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的识字写字教学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
整节课大部分时间教学生识字,往往是老师教起来感到枯燥,学生学起来更觉无味。
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到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识字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下面提供一些识字教学方法,供老师们参考。
1、直观演示法。
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指导学生看图画、电视录像、幻灯、实物等,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把无意识记变为有意识记,把枯燥无味的识记变为形象的识记,可以获得学得快、记得牢的效果。
例如:教学内容是一些动物的名字,分别有鸟类、兽类、昆虫类等,运用多媒体软件或者实物图片,把这些动物出示在画面上,并让它们动起来,这样,就能马上吸引学生,使他们很想知道这些动物的名字是怎样写的,从而使学生集中精神。
又如,一年级识字(二)有篇《菜园里》的课文,教学内容是一些蔬菜的名字时,上课前,可以事先准备好这些蔬菜,上课时,每教一种蔬菜,都出示实物让学生看。
学生熟悉的,就先让他们说出名称,再出示生字;学生不熟悉的,可先出示生字,再出示实物。
有实物看,就能提起学生的兴趣,加强了学生的直观识记。
2、游戏法。
识字的“机械化”枯燥无味,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由此影响学习效果。
在教学中,可以设计各种与生字联系起来的游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
例如:(1)找朋友。
老师把生字卡发到同学的手中,一个学生拿着“放”字说“我是‘‘放‘‘,谁和我做朋友?”另一个拿着“学”的学生马上出来和“放”排在一起,说:“我是‘‘学‘‘,我和‘‘放‘‘组成‘‘放学‘‘。
”全班同学读“放学”。
(2)摘水果。
老师先画出不同的果树,再把写有形近字的水果形卡片贴到相应的果树上。
教师读哪个字,就让学生把带有这个字的水果摘下来,然后用这个字组词。
读对了,还可以奖给学生当作奖品进行激励。
(3)动物找食。
老师在黑板上贴上带有汉字的食物图片,如小虫、竹叶、青草、萝卜,在另一处贴上几种带有汉字的动物图片,如青蛙、熊猫、山羊、小兔,然后让学生分别读出各种动物和食物的名称,再帮助动物找出它们各自喜欢的食物,相对应地贴在一起。
3、歌诀识字法。
儿童对歌诀有一种自然的亲和力,利用歌诀可以帮助学生轻松地掌握一些难识的汉字。
“夜”的歌诀是“一点一横长,左下单人旁;右下有个夕,再加一捺要拉长。
”学习“高”字,可编歌诀:“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不封口,小口里面藏。
”利用歌诀还可以区别形近字,如“为”和“办”:“一个‘‘力‘‘字加两点,一个‘‘为‘‘字一个‘‘办‘‘;‘‘为‘‘字两点在上下,‘‘办‘‘字两点在两边。
”再如“左”和“右”:“小朋友,分左右;‘‘左‘‘字下边是‘‘工‘‘,‘‘右‘‘字下边是个‘‘口‘‘。
”4、谜语识字。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根据这一特点,把生字编成谜语,可以帮助学生在猜谜语中识字。
如“比”字可编成字谜:“兄弟两个在一起,一个弯来一个提。
”字谜既体现了比较之意,又提示了左右两部分的笔画不同。
“告”字可编谜语:“一口咬掉牛尾巴。
”还有“牛走独木桥(生)”“上面竹子下边毛,写字画画离不了(笔)”等等。
学生在猜字谜、编字谜的过程中,既识记了汉字、锻炼了思维,又理解了字义。
5、拆字法。
根据合体字的构成,可以用拆字的方法识字。
如“口天吴”“日生星”“甲鸟鸭”“女子好”等。
还可以用已掌握的熟字替换生字的拆法。
如“阴”字,是“明”字将“日”字换成“阝”;“杨”字是“场”字将“土”换成“木”等。
6、比赛法。
小学生好胜心强,一提起比赛,他们就有劲头了,所以在识字时穿插一些比赛,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如开火车比赛:教完生字后,把班上同学分成两组,组成两列火车进行比赛,看哪组同学读得又快又准,就评出哪列火车开得又快又好。
又如组词比赛,教了生字后,让学生口头组词,看谁组得多。
还有说话比赛,让学生用当堂学的词语说话,看谁用的词多。
这些比赛,既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教学与活动相得益彰。
7、情景法。
在识字教学中,通过简笔画、动作、语言等,创设情景,使汉字与事物形象地联系起来,能有效地提高识字效率。
如教“哭”字时,学生比较容易写漏那一点,老师可以出示一幅妹妹哭的图画,再让学生用简笔画画出她哭的样子,老师指出“哭”上两个口表示眼睛,那一点是眼泪。
这样,学生写“哭”字时,就会想到这滴眼泪,就不容易漏写这一点了。
又如教“跑”“跳”“推”等字时,可让学生做做这些动作,体会这些字的部首与意思的关系,从而记住这些字的字形。
8、自学法。
教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方法,再运用这些方法自己学习知识。
在平常的识字课里,注意渗透一些识字的基本方法,如熟字加部首法、熟字添笔画法、熟字换部首法、去部首法、形声字学习法、查字典识字法等。
让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后,对一些简单的生字就可以逐步放手让学生自学。
形式上可以先让四人小组自学,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记住字形、以逐步放手让学生自学。
要求记住字形、分析含义,然后让小组汇报,说说要注意哪些字的读音、怎样记住字形、字的意思是什么等等,汇报后再由其他小组补充、纠正等。
这样让学生自学,他们可以有更多机会自由发挥,兴趣较浓,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等,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9、联想形象识字。
在生字中,有的字是象形字。
这类字很容易让学生由字联想到它所表现的事物形象,还有一些字虽然不是象形字但它的笔画组合在一起往往是一幅图画。
如教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一)《口耳目》一课的生字时,利用这一特点在识字过程中可以用联想形象的方法帮助学生识记这课的象形字。
如学习“鼠”字,“鼠”像只小老鼠,上面的部分是老鼠的脸,下面的部分是小老鼠的牙齿。
