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国演义》与中国智慧

《三国演义》与中国智慧

《三国演义》与中国智慧•上篇
试卷
[考试时限]:60分钟
[分数]:96分
1、《三国演义》的创作与流传过程,典型地体现了中国古典小说“世代累积型集体创作”的特色。

正确
错误
2、中国古典小说有丰富的民间传统,小说的起源和发展都离不开民众的审美需要和审美创造。

正确
错误
3、民众的审美要求对我国古典小说民族风格的形成和艺术的成熟,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正确
错误
4、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正确
错误
5、罗贯中“有志图王”,参加过元末反元斗争。

正确
错误
6、古典小说的思想内容往往是精华与糟粕杂糅在一起的,需要我们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观念加以鉴别。

正确
错误
7、儒家学说作为官方意识形态,核心的关键词就是“仁政德治”。

正确
错误
8、梅敬忠教授指出,我们今天看到的最完整,也是最流行的《三国演义》文本是清朝初年毛宗岗父子的版本,其对罗贯中《志通俗演义》重新加以修订,改变原来本子中很多松散拖沓之处,让全书更加紧促畅达,篇幅也增加到了上百万字。

正确
错误
9、清朝统治者对作为“忠”“义”化身的关羽大加褒封,直至“关圣帝君”,地位崇高无比,起到了凝聚满蒙等各民族人心的特用。

正确
错误
10、《三国演义》取材于东汉末年和魏、蜀、吴三国兴亡史,自黄巾起义一直到西晋王朝诞生。

正确
错误
11、《三国演义》形象生动地呈现了“仁政德治”社会政治理想的基本观念。

正确
错误
12、《三国演义》对服务于政治目标之军事斗争的睿智抒写与精彩展现,构思奇巧,启人心智。

正确
错误
13、《三国演义》中的曹操虚伪、奸诈、残忍,极端利己主义。

正确
错误
14、“尊刘抑曹”是《三国演义》的一个大主题。

正确
错误
15、在关羽身上,“忠”和“义”并不是结合在一起的。

正确
错误
16、《论语》是孔子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首创语录体。

正确
错误
17、《三国演义》是一部形象生动的《三国志》文学阐释文本。

正确
错误
18、关羽名震儒释道三界,民间对关羽的信仰至为深刻。

正确
错误
19、孔子的思想以“和”为核心。

正确
错误
20、曹操废汉献帝建立魏国。

正确
错误
21、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长篇小说是()。

《三国演义》
《红楼梦》
《西游记》
《水浒传》
22、()是章回体长篇小说形式初步定型的标志。

《三国演义》
《红楼梦》
《西游记》
《水浒传》
23、关羽是()人士。

涿郡
解良
谯郡
南阳
24、张辽,字(),三国时期曹魏著名将领。

文远
子义
云长
子仲
25、()三让徐州给刘备。

陶谦
董卓
袁绍
吕布
26、《近思录》的作者是()。

朱熹、诸葛亮
吴贯中、吕祖谦
嵇康、吕祖谦
朱熹、吕祖谦
27、清朝统治者特别重视(),借此鼓吹封建伦理观念,宣扬封建正统观念。

《水浒传》
《红楼梦》
《三国演义》
《西游记》
28、最能体现“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英雄是()。

关羽
甘宁
张飞
夏侯惇
29、()杀了关羽。

孙权
曹操
马忠
潘璋
30、“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

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这句话出自()。

孔子
孟子
子路
子贡
31、刘备死前托孤给()。

赵云
魏延
马超
诸葛亮
32、刘备死于()。

成都
犹亭
襄阳
白帝城
33、诸葛亮将平生所学传授给了()。

蒋琬
杨仪
魏延
姜维
34、()因恃才自傲痛失街亭。

马谡
高翔
魏延
王平
35、()逼魏主禅位建立了晋朝。

司马懿
司马炎
司马昭
司马师
36、“帝王之相:双耳垂肩,两手过膝。

”描述的是()。

鲁肃
张昭
孙权
刘备
37、“惟于关羽,特多好语。

”出自()。

林语堂
鲁迅
朱自清
朱光潜
38、华佗被()所杀。

董卓
曹操
袁绍
何进
39、长坂坡一战中,被魏将程昱称为“万人敌”的是()。

关羽
张飞
赵云
马超
40、传说关羽死后曾在荆门州当阳县一座山上显圣,这座山是()。

定军山
九里山
玉泉山
武当山
41、《三国演义》中被称为“三绝”的是()。

刘备
关羽
诸葛亮
曹操
42、《三国演义》中被称为“三杰”的是()。

孙权
司马懿
周瑜
刘备
43、《三国演义》之所以能够形成而今的版本格局,得益于()三个群体的创造与传承。

历史学者
古代民众
文人作家
统治者
44、《三国演义》所蕴涵的深厚的传统文化精神,主要是()、智等方面,深刻而广泛地反映了中国社会深层次的国民题。





45、曹操(),先后消灭了除刘备、孙权以外的大小军阀。

深通兵法
善于用兵
施谋用策
以弱胜强
46、趁张飞酒醉而将其杀死的是()。

范疆
张达
潘璋
马忠
47、官渡之战中双方的主要指挥者是()。

袁绍
曹操
袁术
刘备
48、下列与曹操有关的史实是()。

招贤纳士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自立为帝
49、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的共同点包括()。

都发生在三国时期
都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结果都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都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目的是争夺统治权
50、罗贯中的作品包括()。

《三国志通俗演义》
《隋唐志传》
《残唐五代史演传》
《三遂平妖传》
51、一代枭雄曹操,历经百战,却遭遇了赤壁之战的大败。

其中的原因包括()。

孙权、刘备结成同盟,共同抗击曹操
孙权、刘备联军骁勇,曹操兵少羸弱
孙权、刘备联军善于利用自然条件
曹操军不习水战
52、孔子“仁”论的实质内容是()。

以“爱人”为中心
以孝悌为根本
以“克己”“忠恕”为手段
以恢复和完善礼治为目的
53、公元196年(建安元年),刘备被()夹攻,丢失徐州。

袁术
张飞
吕布
关羽
54、罗贯中最善于写战争,《三国演义》中的上百场战争都写得各具特色,其中赤壁之战的特色包括()。

两国开战,三方参与
推进和解决矛盾的方法是以斗智、伐谋为主,而不是以交锋为主
多重矛盾相互交叉
矛盾斗争的结果出人意料:最强者败,最弱者胜
55、罗贯中的作品文学特点包含()。

成书过程从历代集体编著过渡到个人独创
创作意识从借史演义,寓言寄托,到面对现实,关注人生
表现题材从着眼于兴废争战等国家大事,到注目于日常生活、家庭琐事
描写的人物从非凡的英雄怪杰,到寻常的平民百姓
56、罗贯中被称为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他的章回小说特色是()。

分章叙事
分回标目
每回故事相对独立,段落整齐
每回故事前后勾连、首尾相接
57、罗贯中14岁时母亲病故,于是辍学随父亲去()一带做生意。

苏州
杭州
开封
荆州
58、以下对《三国志通俗演义》描述正确的是()。

语言简洁明快而又生动
把历史和文学自然结合
作品有现实的描绘
作品又充满了浪漫主义的传奇色彩
59、罗贯中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

《残唐五代史演义传》
《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三遂平妖传》
《隋唐两朝志传》
60、关羽身上体现的中国古代社会“大丈夫”的美德包括()。

以勇立功
以忠事主
以义待友
立业、立身、立名。

相关主题