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 PPT课件完整版
• 蒹葭萋萋,
• 白露未晞。
• 所谓伊人, • 在水之湄。 • 溯洄从之, • 道阻且跻 。 • 溯游从之, • 宛在水中坁。
河畔芦苇一片茂 盛, 清晨露水尚未 晒干。 我那魂牵梦 绕的人, 就在河水 对岸一边。 逆流而 上寻寻觅觅, 道路 坎坷艰险难攀。 顺 流而下寻寻觅 觅, 仿佛就在沙洲 中间。
释词串句
•宛: 宛然,好像。 •白露未晞: 白露还未被晒干。晞(xī):干。 •湄: 岸边,水与草交接之处,又指“高岸” 。
•道阻且跻:道路坎坷又越来越高。跻(jī):升,高
•坁(chí ): 水中小洲,小岛。 •白露未已: 白露还未被蒸发完。已:完,结束。 •涘(sì ): 水边。 •道阻且右: 道路坎坷又曲折。右:迂回曲折。
课堂讨论
• 自由朗读,结合以往的诗歌学习经验, 讨论这首诗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音乐美
意境美 情感美
音乐美
语言形式上,押韵换韵, 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作用: 1. 适应口头文学记忆和传播方便的需要; 2. 具有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之美,从听觉上强化了音 乐旋律感; 3. 有层层推进、步步深化诗歌意境的作用。仅仅几个 字的变换使用,体现了—— 时间的推移:白露为霜、未晞、未已 水中的沙滩。
翻译:
• 蒹葭苍苍, • 白露为霜 。 • 所谓伊人, • 在水一方。 • 溯洄从之,
• 道阻且长。
• 溯游从之, • 宛在水中央 。
河畔芦苇碧色苍 苍, 深秋白露凝结 成霜。 我那日思夜 想的人, 就在河水 对岸一方。 逆流而 上寻寻觅觅, 道路 险阻而又漫长。 顺 流而下寻寻觅 觅, 仿佛就在水的 中央。
拓展延伸
• 欣赏借鉴其手法、异曲同工的现代 诗歌名篇《雨巷》
作业:
• 以《蒹葭》为例,试分析《雨巷》的音乐美、意境美与情 感美。
情感含蓄美
夫悦之必求之,然惟可见而不可求,则慕悦益至。 ——钱钟书《管锥篇》
“在水一方”,揭 人类现实与理想的距离。 示了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寻求理想的艰难长途。 是 “伊人”之境让我们感 希望与理想常常可望而不 到 可即,却又让我们欲罢不能。 诗篇从哲学的高度反映了人类理想追求与个 体生命短促的矛盾引起的困惑,反映了人类对完 美境界永无止境的追求。
• 蒹葭采采,
• 白露未已 。
• 所谓伊人,
• 在水之涘。 • 溯洄从之, • 道阻且右。 • 溯游从之, • 宛在水中沚。
河畔芦苇更为繁 茂, 清晨白露依然 逗留。 我那苦苦追 求的人, 就在河水 对岸一头。 逆流而 上寻寻觅觅, 道路 险阻迂回难走。 顺 流而下寻寻觅 觅, 仿佛就在水中 沙洲。
在水一方
蒹 葭
—— 选 自 《 诗 经
·
秦 风 》
学习目标
1、了解《诗经》的常识,明确《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 的价值。 2.、品味与赏析诗歌的音乐美、意境美与情感美。 3、体会古人表达感情时特有的含蓄之美、朦胧之美。
关于《诗经》, 你知道些什么?
《诗经》简介
《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先秦时通称《诗》或 《诗三百》 汉代 ( ),到( )时称为《诗经》。收录周初到春秋中叶的 “风”“雅” 诗歌( 305)篇。全书分为( )( )(“颂” )三部分。(“风” ) 是带有地方色彩的乐歌,采自15个国家或地区,共(160 )篇,其中 大多是民歌;“雅”为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分为《大雅》《小 贵族、士大夫 雅》 共105篇,多为( )所作;“颂”是王室宗庙祭祀用的 40 舞曲歌辞,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共( )篇。 四 在表现形式上,《诗经》以( )言为主,讲求节奏和用韵, 重章叠句 比兴 常常采用( )的形式,多用( )手法,具有一唱 三叹的艺术效果。《诗经》是后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
情感含蓄美
• “伊人”的多层内涵: • “爱情说”:近代学者余冠英认为“这篇似是情诗,男或女 词。” • “明志说”:“伊人”象征高洁品质,代表自己对美好高洁品 质的追求。 • “求贤说”:清代学者姚际恒认为 “伊人”是春秋时代一位 隐居水边的贤人,该诗表达了君主求贤招隐之意。 • “人生哲理说”:涵盖了世间各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境遇: 情人难得、知音难觅的怅惘,仕途坎坷、功业未遂的忧思,理 想幻灭、前途渺茫的失望。
中国文学两大流派的源头分别是什么?
现实主义文学源头——《诗经》 浪漫主义文学源头——《楚辞》
蒹葭朗读欣赏
释词串句
•蒹葭: 指芦苇,一种生长在水边的野草。 •苍苍、萋萋、采采: 均指繁盛的样子。 •白露为霜:白露凝结成霜。为:动词,在这里解释为 “凝结成”。 •伊人: 那个人。指诗人所追寻的人。 •一方: 那一边。 •溯洄从之: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溯洄:逆流而上。从: 跟从,追寻。之:代词。 •溯游: 顺流而下。
空间的变换:“伊人”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 宛在水中央、水中坁、水中沚 ——暗示了追寻对象的飘忽难觅
意境美
• 本诗有哪些主要意象?分析它们的特点与意义。
蒹葭——苍苍、凄凄、采采 ►渲染深秋凄清的氛围 白露——为霜、未晞、未已 水——迷茫渺远 ►历尽艰险,执着追求 道——艰难险阻 伊人——飘忽不定 ►求而不得,感伤惆怅 • 把暮秋特有的景色与人物追索不止又委婉惆怅的相思 感情交铸在一起,从而渲染了全诗的气氛,创造了一 个扑朔迷离、情景交融的意境。显示了诗的主人公心 中的那个“朦胧的爱”的境界。
《诗经》简介
《诗经》“六义”指什么?
风——民歌。 雅——贵族作品。
颂——宗庙祭祀作品。
赋——铺陈其事而直言之(即叙事和抒情)。
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和比拟)。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即环境描写)。
《诗经》简介
人们常常“风骚”并提,它们各指什么?
风——《诗经》中的“风”(国风)。 骚——《楚辞》中的《离骚》。 “风骚”——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乃至文学的 代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