,书看多了容易掉书袋,还是到老街巷中走走为好,青砖斑驳,琉璃闪耀,听听街巷中的老者磨刀霍霍,看看墙垣上的青苔绿意盈人,看看巷子幽静,像老者的眼眸,看不到最后一缕光亮在哪里消没。
③到老街看那青砖黛瓦。
最好有雨,眼前的雨滴汇成珠链,从屋瓦上洒上去,成为一声声叮咚的泉眼;连绵的雨天会让潮湿漫漶砖瓦,那是老街最自然的山水画。
青苔,在墙与屋瓦上稍纵即逝的姻缘﹣﹣砖瓦一潮湿,就会生苔藓,人心一潮湿,就会生美好情愫,缘分就是在人心灵的笔头饱蘸笔墨之后,遇见了一卷徽宣。
④到老街去看那石板路。
油亮油亮的石板,驮载过多少双脚板走向他们人生的纷繁际遇?青石板以其坚韧的眼眸见证了多少次老街的变迁,人事离散?老街中心的路,说是供人来走,不如说是驮着老街上建筑的边边角角,隐忍不语,浸润了多少无极水,胸中就堆起多少宽广的丘壑。
⑤到老街去看那来往之人。
寻常巷陌里的居户,在老街深处消磨着本人的日常,栽花种草,写字画画,遛鸟抽烟,或是早出晚归,忙着本人的营生。
当然,还有一类人,他们是老街之上穿越的观光客,看到眼里的风景,成就心底的彩虹,老街是营养,吸纳之后,他们赶往下一个美味的能量场,老街成了他们生命印迹中特别的一笔。
⑥哪一座城市没有一两条老街,它一定是胆怯的。
不好意思在人前谈历史,不好意思在人前说人文。
万丈高楼平地起的城市多的是,好比一夜之间成就的暴发户,哪里懂得风雅何来?好比吃包子就大蒜,囫囵吞枣、胡吃海塞,不若吃水晶汤包用吸管优雅吸食,细嚼慢咽。
⑦在光阴深处,老街驮载着旧光阴的印迹款款而来,也把旧时风物、人文传说、风俗习气一并延续承继。
我的故乡亳州,也拥有一座面积达一平方公里的明清老街,我喜欢到这样的街巷中去走走,白布大街、打铜巷、小花子街、帽铺街……一街一品,在这样的街道慢慢穿行,似乎街巷之间游走的和风里仍有当年情、当年事,甚至是当年的呼喊声,透过青石板,铎铎作响。
⑧常去老街走走,不光可以卸载心事,放空心思,街巷之间的风物颇为养眼,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老街风光似乎总能给心灵补钙的。
我有一位文友,最得志落魄时曾来找我谈心,我没有用心灵鸡汤灌溉他,而是在风清月白的夜里领他到老街中走走,顺带吃了一遭茶。
后来,他“激活”了本人,重新抖擞,再上征程,博得了全新的天地。
他说,时隔多年,他仍记得那年的月光,那街巷之中看到的花朵,还有在门槛上抽着水烟的老者。
⑨后来,他画了一幅画给我,画上附了一首打油诗,很有禅意:不如老街看花,遍地牵牛丝瓜,青砖斑驳生苔,水烟一袋天涯……(1)阅读①~⑤段,简要概括去养眼的老街可以看到哪些内容?(2)赏析第④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简要分析第⑥段里提到“万丈高楼平地起的城市”有何作用?(4)阅读⑦⑧两段,说说去老街走走可以带来什么感受?(5)结合全文来看,养眼的老街里饱含着作者哪些情感?七、写作11.(50分)半命题作文题目:诚可贵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华的我们,生活中肯定会被一些情怀感动,会被一些精神激励,会被一些智慧启迪……这些,都是我们成长的宝贵财富,对于我们的成长弥足珍贵!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自选问题(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2020年河北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积累与运用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是一个文明交流互鉴的窗口。
中国馆的“锦绣如意”体现着悠远绵长的东方智慧,而国外设计师打造的创意展园,也体现出东西交汇、古今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