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礼记学记教学倪敏达ppt课件

礼记学记教学倪敏达ppt课件


《礼记· 学记》教诲我们——
做人为政的几种不同层次: 一、善人:发虑宪 求善良 (最低标准) 二、仁人:就贤体远 三、君子:化民成政的几种不同层次的评价标准: 一、善人:发虑宪 求善良 宵闻 二、仁人:就贤体远 动众 三、君子:化民成俗 化民
礼义之邦
礼义之邦有三“礼”
讲“礼”的典籍有三本:《周礼》、《仪礼》和 《礼记》。 《周礼》讲的是周朝官制,相当于现代的宪法, 凡邦国建制,政法文教,礼乐兵刑,赋税度支, 膳食衣饰,寝庙车马,农商医卜,工艺制作,各 种名物、典章、制度,无所不包。 《仪礼》是讲各种典礼节仪的(如冠、婚、丧、 祭等具体仪式)。 《礼记》是用来解释说明《仪礼》的,内容有关 礼的性质、意义和作用。 《礼记》又分《大戴礼记》85篇和《小戴礼记》 49篇 。
李嘉诚的98句名言
33、以往我是百分之九十九是教 孩子做人的道理,现在有事会与 他们谈生意,但约有三分之一谈 生意,三分之二教他们做人。因 为世情才是大学问。
李嘉诚的第三个儿子
出生于贫穷家庭的李嘉诚,一直在从事着另一个事业,而且将此看成是自己的第三个儿子——李 嘉诚基金会。 1980年李嘉诚基金会成立,用以支持教育、医疗、文化以及公益事业。1981年李嘉诚创办汕头 大学,先后共捐资逾20亿港元,该综合性大学设有医学院及5所附属医院。此外,基金会还推行 了一系列的医疗扶贫计划,其中包括为残疾人装配义肢,扫盲复明行动和为兔唇孩子免费做手术 ,同时还在全国施行“宁养医疗服务计划”,服务对象是贫苦无助的晚期癌症患者。 据香港媒体报道,到目前为止,长江集团主席李嘉诚通过他的基金会向内地及香港地区的捐款超 过了50亿港元。
礼记学记教学倪敏达
《礼记· 学记》的教育智慧
一、中华文化礼义之邦——礼文化体系。 二、《学记》是最优秀的“教育学论著”。 三、《学记》的教学总原则——教学相长。 四、《学记》的善恶标准: 益人是善 ,益己是恶。 五、《学记》的学制目标。
《礼记· 学记》的教育智慧

《礼记· 大学· 学记》
《学记》是对“学”的解释、说明、补充, 让我们对“学”了解得更清楚。 《学记》跟《大学》要配合起来学习,因 为都讲 “大学之道”,《学记》记载的 “大学之道”,讲的是教与学的方法、目 的、效果,特别论述了为人师教学相长的 道理,跟《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所阐述的做大人的方法相为表里。
六、 《学记》的教育原则。 七、 《学记》的教学方法 ——大学之法:豫、时、逊、摩。 八、《学记》“人师”的基本素质 ——方便善诱,识心救失,继志于师。 九、《学记》的教育两大主轴—— 长善救失。 十、《学记》“人师”的基本素质——择师唯 慎,严师为难,审问志学。 十一、《学记》的教学效果论证。
《礼记· 学记》
《礼记》的内容包罗万象,政法、法律、 道德、哲学、历史、纪实、立法、地理等 等49篇,其中有4篇《大学》《中庸》《学 记》和《乐记》最接近道。 南宋朱熹、朱夫子,把《大学》和《中庸》 另外选出来,再加上《十三经》当中的 《论语》和《孟子》编成了一套书叫《四 书》,并且重新做了注解,叫《四书集 注》。
和 谐 文 化 构 筑 幸 福 人 生
做人VS做事
中华文化 中学为体
西方文化
西学为用
中西合璧
一、中华文化礼义之邦——礼文化体系。
礼文化体系
《论语· 学而第一》:“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礼——体 相 用
礼 禮
《礼记· 学记》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宵闻, 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 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学记》第一段
“化民成俗”之无量义

国家 民族 企业 学校 班级 家庭 ……
民 百姓 族人 员工 师生 师生 亲人
俗 国风 民族文化 企业文化 校风 班风 家风
《礼记· 学记》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 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 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 “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 乎! ——《学记》第二节
4500年以来中华先祖怎样教育子孙后裔
学做人
父子关系——父子有亲
君臣关系——君臣有义
五教
五伦关系
夫妇关系——夫妇有别
兄弟关系——长幼有序
人无伦外之人 学无伦外之学
朋友关系——朋友有信
中华先祖的基础教育一脉相承
距今约 4500年——尧舜之治 3000年——文武之治 2600年——孔孟之道 900年——程朱理学 300年——五种遗规 当代 ——十七大教育方针
商业巨子 ——李嘉诚
香港长江集团主席, 目前集团在全球53个 国家投资经营,总员 工人数约22万,经营 范围涉及房地产、港 口、金融、能源、电 讯等产业,其商业王 国市值超过七千亿港 元。连续多年,李嘉 诚被美国《福布斯》 杂志评为世界华人首 富。
记者问怎样做一个成功的商人?
李嘉诚:

+ 商 = 商人
《十三经注疏》简介
二、《礼记· 学记》是最优秀的 “教育学论著”
《礼记· 学记》开宗明义告诉我们 教育的最低目标——
发虑宪 求善良
经典无量义
学习经典的步骤
一、熟读成诵;(读书千遍,其义自见) 二、深入义趣;(经典无量义) 三、笃行落实。(最终目的)
《礼记· 学记》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宵闻, 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 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学记》第一节
原典《十三经注疏》
古文我们要看原典,原注解,比如说汉朝时候 的注解,因为越早的注解越接近原典的意思。 学《十三经》,《十三经注疏》是很重要的一 个参考。 《十三经注疏》:“注疏”是注文和解释注文 和文字的合称。解释古书意义的叫“注”,“ 注”有时候也叫“传”、“笺”、“解”、“ 章句”等;疏通注文意义的叫“疏”,“疏” 有时候叫“义疏”、“正义”、“疏义”等。 宋朝时出现把古人关于经书的注本、疏本合编 ,因此有“注疏”这一合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