这样一想,这个字就会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同时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发展。
10、比较联系识字。
在生字中有许多相近的字,在学习时,不让学生单独去认字,而是让相近的字一并出现,在比较中识字,在联系中区别。
如学习“目”字,可与“日”字相比较,“日”——太阳只有一个,所以“日”里只有一横,“目”——眼睛有两只,所以“目”里有两横,如学习“她”字,可与“他”“地”相联系比较,在学生观察比较后,让他们总结出:这三个字的右边都是“也”,但字的左边却不同,男人他是亻,女人她是女,地是土。
这样,学生通过比较它们的偏旁及其表示的意义,便不会混淆了。
11、表演动作识字。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肢体动作演示字的形义联系。
在所学生字中,有一部分是动词。
学动词时可以想一想动作,再做一做动作。
如学习“看”字,把手像孙悟空一样搭在眼睛(目)上,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
如学习“跑”字,先想一想跑的动作,然后再做一下,这样学生就会明白“跑”是用(足)跑,所以是足字旁,这样不但让学生记清了字形,而且弄懂了字义,学起来也不费力气,学生还很踊跃。
12、结合生活识字。
汉字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让学生养成留意周围事物,学习生字的习惯。
创设识字环境,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让学生将自己作业本封面上的名字都标上拼音,再让学生轮流发本子,扩大识字量。
还可以通过“每日一句话”“每周一首古诗”诵读活动,让学生巩固学过的生字,并认识新字,同时训练学生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
通过各种教法和途径,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熟练地掌握所学的生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识字学习由枯燥变为有趣。
让学生独立探索、大胆想像,去想各种各样的巧妙办法,这样,识字教学会变得很容易。
另外,低年级学生识字的一个特点就是“认得快,忘得快”,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把握儿童识字的这一特点,还要采用多种生动活泼的方式复现生字,在这些活动中调动学生的眼、耳、口、脑等多种感官,让学生始终处于兴奋之中,在愉快的情境、活动中不知不觉认识生字。
现提供几种方法供老师们借鉴。
(1)激发兴趣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在低年级教学目标中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这种喜欢和愿望需要老师在平时的教育中去激发和培养。
比如在教学生字时,可以先将生字卡片挂在黑板上,让孩子们三到四个人为一小组进行合作,想办法、出主意记字。
(2)创设情境识字。
将情境带入课堂,将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更多的活动空间。
比如:在教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二)《菜园里》一课前,可以将教室作简单的布置,把学生引入“菜园”,对他们说:“瞧,菜园里有这么多五颜六色的蔬菜小精灵,你们愿意摘几个带回家吗?你想摘谁呢?”当他们读对了蔬菜名称的词语,就可以得到一个蔬菜精灵饰物。
那时的孩子肯定非常高兴,趁着他们高兴的劲儿,又可以利用课文情境图采取“自由读”“开火车”“小老师”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情境中愉快地识字。
(3)用人文的情怀教识字。
如在教学“林”“森”这些会意字时,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让学生展示其思维的过程,从而从感性上去体会这两个会意字。
可以引导学生说出;“很多树木在一起就是树林,很多树林在一起就是森林。
”另外,还可以以教材为媒介,充分开发课程资源,如教学“兔”字时,可以找来多种关于“兔”字的甲骨文的写法,让学生探求“兔”字的来历,并想像有关兔的故事。
让学生在探索中喜欢汉字,为它着迷,被它的神奇所感染,更加熟悉它,对它充满探索的愿望。
(4)自主识字扩大识字量。
我们在识字教学中还应引导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其方法有:①鼓励学生借助教材,自主识字。
如一年级识字一的语文园地有这样一个内容,教学姓氏,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同桌的姓氏字、亲朋好友的姓氏字,并且谁认的姓多,谁就可当小组长收发作业。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读书,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汉字在眼前多次复现,除了每课要求认识和学会的汉字之外,学生还可以通过有意识记或无意识记自主增识一些字。
②鼓励学生随时随地在生活中识字。
很多生字的认识都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经常看到的事物,如路牌名、车站名、商店名、商品价格牌、广告牌、电视节目名称等,都经常出现使用频率较高的汉字。
引导学生利用这些事物在生活中识字,不仅可以使学生多认识汉字,还可以在识字中获得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提高识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此外,鼓励学生随时随地在生活中识字,还要经常提供交流和展示自主识字成果的机会。
可以指导学生将课外识的字制作成卡片装进识字袋或剪贴成册,定期在班上交流;可以在班级墙报上开辟“识字园地”,引导学生展示自己课外识字的成果,把一个认识的字变成全班认识的字;还可以定期围绕一个专题(蔬菜、水果、花草、树木、动物、文具、玩具、用具、商标、广告、路牌、生活用品、书籍报刊、影视节目……)开展活动,交流识字成果。
(5)识用结合巩固识字:①最有效的办法是复现。
根据儿童“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当堂抓好多种形式复现和认字之后两三天内进行复习巩固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